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移动互联网 >> 正文

IQAir《2023年全球空气质量报告》:92.5%的国家和地区空气质量未达标

2024年3月20日 10:09  CCTIME飞象网  

3月19日,IQAir发布《2023年全球空气质量报告》。报告数据汇总自全球134个国家和地区,共计7,812个地点的30,000多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点。

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仅7个国家达到世卫组织PM2.5指导标准,92.5%的国家和地区未达到标准;中国内陆城市年均PM2.5浓度在连续5年逐年递减后,于2023年首次增加,达到32.5µg/m³。

报告重点内容摘要

· 全球仅7个国家达到世卫组织PM2.5浓度指导标准(≤5µg/m³):澳大利亚、爱沙尼亚、芬兰、格林纳达、冰岛、毛里求斯和新西兰。

· 2023年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5个国家分别是: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印度、塔吉克斯坦、布基纳法索,年均PM2.5浓度为世卫组织指导标准的9~15倍多。

(2023年污染最严重国家排名前10)

· 134个国家和地区中,未达到世卫组织PM2.5指导标准的有124个,高达92.5%。

· 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位于中亚和南亚地区,印度共有4个城市上榜,其中位居榜首的是印度的贝古萨赖。

· 在本报告历史上,加拿大首次成为北美洲污染最严重的国家,北美洲污染最严重城市有13个位于加拿大。

· 东南亚几乎所有国家的PM2.5浓度都有所上升,气候条件和跨境雾霾是主要影响因素。

· 非洲地区仍然有1/3的人口无法获取空气质量数据。

中国空气质量数据分析

· 中国内陆城市年均PM2.5浓度在连续5年逐年递减后,于2023年首次增加,达到32.5µg/m³,与2022年相比增长了6.3%。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年均PM2.5浓度都有较大增幅。

(中国主要城市近5年空气质量历史数据)

北京年均PM2.5浓度从29.8µg/m³上升至34.1µg/m³,增加了14%;上海年均PM2.5浓度从25.4µg/m³上升至28.7µg/m³,增加了13%;广州年均PM2.5浓度从21.3µg/m³上升至23.5µg/m³,增加了10%。

(中国主要城市2023年月均PM2.5浓度)

· 报告指出,中国70%的空气污染排放可归因于燃煤发电,其次还受到沙尘暴、煤炭生产、工业、生物质燃料燃烧和交通的影响。

过去6年,全球范围实施空气质量监测的国家和地区的数量稳步增长,但各地政府在运营监管方面仍存在很大差距。很多地区空气污染严重,但空气质量监测力度却明显不足。由公民科学家、研究人员、社区倡导者和当地组织提供和管理的低成本空气质量监测器,在减少全球空气监测网络差距中成为很有价值的工具。

IQAir全球CEO Frank Hammes表示:“洁净、健康、可持续的环境是一项基本权力。世界仍有许多地方由于缺乏空气质量数据,导致迫切的行动被延迟,人们持续承受不必要的痛苦。空气质量数据可以拯救生命。在有空气质量报告的地方,就会有人采取行动,推动空气质量改善。”

《2023年全球空气质量报告》基于134个国家和地区的地面监测站测量的PM2.5数据,报告的数据由全球各地的政府机构、研究机构、非营利性组织、大学和教育机构、私营企业以及公民科学家共同运营和维护。

编 辑:T01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高通孟樸畅谈AI:换机加速、交互变革、全面普及
精彩专题
CES 2024国际消费电子展
2023年信息通信产业盘点暨颁奖礼
飞象网2023年手机评选
第24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