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云计算 >> 正文

重压下的阿里云:换帅、降价、裁员、上市与老将回归

2023年6月6日 09:17  砺石商业评论  

进入2023年,阿里云大事件不断。

先是前掌门人张建锋卸任,由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勇亲自掌舵,后又率先在行业内掀起价格战,并宣布独立上市计划。最近又有两个传言,一个是阿里云第一任掌门人王坚将重回阿里云,另外一个是阿里云将大规模裁员。

在上述一系列眼花缭乱的大变化背后,我们不禁要问,阿里云究竟怎么了?

1,“水土不服”的政企业务

2018年末,时任阿里云CEO的张建锋,为阿里云定下了三年营收破千亿的目标。但到了交差的2022年,阿里云却只实现营收776亿元,当年同比增长7.2%。按照这个增速度,阿里云破千亿还需要下一个三年。

这一与预期存在不小差距的成绩单,可能才是张建锋卸任,张勇亲自掌舵阿里云的关键。同一时期,中国几大运营商的云计算业务却跑出了加速度。2022年,天翼云营收579亿元,同比增长107.5%;移动云收入503亿元,同比增长108.1%;联通云收入361亿元,同比增长121%。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2023年天翼云目标千亿。按照当前增速,这个目标很可能如期实现,届时中国云市场将迎来真正变天。

互联网云覆盖的互联网、游戏、电子商务、在线教育行业近年增长乏力,直接造成了阿里云的增长颓势。长期以来,互联网收入都是阿里云的绝对大头。2018年,阿里云互联网收入占比80%,此后整体逐年下降,但2022年这一比例依然接近50%。

与互联网截然不同,政企云市场正迅速崛起。2018年,中国信通研究院曾预测,2021年国内云计算市场中政务云占比将超40%。另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判,2023年中国政务云市场规模将达1497亿元,远超互联网云市场规模。

阿里云并非毫无准备。实际上,在张建锋定下千亿目标那一刻,其核心增量市场便放在了政企云上。

张建锋打出了两张牌,一是重用有政企云“黄埔军校”之称的华为系高干,任庚便是在这一时期提拨为中国区总裁。二是向IBM、甲骨文、华为等政企一线厂商挖人。早期阿里云将一众“城市大脑”项目收入囊中,与广罗人才密不可分。

但随着业务深入与行业竞争加剧,阿里云互联网式的“傲慢”以及对政企云的“偏见”,让其付出了代价。

2014至2018年,阿里云年营收从11亿元暴涨至214亿元,4年增长了20倍。那段时间,阿里云几乎可以吊打一切云厂商,其市场份额一度是第2-9名的总和。 

除了阿里人对自身产品、技术的自信外,一些现实因素也助长了阿里云的“傲娇”情绪。那段时间,很多政企项目如大型国企的机房,几乎没有太多技术要求,只需跑跑系统就够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没有个性化需求。恰恰相反,这些企业往往对数据十分看重,一般不允许上公有云。甚至,它们的需求都是非刚性的,它们需要云厂商主动自降身段了解自己,做出让它们满意的私人订制服务。必要时,它们还要云厂商适应它们的销售策略与公关技巧,这是阿里云所不擅长的。

阿里云深谙的那套扁平、高效、开放的互联网扩张路径,不仅很难快速打开政企市场,还在某些时候“惹恼”了客户。

此前有媒体爆出,“阿里曾派出一个P8员工和政府谈合作,看着像来视察工作,这名员工指着政府部门系统说,这不如阿里,那不如阿里......”

技术优势与固化的互联网基因,支撑了阿里云早期的疯狂扩张,也为政企云市场水土不服埋下伏笔。

2022年3月,阿里云挖来蔡英华负责全球销售业务。彼时,蔡英华已供职华为长达18年之久,曾任华为企业业务中国区总裁,是名副其实的“政企通”。蔡英华的到来,加速了阿里云组织架构、销售体系调整,阿里云要在自己最不擅长的政企云领域,直面最强的对手。

2022年,阿里云非互联网行业收入占比连续三个季度超过50%。近两个季度非互联网业务增速分别为28%、9%,同期互联网业务则收缩了18%、4%。

人才引入与销售体系变革驱动了阿里云加速转型,但要实现组织观念与内驱动能的根本改变还需时间。即便增速较快的非互联网业务,阿里云与运营商动辄100%增速不可同日而语。

在新财年业绩报告上,华为第一次单独披露了华为云业绩表现,录得营收453亿元。按照阿里云Q4非互联网行业收入占比53%推算,全年阿里云非互联网营收约411亿元。考虑到阿里云“非互联网”数据的宽口径,阿里云在与华为云的政企业务对位中并不占优势。

2,14年打磨技术“基石”

