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推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赋能千行百业,1月3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二部门联合发布《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贯通”行动计划(2024-2026年)》(下称《行动计划》)。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通过标识关联生产加工、仓储配送、消费回收等环节,能够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数据互通、信息共享,也被誉为工业互联网的“神经系统”。
提出四方面
发展量化指标
近年来我国工业互联网技术与制造业不断深度融合,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的建设与应用也成为工业互联网技术赋能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其可以解决制造业企业内部或企业之间信息交互的问题,充分发挥工业数据在制造业中的应用价值。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主要包括标识编码和解析系统两大部分。其中,标识编码相当于为工业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物理实体提供“身份证”,解析系统依据标识编码对网络地址和相关联的信息进行查询和统一解析,从而实现精准定位,为跨系统、跨企业、跨地域的供应链全流程管理、追踪溯源、网络精准协同等应用提供基础支撑。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介绍,近年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基本建成,国家顶级节点稳定运行,二级节点上线超过330个,实现全国31个省(区、市)全覆盖,服务企业超40万家,日均解析超1.5亿次,拓展至46个行业,逐步成为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对于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和产业应用有多方面影响,能够促进数据互通与共享,因为标识解析体系为工业互联网中的各类设备、产品、零部件等提供唯一的身份识别,使得不同系统、不同平台之间的数据可以高效互通与共享,从而打破信息孤岛,提升产业链协同效率。此外还能强化安全保障和推动产业创新升级,通过标识解析体系,可以对工业互联网中的各类主体进行身份验证和权限管理,确保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可控,促进工业互联网与各行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推动产业创新升级和数字化转型,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2.280, -0.09, -3.80%)。
据悉,《行动计划》是第一份针对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出台的政策文件,也是第一份多部门联合推动工业互联网落地应用的政策文件。《行动计划》从关键指标、重点领域、基础支撑、产业生态四个方面提出了到2026年的发展量化指标,加快推动标识解析规模化发展。
关键指标方面,服务企业突破50万家,应用拓展至60个行业,累计注册量突破6000亿个,日均解析量达3亿次以上。重点领域方面,在生产制造、消费品工业、绿色低碳、安全生产等领域初步实现规模应用。基础支撑方面,二级节点覆盖行业、地市范围持续拓展,对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安全生产赋能作用日益显现。产业生态方面,标识解析关键技术、软硬件产品实现突破,标准体系不断完善,产业供给能力不断增强。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对记者说:“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对于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和产业应用来说,就像打通‘任督二脉’一样重要。要加速工业互联网在传统产业落地,就需通过标识解析体系来打通产业链上下游的信息壁垒,实现信息的共享与协同。同时还要结合传统产业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适合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让工业互联网真正为传统产业带来切实的价值。”
推动实现
数据互通和数据资源共享
由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既要打通企业上下游环节,实现企业生产各环节全场景数据共享和追溯,又要能够与不同行业建立数据对接等,因此需要一批行业“链主”起到引领作用。
朱克力认为,在“链主”企业带动下,可让数据更好地流动起来,为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支持,不仅有利于提高产业链的协同效率,还有助于推动产业链的创新发展。树立一批“链主”企业样板标杆,不仅对于实现全产业链上下游数据互通和数据资源共享来说意义重大,更对“链主”企业数字化转型、拓宽自身护城河起到重要作用。
《行动计划》支持在数字医疗、城市治理、产业集群等领域树立一批样板标杆,提出要发挥石化、钢铁、有色、建材、电力、船舶、汽车、新能源、航空航天、医药、电子、建筑等行业“链主”企业带动作用,推动设计、生产、物流、服务、回收利用等环节标识化,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广大企业普遍接入,实现全产业链上下游数据互通,有效提升供应链协同效率、准时交货率、供货速度和库存周转率等。
中国电子商务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郭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行业“链主”企业通常具有较强的市场影响力和技术实力,这些企业在推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的建设和运营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通过树立一批样板标杆,也能吸引更多企业参与,加速工业互联网技术在制造业的应用拓展。
郭涛说,这种带动作用有助于打破数据孤岛,促进信息的流通和共享,提高整个产业链的透明度和协同效率,这对于提升产业链的响应速度、创新能力和竞争力都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