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相关新闻列表 >> 正文

中兴通讯携手中国移动,在2024MWC上海展发布AI普惠裸眼3D手机

2024年6月26日 15:56  CCTIME飞象网  

上海,2024年6月26日,全球领先的通讯科技企业中兴通讯携手中国移动,在2024MWC上海展上联合发布两款全球首创的AI裸眼3D创新产品:千元普惠的中兴远航3D手机和第二代裸眼3D平板电脑nubia Pad 3D Ⅱ。这两款产品凭借Neovision 3D Anytime突破性的2D转3D技术,以及5G与AI的深度融合,为消费者带来更加沉浸、更为丰富的裸眼3D体验,展示了中兴通讯在裸眼3D技术和应用的深刻理解和创新实力。根据市场研究机构预测,预计到2027年,全球裸眼3D产品的出货量将达1.4亿台,而中兴通讯和中国移动正是这一趋势的积极推动者。

中兴通讯和中国移动此次联动,也为裸眼3D产品带来了更广泛的应用前景和生态产业合作机会。在积极引领5G-A网络商用规模式发展和AI技术蓬勃创新的多元支撑下,双方将持续推动裸眼3D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不断开拓更多行业创新解决方案和裸眼3D应用场景,并为用户带来更多元化的科技生活体验。

全新Neovision 3D Anytime技术,AI全场景2D到3D实时转换

此次发布的中兴远航3D及nubia Pad 3DⅡ两款产品均搭载全新系统级Neovision 3D Anytime技术,其拥有强悍的2D到3D内容实时转换能力,该功能基于先进的AI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算法,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3D视觉盛宴。不论何时何地,只需简单一键,就能将2D内容瞬间转化为栩栩如生的3D影像,无论是图片、游戏、视频还是流媒体,都能在这款平板上展现出震撼的3D效果。

中兴远航3D手机掀起AI裸眼3D普及风暴来袭

本次展会中,中兴通讯秉持着“AI for All, 3D for All”的理念,带来了普惠级的中兴远航3D手机,搭载AI裸眼3D技术,在3D显示方面,中兴远航3D采用了全新基于微米级多维裸眼3D系统,给用户带来更具有沉浸感的裸眼3D体验。

中兴远航3D采用AI立体人眼追踪技术,具有60°宽可视角度,精准追踪用户眼部,显示算法实时调整到最佳3D显示状态,AI智慧实时翻译,面对面聊天随说随译,AI智慧语音智能助理,实现聊天对话、知识问答、创意写作、美食点评等一系列功能,AI魔法消除照片中多余的内容等一系列基于AI智能大模型的强悍功能。

硬件方面,搭载了8核6nm双模国产5G芯片,4500mAh电池和33W的快充,带来强劲续航体验电量无忧,5000万像素AI双摄系统,智能识别场景,优化拍摄效果,轻松拍出专业级的照片。

软件生态方面,中兴通讯与中国移动咪咕视频强强联合,共同打造裸眼3D视频的新体验。更有物理按键一键进入咪咕视频,在软件内的3D观影区中,高品质影视剧、综艺节目、体育竞技等3D内容应有尽有,带来身临其境的全新体验感受。

中兴通讯拥有坚实的研发能力、供应链能力,持续践行科技普惠,把AI技术和裸眼3D技术带入到千元档位,推动数智时代用户视听体验升级,开拓全新视界,为广大用户带来沉浸式多维交互新体验。

nubia Pad 3DⅡ 顶尖旗舰配置,3D“视”界触手可及

作为全新升级的第二代产品,nubia Pad 3DⅡ的3D显示技术进一步提升,通过独特的液晶透镜和集成影像处理算法,使3D影像显示效果更加逼真自然。相比于第一代产品,其3D画面显示分辨率提升了80%,亮度提升100%,而3D串扰,3D色彩,3D功耗,相较上一代产品实现全面优化,让用户拥有更沉浸、更优质的3D视觉观感。

除更好的3D显示技术外,nubia Pad 3DⅡ在AI算法方面也进一步强化。其所搭载更先进的AI人眼跟踪引擎,采用高速视觉传感器和人眼识别算法,大幅提升了响应速度,可实时精准定位用户眼部位置,把3D画面准确的送入人眼,从而时刻呈现自然真实的3D显示状态。配合86度超大可视角度,用户几乎可以在任何角度都能看到震撼的3D画面。

此次发布的两款全球首创的AI裸眼3D创新产品,中兴远航3D手机配置6GB+128GB,售价为¥1499,于6月26日起,在中兴手机官方商城即刻开售、中国移动营业厅陆续开售,nubia Pad 3D Ⅱ配置12GB+256GB,售价为¥6499,于6月26日起,在中国移动营业厅陆续开售。

编 辑:T01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邬贺铨:大模型下沉到手机 将激活万亿元规模手机产业
精彩专题
CES 2024国际消费电子展
2023年信息通信产业盘点暨颁奖礼
飞象网2023年手机评选
第24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