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移动互联网 >> 正文

2024北外滩国际航空论坛成功举办,中国东航达成多方合作并发布重磅成果

2024年10月22日 18:16  CCTIME飞象网  

10月22日上午,由交通运输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4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在上海北外滩世界会客厅开幕。今年论坛主题为“数字、智能、绿色 共建全球航运新生态”,由开幕式、国际航空和国际海运2个主论坛、5个主题论坛组成。在开幕式上,中国东航《C919规模化商业运行体系建设》和上海机场集团《上海机场大脑——多模态决策智能体》作为论坛重大成果发布。

10月22日下午,由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2024北外滩国际航空论坛”在北外滩世界会客厅举办。论坛以“数字起航 智绘蓝天——共塑民航新未来”为主题,邀请超250名嘉宾聚焦“民航新质生产力”“数字化转型”等议题进行分享,共商以数字化转型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之策,为全球航空业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论坛发布了中国东航《C919规模化商业运行体系建设》以及《上海机场大脑——多模态决策智能体》、《中国民用机场协会中国机场发展指数2024》等重磅成果,并签署《共建上海全方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多方联合协调战略合作协议》。

共话民航数字化转型新未来

论坛上,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小宏,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梁楠,中国航空运输协会理事长王昌顺,中国东航董事长、党组书记王志清,上海机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秦云发表致辞。中国东航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刘铁祥,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局长万向东,上海机场集团总裁冯昕,中国民用机场协会秘书长张瑗等出席论坛。

张小宏表示,当前航空市场有序恢复并呈现良好前景,上海将把握时代脉搏,顺应绿色低碳智能的发展新趋势,扎实推进上海航空运输高质量发展,加快建成世界一流国际航运中心。一是锻造航空枢纽门户硬实力,高标准修编新一轮航空枢纽战略规划,持续推进枢纽工程建设,强化国际航空枢纽全方位门户复合型功能;二是打造航空品质服务软实力,扩大航线网络覆盖面,打造全球旅客中转出行首选地;三是塑造航空智慧绿色新活力,促进世界级民用航空产业集群建设,推进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和发展航空新质生产力。

梁楠表示,智慧民航建设已成为推动新时代民航业高质量发展的一条鲜明主线。上海是国际航运中心,也是国际科创中心,智慧民航建设在上海率先落地、蓬勃发展。比如,中国东航推出的数字化飞行员、飞机健康管理平台、智能运行、智能客服等项目,上海机场集团推出的机场大脑、自助出行、一证通关、一脸通行、行李跟踪等项目,都是智慧民航建设的生动实践。民航局将持续以智慧民航建设为抓手,大力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应用、智慧化融合,为建设新时代新征程交通强国民航新篇章提供有力支撑。

王昌顺表示,近年来,上海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持续推进“五个中心”建设,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大幅跃升,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国际航空枢纽是民航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巩固提升上海国际航空枢纽,是民航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建议行业各方主动把握民航发展新形势,努力打造核心竞争力枢纽,不断提升服务全球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动力,辐射带动上海市、长三角乃至中国经济的发展。

王志清表示,数字化转型正在推动全球民航业经历一场全要素、全流程、全领域的深刻变革,航空公司要把数字化转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旅客创造精彩体验。这场变革中,行业各方要共担责任,共同推动技术创新,开辟行业新赛道,拓展行业发展新空间;要共建机制,联合制定行业技术标准,拓展创新驱动路径,完善产业生态链条;要共享成果,共同探索新路径、新模式,努力提升数智化、低碳化发展能力,提升上海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助力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秦云表示,在推进上海航空枢纽建设的进程中,我们坚持软硬件双轮驱动,在枢纽硬件规模和运营规模持续成长的同时,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联合各方共同建设智慧机场,创建了机场大脑实验室,成立了智慧航空港卓越工程师创新学院,依托“智慧大脑”实现初步数字孪生和运营态势可看可控,赋能机场安全运营服务等八大领域,持续提升枢纽运行品质和旅客出行体验。我们将继续夯实枢纽核心功能优势,深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打造品质领先的国际航空枢纽,聚力服务交通强国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国家战略。

数字化革新激发高质量发展

当前全球民航业正迈入数字化时代,在新技术、新变革的驱动之下,航空产业孕育无限可能,如何迎接未来、构建更具活力和可持续性的行业生态系统,成为业界共同思考的重要议题。在论坛主旨演讲环节,航空业产业链各界嘉宾围绕“打造民航新质生产力,持续助力上海国际航空枢纽建设”主题,分享对数字化时代下航空业发展的深刻见解。

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校长郑庆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吴启晖,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欧阳斌,分享了数字化新质生产力对民航、低空经济乃至上海国际枢纽建设的重要推动作用。

来自首都机场集团、达美航空、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汉莎航空集团、华为、上海孚典智能科技、中国海关旅检口岸的嘉宾,则分享了数字化转型浪潮下,航空产业的发展路径与未来探索。

与论坛的数字化主题紧密呼应,此次论坛的打造也充满数字化特色。全流程均设有人工智能翻译,观众可在大屏幕实时观看;场内视频使用了AIGC辅助生成,并通过数字人技术“重生”了“马克·波罗”先生,他乘坐东航新开通的威尼斯—上海航线,从家乡重返中国,并轻松乘坐各类交通工具畅游中国,观众直观感受民航中转及立体多式联运的出行便利。中国东航和上海机场还联合推出航空文创,观众可用手机微信或相机与大会定制冰箱贴进行AR互动,感受数字技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魅力。

共建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 发布全新重磅成果

论坛举行了《共建上海全方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多方联合协调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协议主要包括规划、基建、空域、运行、口岸等枢纽建设相关内容,将有助于进一步凝聚共识,携手各方力量持续加强航空产业生态圈建设,形成上海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合力。上海市交通委副主任蒋宏飞、民航华东管理局副局长章亚军、中国东航副总经理万庆朝、上海机场集团党委副书记张永东、上海海关副关长叶建、上海边防检查总站副总站长程锦、民航华东空管局副局长赵诚琪、上海铁路局副总经理武凤远代表各方签约。

在成果发布环节,中国东航副总经理李晔代表中国东航发布了《C919规模化商业运行体系建设》成果。中国东航是国产大飞机C919全球首发用户,C919投入商业飞行一年多来,东航勇当“先行者”与“探索者”,围绕C919商业飞行创造了多个“首次”和“第一”,并探索出一套业内首创的操作规范、流程和标准。东航为C919编制的手册,包含用户维度的运行政策、管理机制、专业系统管理、运行事项管理、精益化项目等诸多涉及运行优化的规范、流程和标准,可有效指导C919机型的安全生产及运行管理,东航以此致力于推动行业共同探索形成更加成熟高效的运营模式,助力大飞机事业繁荣发展。

上海机场集团副总裁周俊龙代表上海机场发布了《上海机场大脑——多模态决策智能体》成果,为上海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中国民用机场协会张瑗代表中国民用机场协会发布了《中国民用机场协会中国机场发展指数2024》,为未来民用机场发展提供了借鉴。

编 辑:T01
飞象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刊载内容,凡注明来源为“飞象网”和“飞象原创”皆属飞象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请必须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飞象网来源。
2.凡注明“来源:X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中国电信李峻:只有当人工智能成为公共基础设施,才能普惠大众
精彩专题
2024中国算力大会
2024年国际信息通信展
中国信科亮相2024年国际信息通信展
第25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