如同阿里云市场表现一般,在前不久召开的云峰会上,张勇也看起来清瘦、憔悴了不少。

但14年的积淀,依旧造就了阿里云独一无二的市场地位。阿里云不仅是国内市场份额最大,最早布局云业务并实现盈利(调整后EBITA连续7个季度盈利),更是国内最强技术禀赋的云服务商。

阿里云的技术优势集中体现在全栈自研重构IT硬件体系、释放算力成本以及变革软件研发范式上。

在硬件领域,阿里自研云基础设施处理器CIPU已经深入到数据中心内部做体系化创新,倚天710也成为中国首个云上大规模应用的自研CPU。

行业公认,阿里云有两条技术进阶曲线,第一条是飞天系统打下的技术基础,它让阿里云实现了第一次飞跃。第二条是以自研CPU芯片倚天710、新一代云计算体系架构CIPU等构建的核心竞争力,它们正推动阿里云实现二次飞跃。

自研不仅打造了核心技术内核,还大幅提升算力性能、降低算力成本。在最近的云峰会上,张勇称过去十年阿里云算力成本下降了80%,存储成本下降了近90%。

张勇宣布了阿里云有史以来最大幅度的降价。阿里云核心产品价格全线下调15%~50%,其中云存储产品最高降幅达50%。张勇希望借此扩大阿里云在公有云领域的用户基数和规模,提升云计算市场渗透率。

算力的降本增效,有力回应了大模型下算力超高消耗的行业难题。中国信通院2022年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通用算力规模95 EFlops,增速为24%。AI智能算力规模104 EFlops,增速为85%。智能算力正成为云计算的新一轮增长点,其对算力消耗量与增速,均大于CPU主导的通用算力消耗。

与硬件突飞猛进相似,软件研发范式也在发生颠覆性变革。张建锋在2022年云栖大会上强调的软件研发范式的三层变革,放在当下依然具有很强的前瞻价值。

前两层变革分别是软件架构Serverless化与低代码服务。过去两年,钉钉新增了500多万个低代码应用,聚集了380余万低代码开发者。在一汽大众9000多位低代码开发者中,90%是一线业务人员。张建锋更是认为,未来80%的应用都能够由业务人员直接开发。

第三层便是当下最热的大模型。张建锋在去年云栖大会上表示,未来所有软件都会AI化,大模型开源将加速AI的真正普及。

2022年,阿里推出了MaaS(模型即服务),同年11月上线“魔搭”(ModelScope)社区,将300多个人工智能模型全面开放,如今社区模型数量已扩展至800多个。

自研技术既为阿里云构建了核心竞争力,也在很大程度上释放了算力的应用空间。这些沉淀的技术不断为阿里云蓄势,加速了大模型时代到来。

3,向大模型要“增量”

在云峰会上,张勇为阿里云提出了两大努力方向。

第一是让算力更普惠。“普”体现在低代码服务、Serverless化带来的开发者普及上;“惠”集中体现在降低算力成本纬度。第二是让AI更普及,全面构建大模型基础设施。

这本无新意,但关键在于张勇以此确定了未来阿里云双向进阶的发展路径:向下-用算力降价扩大云服务基本盘,向上-用AI大模型寻找增长市场,贯穿其中的是技术对算力的不断突破。将云计算与大模型深度粘合,阿里云也能发挥自己的核心技术优势。

云计算领域有一个公认的说法,1万枚英伟达A100芯片是AI大模型的算力门槛。阿里云CTO周靖人在云峰会上透露,目前阿里云灵骏智算具备提供单集群万卡的能力。

早在2019年,阿里云便开始着手训练大模型。目前“魔搭”社区基础模型数量扩展到800多个,已有上百万人下载了1600万次各类模型,其中十亿参数以上的大模型有30多个,超百亿参数的大模型10个。语言大模型Plug、10万亿参数的多模态大模型M6.....这些成果最终被整合为“通义”大模型,并加速了“通义千问”面世。

大模型训练的下一步是内部应用。如今,阿里云已经用大模型改造了钉钉、天猫精灵等产品上。在钉钉,用户能用通义千问生成营销策划方案、自动总结会议纪要,甚至不用一行代码,仅凭一张功能草图就能生成订餐小程序。

张勇更是豪言,“从阿里巴巴开始,所有行业、所有应用、所有软件、所有服务,都值得基于大模型的能力重做一遍。” 

