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移动互联网 >> 正文

流脑威胁升级:专家建议首选四价结合疫苗保护儿童

2024年7月7日 15:15  CCTIME飞象网  

7月5日,国家卫健委在新闻发布会上发出警示,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这一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而周围人群的带菌率可能高达25%至50%,这意味着每个家庭中可能有一到两人是病菌的携带者,家长甚至祖辈都有可能隐性携带病菌。因此,为了新生儿的健康,尽早接种流脑疫苗提供必要的保护显得至关重要。近期,青海省西宁一中学两名学生因流脑不幸离世,这一悲剧再次将公众的目光聚焦于这一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其中95%的病例由A、B、C、X、W和Y六个血清群引起。该疾病以“急、凶、残”为特征,发病快、死亡率高、预后不良,特别是1岁以内的孩子感染风险极高。

面对这一严峻的健康威胁,接种疫苗成为当前最经济、最有效的预防方法。流脑疫苗主要分为免疫规划苗(俗称一类苗,免费)和非免疫规划苗(俗称二类苗,自费),包括A群多糖、A+C群二价多糖、A+C群二价结合、ACYW135群四价多糖、ACYW135群四价结合等类型。

在选择疫苗时,专家建议首选流脑四价结合疫苗(ACYW135群流脑结合疫苗)。这种疫苗属于非免疫规划苗,是流脑疫苗的“升级版”,具有加强和替代作用。其次可以选择流脑二价结合(A+C群结合疫苗)/流脑四价多糖疫苗(ACYW135群流脑多糖疫苗),也属于非免疫规划苗。基础选择是流脑免费疫苗(包含流脑A群多糖和A+C群多糖疫苗2种),属于免疫规划疫苗,是国家免费提供给儿童的基础保护。

为何首选四价结合疫苗?这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价数和保护工艺。

“价”可以理解为疫苗预防菌群的数量。四价疫苗可以预防A、C、Y、W135群四种流脑,保护范围更广。相比之下,A群多糖只能预防A群流脑,A+C群二价多糖和A+C群二价结合能预防A群和C群流脑,而ACYW135群四价多糖和ACYW135群四价结合则可以预防所有四种血清型的流脑。因此,四价流脑疫苗在预防流脑方面具有更全面的保护效果。

除了价数,疫苗的保护时长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流脑疫苗总体分为结合和多糖两种工艺。结合疫苗是将病原菌的荚膜多糖与载体蛋白通过共价结合的方式制备的疫苗。这种疫苗产生的抗体浓度更高,亲和力更强,杀菌能力更强,且免疫持久性(即保护时长)更长,还能产生免疫记忆。相比之下,多糖疫苗虽然也能提供一定程度的免疫保护,但对于免疫系统来说是一个弱抗原,其产生的抗体效力较低,不能产生免疫记忆,且免疫持续时间短。特别是对于年龄较小、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的孩子来说,选择结合疫苗进行接种更能确保他们获得长期的免疫保护。

最新《中国脑膜炎球菌疫苗预防接种专家共识(2023年版)》中也明确提到,结合疫苗免疫原性及持久性均优于多糖疫苗。因此,从保护时长的角度来看,结合疫苗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ACYW135群四价流脑结合疫苗还有一个显著优势,它使用的是CRM197载体。CRM197载体蛋白无需脱毒,结构均一稳定性好,同时避免了单一载体重复使用产生的免疫抑制,能使保护效果更好。同时,该疫苗可以从3月龄开始接种,给3-47月龄宝宝更广泛、更持久的保护。

如今,尽管流脑疾病在部分地区仍有发生,但通过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预防,我们可以有效降低其发病率。我们呼吁广大家长和社会各界关注儿童健康,及时、尽早为适龄儿童接种多价结合疫苗,共同守护孩子们的健康未来。同时,也要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的聚集,以预防流脑的传染。通过这些综合措施,我们可以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

编 辑:T01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邬贺铨:大模型下沉到手机 将激活万亿元规模手机产业
精彩专题
CES 2024国际消费电子展
2023年信息通信产业盘点暨颁奖礼
飞象网2023年手机评选
第24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