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头条固定一 >> 正文

5G的下半场,基站正在变得越来越聪明

2023年4月20日 07:59  CCTIME飞象网  作 者:魏德龄

飞象网讯(魏德龄/文)众所周知,我国5G基站建设已经达到了一个足以令人骄傲的量级,基站数量占全球基站数量的60%。根据工信部发布的2023年1—2月份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中数据显示,截至2月末,我国5G基站总数达238.4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1.9%,5G网络建设稳步推进。

随着2022年5G Rel-17标准完成第三阶段的功能性冻结,也意味着5G正式进入了上半场的最后时刻,后续的标准将开始涉及更多对于6G的铺垫,此前的固有业务也已经基本成熟,当5G开始进入下半场,通过5G-A创新不断强化网络能力,孵化新型业务就变得至关重要。

RedCap孕育新机遇

此前3GPP已经在Rel-17标准中正式引入了RedCap,RedCap为Reduced Capability的缩写,即:精简功能。面对大量5G终端和用例的不同需求,RedCap对时延、吞吐量、密度、复杂度,包括电池续航提供了一个较为平衡的选择。在对复杂度、吞吐量有较高要求的终端和现有的eMTC等海量物联网终端之间,RedCap能够起到一个良好的桥梁作用,提供更灵活的5G物联网性能和复杂度特性组合。

RedCap带来了终端模组价格的大幅下降,据业内人士透露,以往5G模组的价格一般在500到700元,但RedCap模组的价格将可下降至100元左右。要知道,此前垂直行业领域部署5G的一大阻碍就在于模组成本过高,而RedCap的引入大大缓解了这一问题。

本周,中国联通携手美的集团、上海汽车城和华为等合作伙伴,分别在广东佛山美的厨热洗碗机工厂和上海嘉定汽车城完成了工业和车联网场景的5G RedCap终端全球首商用,助力5G应用“轻装上阵”。

今年2月中国联通在巴展发布业界首款RedCap商用模组,本次商用验证基于3.5GHz商用频谱,通过内嵌该模组的商用DTU终端实现AGV/叉车实时调度、数据采集、车路协同等5G应用部署,在满足业务需求的同时有效降低5G终端侧芯模成本和功耗。本次验证标志着RedCap在工业和车联场景已具备端到端商用能力,能够赋能5G行业应用规模化发展。

此外,据业内人士分析,RedCap将有望在电力行业有着不错的应用表现,由于该行业对时延、可靠性要求较高,对于使用5G替代旧有3G/4G物联网技术有着潜在需求。未来RedCap很可能会在电力行业、视频回传等领域迎来大规模的应用。

目前业界普遍认为RedCap拥有着广阔的市场机遇,根据分析机构的预计在2027年连接数将达到10亿以上,其中中低速连接的占比将达到60%以上。而RedCap可一直伴随在R15、R16升级到R17、R18,实现对于LTE CAT4+的替代,并且在网络部署上的成本、时间迭代都达到很好的平衡。

把基站做得像人一样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无线产品线副总经理胡凯伟在近日举行的CCBN 2023上还提出了把基站做得像人一样的观点,也就是未来要让基站变得更聪明。

例如,网优人员只需要和基站说“请把这个会议室话务保障一下”,基站就能如同当前智能手机的语音助手一样自己去执行相关任务。另或是针对5G基站高能耗的问题,基站也可以像人一样拥有“生物钟”的特质,没业务的时候就休眠。

无独有偶,早在两年前,国外一些公司的演示中,也开始出现对于基站的数字孪生远程控制功能的展示,网优人员无需亲自到达具体的基站位置进行调试,只需要佩戴VR眼镜,通过虚拟动画来调出目标基站的三维结构影像,便可逐一进行检查,并进行相关操作。

胡凯伟还给出了更多的基站创新设想,例如基站可以与雷达相结合,进而在路口实现车路协同。车载雷达一般仅能够判断与前车间的距离,而当基站具备了雷达能力,就可以在道路旁判断一个车队间的距离。

基站还可以与卫星通信实现结合,卫星通信将成为蜂窝通信的有效补充,实现网络的全面覆盖已经成为了行业共识。相比于使用终端直接进行卫星通信,也可以让卫星连接到基站侧,并在未来实现卫星通信与蜂窝通信的融合,甚至采用相同的硬件,仅使用软件来进行相关融合调试。

这一切设想的背后,关键在于5G和算力网络的融合,在5G基站引入算力引擎,通过算力引擎,在传统基站通信面的基础上引入计算面、数据面、智能面、网业协同控制面等新的能力,把无线资源和算力资源有机结合,辅之以数据感知、AI算法、策略控制、能力开放,实现计算和网络技术的协同融合。

算力基站的推出可有效协同、整合相关算力资源,充分发挥基站分布广泛、距离用户近的优势,直接引领系列化算力创新应用落地,带来显著的商业效益。

例如在XR业务场景中,可充分利用基站侧算力资源,将传统需通过云端特定服务器实现的图像渲染工作在本地实现,极大降低传输时延,支撑本地大带宽XR应用,打造沉浸式用户体验。

在工业现场网场景,可系统化协调中心云、算力基站、边缘计算网关算力资源,根据云化PLC业务具体SLO需求,灵活分配算力载体,并将实时性要求不同的子功能由不同网元承载,最终实现工业控制服务与5G网络的深度融合,解决现场网最后100米问题。

在车路协同场景,可直接基于现有广泛分布的基站资源,通过BBU上算力单板,低成本轻量化构建虚拟RSU系统,充分利用蜂窝网的覆盖优势,将车路协同的感知范围从百米级扩大到千米级,快速、低成本实现车路协同业务渗透。

上述的场景也恰恰是5G技术发展进入下半场可能爆发的重点业务,现实比赛中的下半场总是令人充满期待,5G的下半场看来同样如此。

编 辑:魏德龄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张云明:大部分国家新划分了中频段6G频谱资源
精彩专题
专题丨“汛”速出动 共筑信息保障堤坝
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