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移动互联网 >> 正文

华为云与中国信通院发布《中小银行上云趋势研究分析报告》,共促金融创新发展

2024年11月29日 20:15  CCTIME飞象网  

11月29日,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承办的2024(第七届)金融科技产业大会于北京如期举行。在下午的“金融信创技术与应用主题论坛”上,华为云与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联合编制的《中小银行上云趋势研究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报告结合金融机构数字化建设需求和现状,基于金融行业的多年创新实践打造,旨在更加深入地分析中小银行差异化的业务发展现状和上云需求,加速中小银行的上云进程,助力产业发展。

中小银行上云核心关注安全合规,华为云金融云底座筑牢安全防线

通过细致调研和深入访谈,报告从中小银行上云现状与特点、中小银行上云需求、典型案例等维度,全面呈现中小银行上云的最新进展与趋势,深入分析了中小银行上云的优势和必要性,剖析中小银行上云过程中应该考虑的关键点并给出专业建议,为中小银行上云提供了有借鉴意义的切实参考。

截至2024年06月全国共有商业银行3936家,其中,中小银行3918家占商业银行的99.5%,已成为中国金融市场和银行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伴随着银行业加速数字化转型以及一系列政府政策出台,中小银行“上云”力度越来越大,也进一步明确了云计算作为推动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技术之一的重要性。据调研,中小银行云服务渗透率达84%,呈现出积极的发展趋势。在尚未采用云服务的中小银行机构中,超六成表示有上云计划,市场需求增速预期良好。

然而,中小银行自身信息化建设能力面临很大挑战,安全合规是中小银行上云的核心关注点。报告显示,对于尚未上云的中小银行,上云安全性和稳定性是影响其上云的两个主要因素,安全性因素占未上云考虑因素的30.8%,同时有23.1%的中小银行关注云服务稳定性问题,合规性和服务稳定性位列“中小银行供应商选择考虑因素”的前两位。此外,中小银行在云化过程中最关心的问题包括交付能力、应用服务能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企业对于在云环境中构建部署和管理应用的需求逐渐升温。对此,报告指出,中小银行上云应重点关注云厂商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弥补自身在技术水平和人才方面的不足。

面对金融行业的安全诉求,华为云基于鲲鹏和昇腾,打造韧性、敏捷、智能、自主创新的金融云底座,加速金融行业高效创新和智能升级。华为云始终把安全、稳定、高质量放在第一位,帮助金融行业打造六层韧性架构,包含应用层、数据层、计算层、存储层和华为云Landing Zone、华为云确定性运维。同时,华为云构建1个安全运营中心+7层防线的“零信任”安全体系,目前已获得140+全球权威安全合规认证,并在全球拥有超过2000名SRE运维工程师,全天候守护安全稳定。

AI大模型+云业务成为新助力,盘古大模型支撑金融行业创新发展

在政策加持与市场需求双向驱动下,中小银行上云用云拥有很大提升空间。展望未来趋势,AI大模型与云业务的结合,将为中小银行上云带来独特优势与价值。一方面云计算作为算力底座助力大模型推理训练,另一方面,云产品接入大模型应用,使云计算系统运维更加智能高效。AI大模型结合云计算凭借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存储空间,不仅可以帮助中小银行实现高效的数据处理与管理,还能提升中小银行的风控能力。同时,借助AI大模型和云计算,中小银行可以了解每个客户的需求和偏好,提供个性化的推荐和建议,提高客户体验。此外,中小银行还可以将许多常规的业务流程自动化,实现提质增效。

在AI大模型方面,华为云盘古大模型始终聚焦于行业应用,致力于解决行业难题,助力千行万业实现智能升级。盘古大模型包括“5+N+X”三层架构,具体为L0层的基础大模型、L1层行业大模型以及L2层场景模型,为客户提供“开箱即用”的模型服务。今年盘古大模型5.0发布,在全系列、多模态、强思维三大方面实现全面升级。

华为云盘古安全护栏凭借“数据防护、模型防护、内容防护、应用防护”四道防线,全面覆盖大模型使用的全生命周期,为企业用户提供最佳的大模型安全解决方案。此前3月,在中国信通院发布的大模型标准符合性验证结果中,华为云盘古大模型凭借大模型安全解决方案“盘古安全护栏”,成为业界首个在大模型可信领域获得卓越级(5级)评分的大模型产品。盘古大模型还以优秀级(4+级)通过中国信通院金融大模型标准符合性验证,成为首批通过行业大模型标准符合性验证的产品。

在金融行业具体场景中,华为云盘古金融大模型覆盖风控、营销、投研、动产质押、理赔、客服等领域,沉淀金融知识文档问答,跨模态内容理解与生成,多任务理解,代码生成/补全,智能化软件交互集成等五大能力,通过打造全岗位专家级助手,实现普惠智能金融。同时,华为云提供的昇腾AI云服务也为证券、保险等行业客户建设自身的企业大模型提供即开即用的澎湃AI算力,有效支撑了金融行业的持续创新。

近日,据国际权威分析机构沙利文(Frost & Sullivan)发布《中国行业大模型市场报告,2024》显示,华为云在金融大模型市场份额第一,在金融行业大模型应用领域具备卓越领导力。

截至目前,华为云已服务于中国六大国有银行、八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众多保险、证券客户,应用于全球500+金融机构,成为越来越多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可靠伙伴。未来,华为云将始终立足技术创新,依托稳定可靠的基础设施和领先的数智能力,助力中小银行安全稳定地推进数智化进程,支撑金融行业发展。

编 辑:T01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中国移动王晓云:6G已经进入面向产业技术创新的全新阶段
精彩专题
2024中国算力大会
2024年国际信息通信展
中国信科亮相2024年国际信息通信展
第25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