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相关报道 >> 正文

中国移动联合中兴通讯完成全球首次UDD技术组网验证

2024年3月21日 17:11  CCTIME飞象网  

近日中国移动联合中兴通讯完成了全球首次UDD(Unified time and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时频统一全双工)技术组网验证,迈出了该技术从理论研究到应用落地的坚实一步。UDD是移动通信双工技术的重大突破,实现了基站在单载波上同时收发,有效提升频谱使用灵活性,显著提升上行吞吐量70%以上,并大幅降低传输等待时延(终端实现0时隙等待时延),是5G演进和未来6G的标志性技术。基于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商用网络经验,中国移动联合中兴通讯在双工研究的理论研究、国际标准立项和制定、样机测试验证等方面带领产业不断探索前行取得丰硕成果。

移动通信的双工方式定义了数据在频谱资源上的传输方向和时间,目前包括时分双工TDD和频分双工FDD两种。若将通信频谱资源比作车道,FDD是双车道,车辆在一个车道只能朝着一个方向行驶;TDD是单车道,车辆只能在不同时间朝着不同方向行驶,显然FDD是通过消耗两倍的资源实现更高的通信效率。在单车道实现双向同时行驶,这在物理道路上是科学幻想,而在中国移动的不懈努力下却成为通信界可以触碰的梦想。

理论指导实践,成就业界首款UDD基站设备

梦想实现的关键是如何有效抑制大功率多天线系统的非线性叠加干扰这一业界难题。中国移动原创提出UDD技术,通过“外引内疏”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难题。“外引”是引入AI深度学习等方法对干扰信号进行分析重构,利用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求解能力在接收端进行干扰消除,以及分离式天线架构、子带滤波器等新工艺进行干扰信号隔离。“内疏”是在一个通信载波内,将上下行数据分别调度在不同的频域位置上,来降低基站干扰抑制能力的要求。2022年中国移动联合中兴通讯推出了业内首个UDD基站设备,通过“外引内疏“的方式、融合了空域、频域、模拟域和数字域联合进行干扰抑制,可以将严重的自干扰降低130dB以上。

推动和引领UDD进入5G-A标准,为产业链完善贡献力量

在5G-A标准推动中,中国移动作为报告人首次在3GPP确立并领导完成了全双工领域研究项目(Study on Evolution of NR Duplex Operation),中国移动和中兴通讯提交多篇关键技术研究、原型机实测结果等提案。该SI项目于2023年12月结项,中国移动作为主编完成技术报告TR 38.858,初步确认了UDD技术可行性,后续将继续推动3GPP R19双工演进标准制定(WI)工作。

系列化测试成果成效显著,组网验证助力开展商用验证拓展

2023年以来中国移动联合中兴通讯持续推动UDD的关键能力验证、结合工业现场网应用的验证等。近期,中国移动研究院、中国移动北京公司联合中兴通讯完成了全球首次UDD组网验证。测试数据显示,单终端的上行吞吐量较5G商用网络提升70%以上、端到端平均时延减小50%以上、可靠性提升一个9。同时这次验证也为交叉时隙干扰研究、商用部署等提供了详实的参考数据。

出色的后向兼容性,现网5G商用终端无感知接入UDD系统获得更优体验

UDD技术还具备出色的后向兼容性,只需基站升级,现有的5G终端就可以享受更高的网络能力和更好的用户体验。目前中国移动已成功完成和国内外多款主流商用终端的对接验证。通过基站智能化资源调度能力,可以为不同用户“按需”提供更优业务体验。

UDD的技术突破使能更多的应用场景,应对未来6G演进

UDD释放了收发控制的自由度,改变了网络频谱使用的传统模式,是全双技术突破的重要里程碑。面向未来,中国移动将继续携手产业伙伴攻坚大功率基站同时同频自干扰抑制、终端全双工等技术和产业难题,最终实现全双工的终极梦想。

中国移动将联合中兴通讯不断创新突破,全面推进UDD催生频谱应用新模式,逐步将全双工技术的梦想照进现实。这背后的动力来自中国移动高度重视原创技术策源创新,积极抢占新一代信息技术技术领域制高点,充分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和产业融通带动作用。随着6G通信技术变革的到来,中国移动作为变革引领者,将继续在培育壮大新一代移动通信战略性新兴产业道路上勇攀高峰,有力支撑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编 辑:孙秀杰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中国电信邵广禄:面向AI大模型的智算集群及网络的实践和展望
精彩专题
2024中国算力大会
2024年国际信息通信展
中国信科亮相2024年国际信息通信展
第25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