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促进共同富裕、打造高品质生活的基础性工程,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牢牢记在心上、时时抓在手上,确保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近日,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纷纷表示,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当今社会逐步迈进数字化新时代,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渗透到经济社会各领域各环节,对国家治理产生了重大影响。社会治理数字化是我国政府提高基层治理能力的主要途径和手段,需要加快推动形成数字治理体系。
运用数字技术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
基层治理既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人民群众感知公共服务质效和温度的“神经末梢”。由于多种因素制约和影响,基层单位在数字化转型中存在“不愿”“不敢”“不会”困境,无法独立有效解决数字化转型中面临的网络安全威胁问题,迫切需要一体化解决方案和服务。加快提升基层治理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势在必行。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张敏表示,社会治理要通过数字化提高治理能力、提升治理效率,数字化支撑社会治理尤其是基层治理的能力仍有待提升。她建议国资央企骨干力量承担主责主业,抓好数字安全产品和安全服务,构建分布式一体化智能安全网络,强化数字安全供给侧能力提升和服务改善,加强基层治理数字化能力建设,筑牢可信可控的数字安全屏障,有力保障社会安全。
“我们调研时发现,部分基层治理软件系统存在‘数据孤岛’问题,区域数字化发展也不均衡。”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急诊科主任姚卫海说,现在非常热门的ChatGPT革新了人们对人工智能的认识,国内一些人工智能产品,如由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与AI(人工智能)驱动的数字社工,拥有低代码、易开发、容易规模化的特点,数字社工已在疫情防控攻坚战中崭露头角,也在某些地区的社区管理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姚卫海说,数字社工属于数字化劳动力中的细分类别,主要用于辅助社区工作人员日常办公,特点是可模拟人类动作,在各信息系统之间操作办公,完成重复性、具有既定规则的任务,可明显提高录入准确率,提升工作效率。“要做好规划建设,整合数据资源,更要拓展应用场景。”姚卫海建议,应尽快推广由RPA与AI驱动的数字社工,以解决基层智慧治理中的“瓶颈”问题,以更低成本更快速地直接赋能基层工作,推进基层智慧治理可持续发展。
加快数字治理法治建设步伐
当前,过度收集或泄露、非法出售、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的案件频繁发生;数据乱象严重,数据产权归属不明,数据所有者、拥有者、使用者、管理者之间责权利确定缺乏依据,导致数据权利难以得到有效保护。
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认为,数字经济市场存在的一些乱象反映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法规明显滞后。为此,张天任建议,充分吸收地方立法实践和学术研究成果,借鉴域外立法经验,建议尽快启动立法程序,制订“数字经济促进法”,力争用3到5年的时间,形成以“数字经济促进法”为核心,以《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电子商务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为支撑,以部门规章和地方条例为补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经济立法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学院副院长曹阿民指出,结合现阶段我国城乡社区发展水平,通过立法推动数字赋能建设在线动态管理、培训的综合性、专业性社区志愿者队伍,提升社区志愿者队伍的能级,夯实我国城乡社区积极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的能力。建议相关部门运用数字赋能加强社区基层治理信息管理,进一步按照《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保存、处置抗疫相关生物医学、政法大数据,依法保护公民隐私权。
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中央法律专门委员会主任阎建国建议,国家应该建立多元协同共治的治理结构体系,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推动数字经济治理,畅通多元主体诉求表达和权益保障渠道,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公众利益和社会稳定,数字经济法律知识应该全民普及,引导社会公众参与建设数字经济治理新格局,促进企业良性竞争,同时也能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和执政效率提高。阎建国认为,政府应该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促进企业合规管理,确保企业的经营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准则,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