作此论断的张勇看到了AI大模型对改变云产业、创造云市场增量的巨大推动力。原本不愿在云市场继续大笔投入的企业,在看到大模型的颠覆性技术后,又愿意投钱了。

例如,微软云Azure在国内本没有很强的存在感,但因为它是OpenAI商业化的唯一合作方,一些想要稳定使用ChatGPT的中国企业开始找到微软、排队要合作。

2022年微软云形成了三条增长曲线,其中智能云增速超20%,企业软件增速超40%,AI大模型增速超100%。微软的一些当地客户开始通过Azure租赁GPU算力,借用大模型训练自身小模型,最终改造自身业务。如拜耳运用大模型分析临床试验数据,以缩短药物研发周期;百事可乐用大模型分析销量、库存等运营数据,以提高全产业链运营效率。

相比微软,阿里云尚在启动阶段。云峰会上,OPPO、吉利汽车、智己汽车、奇瑞新能源、毫末智行、太古可口可乐、波司登、掌阅科技等多家企业表示,将与阿里云展开技术合作。其中阿里云与OPPO将共建大模型基础设施,基于通义千问完成大模型的持续学习、精调及前端提示工程,为终端客户提供AI服务。

周靖人表示,阿里云将更多通过公有云的模式服务客户,即使是专属模型也希望围绕公共云提供。这样做的好处是,更好的训练效果、更低的计算成本。

大模型正在中国云计算市场创造新的增量空间,也让阿里云重新找回了自身优势:在通用大模型下做专属云服务与阿里云的公共云服务理念与实现路径相似,也避开了私有云的短板。阿里云头顶上的天花板,正被无限抬高。

4,未来20年的战略发起点

张勇在云峰会中特别强调了四个特别之处,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是这样描述的,“今天我们处在‘人工智能新一代技术与产业全面拥抱’的全新技术领域,这是未来10年、20年的重大历史关口。”

张勇没有大谈“通义千问”的技术特性,也没有将重心放在场景体验与知识问答上,自始至终,张勇更强调云计算和大模型能力的结合,更加着眼于大模型的未来。“不管谁做了怎样的大模型或者专属大模型,10到20年后回头看,都会发现这段时间所有的企业都在一个起跑线上。”

置于20年历史长河,反复强调新的历史关口与同一起跑线,反映出阿里云的战略远见与长期追求。从根本上讲,张勇不仅把大模型看作一项颠覆性技术,更是将其视作阿里云乃至阿里集团未来20年的战略新起点。

2022年底,张勇在内部信中将2023年的关键词定为“进”。彼时,阿里云还处在行业的逆风大潮中,阿里云员工对“如何进”一片茫然。如今,阿里云的业务行进方向清晰可见:在经历互联网云高速发展,政企云跌跌撞撞后,阿里云要通过大模型寻找新的增量空间。

疯狂押注大模型的不止阿里。3月16日,百度作为国内互联网大厂第一个推出了语言大模型文心一言。360紧随其后推出了类似的大模型。在张一鸣的授意下,字节跳动已经投入三个团队攻坚大模型。4月14日,腾讯云也发布了大模型算力集群。互联网大厂围绕大模型展开了一场速与力的竞逐。

但从当前释放的信息看,阿里云是在战略远见、战略定力与战略清晰度上做得较好的一个。聚焦大模型战略,张勇已经把阿里云、甚至阿里集团都押上了,而且这一押可能是20年。在大战略指引下,阿里云开启了一场极富效率的集团总动员。

在组织层面,阿里云果断换帅,将阿里新确立的一号工程交由一号首长直接掌管。接着张勇从阿里其他众多业务中全面放手,包括投入最多时间、最大精力的淘天集团。最终,在阿里云之外,张勇只保留了集团董事局主席与CEO职位。

在业务方向,阿里云一手全面押注大模型,一手开启史上最大力度降价潮,势要为云业务打开新的增量空间。

在人事层面,与阿里其他板块“激活”退休合伙人相似,阿里云在积极赢回自己的创始老将。辞去总裁十年后,阿里云创始人王坚全职回归阿里云并任董事,地位仅次于张勇。

张勇之外,阿里云的三名董事王坚、蒋芳与吴泽明还分别担任阿里集团的技术委员会主席、集团CPO以及集团CTO。超豪华阵容团队,凸显出整个阿里集团对云业务的重视。

在资本层面,阿里云成为阿里集团分拆最彻底、上市最敏捷的业务板块,其计划通过向股东分配股息的方式,实现完全分拆。分拆后集团将不再持有阿里云任何股票,阿里云也预计将在未来12个月内完成上市,并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

尽管一季度阿里云营收185.82亿元,同比减少2%,并在政企领域存在重压,但在换帅、降价、上市、老将回归以及全面押注大模型等一系列战略支撑下,阿里云有望在接下来迎来局面的扭转。

编 辑:马秋月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张云明:大部分国家新划分了中频段6G频谱资源
精彩专题
专题丨“汛”速出动 共筑信息保障堤坝
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