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相关报道列表 >> 正文

【2024全球6G技术大会】“可信与安全”论坛成功举办:内生安全是6G基石底座

2024年4月21日 00:14  CCTIME飞象网  

2024年4月16日至18日,由国家6G技术研发推进工作组和总体专家组指导,由未来移动通信论坛、紫金山实验室主办的2024全球6G技术大会在南京召开。本次大会以“创新预见6G未来”为主题,全球6G领域思想领袖和技术先锋共聚金陵,围绕6G愿景共识,一同探讨6G技术和业务的未来蓝图,旨在6G标准启动前推动凝练全球共识。

作为大会重要的平行论坛,“可信与安全”论坛于18日成功举办。论坛聚焦6G网络的可信与安全,邀请产学研用各方围绕6G安全的威胁挑战、6G安全的需求内涵以及6G安全新架构和新技术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并发布“全球6G安全可信发展倡议”。论坛由无线通信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无线安全方向首席科学家季新生主持。

论坛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NDSC)主任邬江兴表示,移动通信行业,电信基础设施故障频繁/不可信,云网“黑天鹅”事件频发,凸显功能安全和网络安全问题交织叠加,6G不仅继承云化服务未解决的内生安全矛盾,同时还叠加人工智能、通感融合、量子计算等新兴技术带来的新质安全挑战,同时开放供应链问题严重威胁6G安全。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NDSC)主任邬江兴

对此,邬江兴院士对全球6G安全可信发展提出8点倡议:安全可信是6G的基石底座,内生安全能力是6G本质要求,内生安全架构可支持开放负责任的供应链,6G安全应具备内生的网络韧性/弹性,6G安全应具备无线内生安全能力,6G安全应具备抗量子攻击能力,6G安全应具备迭代自演进能力。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网络与业务能力(TC3)技术工作委员会主席赵慧玲

6G网络架构将是端到端云原生,从无线网到整个核心网。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网络与业务能力(TC3)技术工作委员会主席赵慧玲指出,云化核心网稳定性低于传统机框+板卡架构。因为云化引入更多层级,串联之后,可用率降低;引入开源,增加代码不确定性,降低稳定性;网元数量和接口增多,业务流程变长,降低可靠性。亟需针对云化核心网安全能力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进行针对性优化提升,以安全可靠、弹性敏捷、极致性能为基石,以高效运维、资源多态、绿色节能技术为加持,打造高稳可靠、敏捷高效、绿色低碳的统一电信云。

3GPP安全工作组主席、诺基亚贝尔实验室杰出技术人员Suresh Nair

标准是信息通信产业繁荣发展的基础。3GPP安全工作组主席、诺基亚贝尔实验室杰出技术人员Suresh Nair表示,6G提出了新的愿景和更丰富的应用场景,面对新需求,网络需要具备更强的韧性、更高可靠、随时可用,由此也带来全新的安全风险。例如接口监管的缺失引发安全和隐私问题,生态系统的多样化,设备的复杂化都会带来安全挑战。需要3GPP这样的组织,共同制定一个更加灵活统一的安全标准。“除非多方携手合作,否则无法建立统一良好的标准,也就无法保障更好的网络安全。”

中国电信研究院副院长、云网基础设施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李安民

中国电信研究院副院长、云网基础设施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李安民认为,6G安全应具备可定义、原生、自主、协同等特征,以适应复杂业务和异构柔性网络的安全需求。具体来看,按需定义:安全随网络动态定义、定制,满足不同场景需求;能力原生:与网络功能高度融合,原生支持信任、防御、监测等安全能力;自主决策:对网络状态、安全态势持续感知、预判,基于AI技术自主、动态调整安全策略;协同控制:不同网络域、各种安全能力联合协同控制,形成纵深防御体系。与此同时,6G时代还需要积极应对全云化、软件化架构下的安全挑战,AI广泛应用的安全风险,以及空天地一体化架构下的安全挑战。

中国移动研究院安全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粟栗

中国移动研究院安全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粟栗表示,6G网络的空天地一体、沉浸式、感知等新业务,全服务化HSBA新架构,通感一体、算网融合、内生AI等新要素,对安全提出全新需求。可以归纳为更强的安全能力、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需要找到三者的平衡。中国移动提出将“信任、安全、协调和智能”融入整体架构,“点-线-面”构建6G内生安全防护体系,提升6G网络的整体安全性和弹性。

