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必读 >> 正文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的AI话题:AI的发展与影响力

2024年3月28日 07:55  CCTIME飞象网  作 者:源初

飞象网讯(源初/文)“人工智能”作为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的重要话题,众多重量级嘉宾谈及了AI在中国的发展,以及其所带来的影响力。

 

中国AI潜力巨大

论坛期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表示,IMF制定了“人工智能准备指数”,用于衡量数字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和劳动力市场政策、创新和经济一体化以及监管和道德等领域的准备就绪情况。我们分析发现中国在人工智能准备方面走在新兴经济体的前列,中国有发达的数字基础设施,这为中国提供了良好的开端,建立健全的人工智能监管框架,加强与其他创新型国家的经济联系,将有助于中国取得领先地位。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称,中国10亿参数规模以上的大模型数量已超100个,行业大模型深度赋能电子信息、医疗、交通等领域,形成上百种应用模式,赋能千行百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目前,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5G、千兆光网已融入71个国民经济大类中,应用案例数超9.4万个,建设5G工厂300家;制造业重点领域数字化水平加快提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62.2%和79.6%;截至2023年年底,具备行业、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340个,工业设备连接数超过9600万台(套),有力推动制造业降本增效,为新型工业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数据生产量和存储量快速增长,数据资源开发能力持续增强,为智慧城市建设运行、工业互联网利用等数智化应用提供了丰富的‘原料’。以人工智能为例,中国10亿参数规模以上的大模型数量已超100个,行业大模型深度赋能电子信息、医疗、交通等领域,形成上百种应用模式,赋能千行百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刘烈宏表示。

图灵奖得主,希腊计算机科学家约瑟夫·斯发基斯则表示:中国有着强大的工业基础,应该开发出不同的人工智能。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亚勤认为中国AI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他认为中国的AI不管是技术还是产业,在世界上都是比较领先的,虽然和美国有一些差距,但整体来说不是很大。“就像跑马拉松,咱们现在刚起跑,所以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不管是 AI生成的内容,还是AI应用到智能驾驶,包括先进制造等领域,都还处于起始阶段。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他表示尽管目前中国AI技术和产业发展很快,但还处于起始阶段。

 

AI的影响力

不少重磅嘉宾也专门谈及了AI对于现有工作岗位影响的问题,“我们看到一些颠覆性的技术,比如人工智能,它可能会取代一些工作岗位,但同时也是巨大的生产力。”纽约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托马斯·萨金特说。然而,对于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他却不愿预测。萨金特说,“创新一定是惊喜的、惊奇的,我们无法预知创新,因此它也蕴含着风险和不确定性。而这样的不确定性才是企业家精神所在。”

张亚勤表示,人工智能是一个平台性的、核心的具有变革力量的技术,在这个技术之上可以融入每一个行业、每一个应用,它是一个技术底座。“我们所有的行业、应用,包括经济,人工智能可以作为它们的技术基础设施。人工智能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技术引擎,这个技术引擎可以加到任何行业、职业、公司里面。”他还表示,一个技术到来的时候会创造一些新的工作岗位,也有一些工作是会消失的,这需要大家学习新的知识,同时也需要更多的培训来支撑。“当生产力提高到一定程度时,大家不需要每周都工作5天,可以少工作一点,多享受生活。”

对于AI所正在带来的深远影响力,同样是被大家所聚焦的话题点。高通公司总裁兼CEO安蒙表示,去年,生成式AI(GenAI)取得了革命性进展,我们正在见证其创新和应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我们相信,随着生成式AI逐渐成为个人和商业应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将在各个行业中产生深远的影响。尽管大多数生成式AI的开发都集中在云端,且云端将持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其正在迅速演进至可以在终端侧运行。

在终端侧运行生成式AI能够实现更快的响应速度、更高的准确性、更强的可靠性以及更安全的隐私保护。终端侧的高性能和高效AI能力将促进生成式AI的规模化扩展,这将催生一系列全新的应用,特别是聚焦在生产力、内容创作、教育、研发以及工业制造领域等方面。连接性仍将是数字经济的关键技术,特别是在AI时代,其重要性将更加凸显。

张亚勤透露了这样一个数据,到2030年,生成式AI的产业规模会达到3万亿美元。目前,生成式AI在文字生成、视频生成、办公等领域已经开始发挥作用。未来生成式AI会建立起它的生态,还会形成它的硬件、软件和应用体系,并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

编 辑:章芳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邬贺铨:大模型下沉到手机 将激活万亿元规模手机产业
精彩专题
CES 2024国际消费电子展
2023年信息通信产业盘点暨颁奖礼
飞象网2023年手机评选
第24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