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智能汽车|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头条固定一 >> 正文

微信新功能来了!手机内存危机真的过去了吗?

2024年11月25日 07:33  CCTIME飞象网  作 者:高靖宇

飞象原创(高靖宇/文)近日,微信正式发布了8.0.54版本更新,其中新增的“原图、原视频14天自动清理”功能引发广泛关注。微信作为国民级应用,占用着手机用户大量存储空间,而此次更新被许多手机内存告急的用户视为“救命稻草”。

微信变“瘦”了!

微信不仅是聊天工具,更是生活服务的必需品。从支付到社交媒体,从小程序到文件传输,它承载了用户大量的信息与数据。然而,随着功能的扩展,应用的体积也随之膨胀,导致许多用户的微信存储占用动辄超过数十个GB。再加上高质量媒体文件的泛滥和用户清理习惯的缺失,微信的存储负担对不少手机用户来说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

微信本次推出的自动清理功能试图解决这一矛盾。据媒体消息称,微信已正式发布了8.0.54版本更新,其中“原图、原视频14天自动清理”功能小范围灰度上线。它的工作原理是自动删除存储超过14天的原图和视频文件,同时保留聊天记录中的缩略图,以达到缓解存储压力的目的。

据网友实际体验,新功能启用后,例如一个97.4MB的视频在14天后将自动缩减至约3MB,压缩比例高达97%。用户可以在微信的设置-通用-照片、视频、文件与通话中找到并开启这个功能。

有网友将微信这一新功能称为“史诗级”更新,更有iPhone用户说已经“喜极而泣”,并表示微信最占用空间的就是这些原图原视频,重要的内容都会保存下来,没必要留在微信里,保留压缩标清版即可。

更多内存杀手:微信并非唯一元凶

尽管微信经常被指责为存储空间的“大胃王”,但它并非唯一的存储占用主力。许多其他应用程序同样对手机内存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以短视频应用为例,抖音和快手等平台因缓存视频和使用记录占用了大量空间。即便用户观看完毕,缓存文件仍可能长期滞留,进一步加剧存储紧张。而高画质手机游戏如《原神》和《和平精英》,更是以庞大的安装包和频繁的内容更新,让存储压力雪上加霜。

此外,系统相册中的未整理照片和视频,尤其是重复文件和未清理的无效图片,也常常占据存储大头。同样,办公和邮件应用中未清理的附件和缓存文件也成为隐形的存储消耗者。

如何缓解内存焦虑?

面对日益紧张的存储空间问题,用户可以采取多种措施进行优化。首先,可以善用微信、微博等应用内置的清理工具,定期清除缓存文件。同时,利用手机的文件管理器或第三方工具,可以更高效地找到大文件和冗余数据。

相册管理也是一大重点。定期将照片和视频备份到云端,并清理无用的本地文件,可以显著节省空间。对于高分辨率拍摄需求的用户,可以调整相机设置,避免产生过大的文件。

此外,删除未使用的应用程序以及定期检查系统更新,也有助于释放存储空间。对于安卓用户,可以通过SD卡扩展来增加存储,而苹果用户则可依赖iCloud等云服务。

技术革新推动手机内存优化升级

从硬件到软件的技术革新,也在为手机内存问题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手机的内存容量逐年增长,从早期的16GB到如今的256GB乃至更高,硬件升级为用户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同时,操作系统引入了文件压缩和智能存储管理功能,例如自动识别并提示清理大文件和冗余数据。

云存储技术的发展进一步缓解了本地存储的压力。随着5G和Wi-Fi 6的普及,数据传输速度的大幅提升将使用户更加依赖云端进行存储管理。在这一过程中,云存储与本地存储的结合成为趋势,用户可以选择性保留重要数据,其余部分上传云端。

AI技术的介入也为存储管理带来了新的可能性。通过智能分析用户的存储习惯,AI可以提供个性化的清理方案,例如识别和删除相似照片、清理长期未使用的文件等,从而实现更高效的内存管理。

微信8.0.54版本更新带来的自动清理功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用户的存储焦虑,但手机存储空间问题的解决远不止于此,背后还包括了用户习惯、应用程序设计与手机技术之间的多重矛盾。通过用户的行为优化与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未来手机内存焦虑将逐渐成为过去。

编 辑:高靖宇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中国移动王晓云:6G已经进入面向产业技术创新的全新阶段
精彩专题
2024中国算力大会
2024年国际信息通信展
中国信科亮相2024年国际信息通信展
第25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