具体而言,通过原子化、按需部署的方式,仅部署所需的安全功能,从而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基于服务、协调,将能力部署在运行效率最高的地方,并考虑计算、通信等成本;通过智能化、确定性的手段,全面考虑功能、性能、成本,全面考虑安全性和弹性。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鹏城实验室研究员陶小峰

6G是推动智能车联网创新发展的关键动力,而安全隐私保护是保障智能车联网创新、发展、产业化的重要基座。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鹏城实验室研究员陶小峰表示,隐私保护的本质是挖掘数据共享价值的同时保障信息隐私,需重点解决隐私、共享、效率的三角矛盾。目前来看,以密码学、AI理论等为基础,保护数据隐私,挖掘数据共享价值,以同态加密、差分隐私、DL、FL等为手段,兼顾数据高隐私性和高共享性。

研究成果表明,基于联邦学习的高精度自动驾驶模型共享,基于图差分隐私的车辆数据跨平台共享等方式,能有效保护用户身份隐私信息并实现驾驶模型精确度显著提升,显著减少跨平台数据共享中的数据损失,并大幅度减少跨域数据应用中的信息泄露。

萨里大学网络安全专业高级讲师(副教授),网络安全和pRIvacy实验室(SARI LAB)负责人Mohammad Shojafar

萨里大学网络安全专业高级讲师(副教授),网络安全和pRIvacy实验室(SARI LAB)负责人Mohammad Shojafar表示,数据隐私、安全保护如何抵御机器学习攻击是当前首要解决的挑战。为了实现行业中对抗机器学习(AML)的安全可控,可以采用鲁棒的模型架构、对抗性防御等值得信赖的技术,Trustworthy AI是当前可行性的方案。当然,AML是一个正在进行的研究领域,毕竟没有哪种技术能完全抵御所有可能的攻击。与此同时,Trustworthy AI也将在Open-RAN、智能能源系统/物联网(家庭/工业)、自动驾驶等领域发挥作用。

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创新中心技术总监、IMT2030推进组网络组安全子组组长徐晖

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创新中心技术总监、IMT2030推进组网络组安全子组组长徐晖指出,6G网络架构的特征可以归类为智能简洁、分布式、可编程、内生、服务化,对6G网络安全提出了新需求。具体来看,需要实现安全能力智能化、安全服务人性化、安全防御系统化、安全运维自动化,能够动态监测、分析、反馈、预测,形成可持续发展、自我完善的闭环系统,自动提升安全防护能力,逐步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实现网络安全的“自适应”和“可编程”。目前,产业各方就统一调度和协调、编排平面、安全能力池、弹性恢复和容错技术等入手,构建内生安全的6G网络。

在论坛的圆桌论坛环节,无线通信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无线安全方向首席科学家季新生主持,中国电信研究院副院长李安民、中国移动研究院安全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粟栗、中国联通研究院网络安全研究部总监徐雷、广东省新一代通信与网络创新研究院院长朱伏生、奇安信集团副总工程师乔思远,从运营商、高等院校以及核心企业的视角探讨了6G网络的可信与安全。李安民表示,内生安全已成为主要发展趋势;粟栗认为,AI对全网安全性能的调度起到决定性作用;徐雷表示,中国联通从防御链、内生链、互信链入手构建6G安全架构;朱伏生强调隐私保护在6G时代的重要性;乔思远指出网络攻防要注重攻、防一体。

安全可信是6G的压轴之锚、压舱石。正如季新生所言,论坛的召开以及“全球6G安全可信发展倡议”的发布,对加快形成6G安全全球共识、开展6G安全技术和标准研究、加强6G安全产学研深入合作一定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也期待能为全球6G互联互通、共享共治贡献一份力量。

编 辑:马秋月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闻库:全球6G发展需要统一的思路、方向和目标
精彩专题
CES 2024国际消费电子展
2023年信息通信产业盘点暨颁奖礼
飞象网2023年手机评选
第24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