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移动互联网 >> 正文

距上次人形双足产品发布时隔仅3 个月,众擎机器人全新人形机器人产品惊艳亮相

2024年10月24日 14:51  CCTIME飞象网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其中机器人赛道更是吸引众多企业纷纷进军,这也为人类社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众擎机器人深耕该领域多年,最终突破技术壁垒,也在今天迎来了一次颠覆性的革新。

2024年10月24日,众擎机器人在全球盛大推出其首款全尺寸人形机器人SE01,凭借其独特的技术创新和设计美学重塑了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标准。这次发布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推出了一款新的工业产品,更在于其引发了对未来人机交互新可能的广泛讨论。

突破技术壁垒,实现自然步态

SE01最引人瞩目的特点在于其首创的端到端神经网络解决方案,这一技术的突破使得SE01攻克了自然步态这一长期制约人形机器人发展的难题。该解决方案使SE01能够在静止与运动状态下展现出前所未有的优雅与节能性,从而极大地缩短了机器人与人类之间的行为表现差距。过去,机器人常给人“碎步、弯腿、剁脚”的印象,而SE01则完全颠覆了这一刻板印象,使得机器人能够以平稳、快速和流畅的步伐自如行走。

SE01卓越的步态表现得益于众擎团队的精湛技术和精益求精的产品设计,公司聚集了一批来自全球顶尖学府的专业人才,他们在电机、减速机、控制器、系统设计以及传统模型控制等领域拥有丰富经验,而团队的人才优势不仅确保了产品的高质量输出,更为公司的持续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此次技术难题的攻克,是由团队自主研发了一体化谐波关节模组,通过结合强化学习和模仿学习的运控方案,大幅度提升了机器人的灵活性和智能性。也通过端到端神经网络模型,让SE01实现了媲美人类的自然步态,展现出机器智能领域的崭新高度。

在硬件配置方面,SE01搭载了NVIDIA和Intel的双处理器,以及三组高精度实感双目摄像头,构建了一套先进的视觉神经网络系统。这些尖端设备的协同工作,使SE01在复杂环境中拥有卓越的视觉感知和分析能力。这种高性能的视觉处理能力,加上其高算力的处理芯片,使得SE01不仅适用于科研和教育领域,也能够在复杂的工业场景中应用自如。

以人为本,是技术也是艺术

众擎机器人的创始人兼CEO赵同阳指出,SE01的推出不仅是技术上的一大进步,更体现了一种科技与艺术的结合。他表示:“我们的目标是让机器人技术真正服务于人类,让生活更加智慧与便利。”

SE01在产品设计中,采用了航空级别的铝合金材质,使得机身既坚固强韧又轻盈,机械结构的寿命也得到了大幅提升。此外,团队在不依赖传统六维力传感器和行星滚柱丝杆的情况下,实现了机器人流畅且自然的动作表现,这一设计使SE01在控制成本的同时显著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SE01产品的问世无疑为人形机器人注入了新的活力,其背后隐藏的深远意义正在逐步展现。众擎机器人凭借全栈自研技术和独特创新路径取得的成就,不仅为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在全球科技舞台上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

引领技术潮流,推动行业发展

众擎机器人在成立之初便确定了高标准的研发路线,以保证在技术与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在战略规划上更是彰显出其在具身智能领域的远大抱负。公司计划在2024年底前完成全系列产品的研发,并在2025年实现年产销1000台以上的目标。

据悉,众擎还计划推出更多适用于家庭和工业的产品系列,比如PM和PA系列。这些产品经过精心设计,将在性能与实用性之间取得完美平衡,力求颠覆人形机器人市场的现有格局。

赵同阳透露:“通过不断深化的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我们致力于让具身智能机器人进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其远见的战略布局和技术积累道出了我国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强大创新能力和潜力。

总之,这次SE01的发布标志着众擎机器人在具身智能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在这个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时代,众擎机器人或将引领下一波技术革新,为全球人工智能产业的繁荣注入动力。

编 辑:T01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中国电信李峻:只有当人工智能成为公共基础设施,才能普惠大众
精彩专题
2024中国算力大会
2024年国际信息通信展
中国信科亮相2024年国际信息通信展
第25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