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移动互联网 >> 正文

长亮科技获金融行业首张鲲鹏原生开发认证

2024年7月31日 18:38  CCTIME飞象网  

金融IT是中国信息化建设中最重要的行业之一,‌IT技术已经成为金融企业的生命。‌这意味着金融机构的IT系统不仅承载着日常业务运营的关键任务,‌还涉及到金融服务的创新、‌风险管理和客户体验等多个方面。‌因此,‌提高IT系统的生产效率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具有深远的意义。长亮科技携手鲲鹏,共同推进金融行业的自主创新转型建设,基于鲲鹏软硬件平台促进鲲鹏原生开发的最佳实践。目前,长亮科技APStack技术平台已获鲲鹏原生开发技术认证,且是国内金融行业首张鲲鹏原生开发认证证书,在业内树立了创新实践的新标杆。

当下,客户需求日益多元化且变化迅速,这对金融机构业务和技术的响应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金融机构IT系统的生产效率成为其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在此背景下,长亮科技自主研发了金融级云原生数字生产力平台——APStack技术平台该平台基于企业级业务建模、实施工艺、云原生理念和单元化分布式架构,以“应用”为中心,为金融机构打造了一个数字化新型的技术底座,助力其提升数字生产力,敏捷应对业务环境的快速变迁。为了满足自主创新需求并进一步实现软件生产的数字化高效率,长亮科技APStack技术平台率先开启鲲鹏原生开发

鲲鹏原生开发基于鲲鹏开发套件 DevKit、鲲鹏应用使能套件 BoostKit 与欧拉操作系统的全栈原生开发能力,以组件化形式,按需集成到现有的开发流水线中,实现了一套代码、一套流水线,构建多平台版本的模式。

今年3月,双方成立联合团队,由长亮科技平台研发团队携手鲲鹏生态创新中心技术专家组成。联合团队基于APStack技术平台,融合鲲鹏原生开发技术,实现从开发-构建-测试-发布-运行的全流程优化。在APStack技术平台中,基于鲲鹏服务器以及openEuler操作系统,搭建了APStack V6(运行时平台、公共机制、标准测试应用),在构建流程中接入鲲鹏DevKit应用迁移工具,通过鲲鹏DevKit应用迁移工具进行软代码迁移和软件迁移评估,确保与鲲鹏的适配性,全面优化在鲲鹏软硬件产品上的开发及运行效率。

APStack技术平台基于鲲鹏原生开发框架

在覆盖代码开发、集成测试到版本发布的全生命周期中,APStack技术平台基于鲲鹏原生应用开发的系列工具链,实现了多项关键能力提升:开发效率提升20%,系统性能提升20%,安全性提升30%......在长亮科技与鲲鹏的共同努力下,金融机构数字生产力将迎来质的跃迁,为其实现“业技融合”筑牢技术基石。

01

基于鲲鹏原生应用,开发效率提升约20%

应用开发阶段,在APStack技术平台融入鲲鹏DevKit开发套件提供的鲲鹏插件,提升了研发人员在初始化、开发及部署方面快速完成需求的能力。基于鲲鹏DevKit提供的开发流水线加速核心应用的整个开发流程,让存款交易开发时间从3小时缩短到2小时25分钟左右,效率提升20%。

02

基于鲲鹏原生应用,系统性能提升20%

基于鲲鹏DevKit提供的面向各种场景提供的性能优化包和配套性能问题的一键诊断工具,为标准测试应用的性能起到了助推和加速的关键作用,在本次性能测试环境使用下,存款交易从TPS4502.2提升到5507.5,调优的详情如下:

快速定位应用代码问题

在功能测试和集成测试阶段,提供本地与远程应用节点的调试能力,在IDE中一站式完成应用的开发与调整,可监视变量和调用堆栈等信息。

基于GC事件快速发现问题

在线采集GC日志,统计汇总GC关键指标,实时查看jvm内GC相关的关键指标,从而快速发现异常GC,点对点进行优化,同时提供优化建议。

精准分析、全面调优

通过采集交易链路的系统性能指标数据,以火焰图的形式展示调用关系,协助分析优化路径,分析定位瓶颈点和热点调用方法(函数)。

鲲鹏特征分析

快速定位CPU性能瓶颈,提供CPU细分指标的性能瓶颈以及优化建议,支持时序图和统计表的形式呈现。

03

基于鲲鹏原生应用,安全性提升30%

基于鲲鹏原生开发生态提供的一键式自动化安全性和兼容性验证,快速识别出系统存在的风险和问题,安全性能提升30%。

随着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鲲鹏生态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长亮科技也将与鲲鹏继续探索上层应用的重构与优化,持续推动包括核心业务系统、企业级大总账、数据资产管理平台等在内的更多关键产品线的鲲鹏原生应用开发,从而提升金融机构在数字生产力领域的竞争优势,为金融机构的业务创新与蓬勃发展注入强大的技术动能与创新活力。

编 辑:T01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尚冰:中国互联网应用蓬勃发展,多项关键指标位居全球第一
精彩专题
CES 2024国际消费电子展
2023年信息通信产业盘点暨颁奖礼
飞象网2023年手机评选
第24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