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研究要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关键技术中凝练基础科学问题,梳理‘卡脖子’技术背后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推动解决实际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农工党安徽省委会主委杨金龙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科技自立自强要着眼长远
近期,OpenAI公司打造的ChatGPT十分火热,引来各种追随者蜂拥而至。ChatGPT大火的背后,其实是业界对人工智能产业的长久培育和久久为功。对于一个颠覆性科技成果的出现,人们容易只看到狂欢,而背后漫长的蛰伏、长久的付出却常常被忽略。
“对于科技研究,科技人员的眼光要放得很远。有些领域可能一开始看不到效益,但它的长期效益是很好的。这就需要一些能看到事物发展潜力的、眼光独到的科技人员。”杨金龙认为,要想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业界需注重高科技及基础研究领域的投入方式,对产业的培育不能急功近利。
为什么业界容易忽视产业发展的长期利益,出现部分同质化、追热点、跟风性研究?杨金龙对记者表示,这主要和业界的一种现象有关,那就是“懂经济的人不懂科技,懂科技的人不懂经济”。基于此,杨金龙建议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让科技人员具备融会贯通的能力,对产业发展的长期性有清晰认知。
从实验室的“123”,穿过“死亡谷”的“456”,再进入到产业化的“789”,在采访中,杨金龙还谈及了产业发展如何跨越“死亡谷”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业界同样需要具备长远目光,对产业发展有更多耐心。针对国家急迫需求和长远需求,要加强有组织的定向基础研究。
在杨金龙看来,企业和从事相关基础研究的人员应该各司其职,并且有长期规划。具体来说,就是要分清需要解决的近期问题是什么、中长期问题是什么,同时还要能看到5~10年后可能存在的“卡脖子”问题。
对此,杨金龙建议,政府要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资金支持,建立鼓励科技创新的容错机制,营造鼓励创新试错的良好氛围,以推动技术创新迭代,实现更加广泛的落地应用。同时,企业也要给新技术一些应用与试错的空间。
加强基础研究迫在眉睫
当前,我国在一些领域有技术短板,部分关键核心技术对外依赖程度很高,部分材料和装备不能自给自足。事实上,部分核心技术和工艺存在“短板”只是表面现象,“短板”背后的问题是数学、信息、材料等领域的基础研究较为薄弱。
在杨金龙看来,怎样从源头上补齐相关领域的“短板”,重点是从基础研究方面下功夫,推动加强重点领域的基础研究。
“面对现在的很多技术问题,业界只看到了表面,看不到背后基础科学存在的问题,无法意识到基础科学与高科技领域的关键技术之间存在关联。”杨金龙对记者表示,当前,我国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之间存在脱节现象,部分领域的科学家储备不足。
在此背景下,加强基础研究就成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中之重。谈及如何推动基础研究,实现高质量发展,杨金龙表示,首先要从基础科学的源头来真正解决问题。这需要业界具备从关键技术中凝练出基础科学问题的能力,梳理“卡脖子”技术背后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架起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之间的桥梁,推动解决实际问题。
其次是加强基础科学研究队伍建设。杨金龙说,目前真正在科学技术领域从事创新性工作的人并不多。以物理学科为例,当前在物理领域从事研究人员的数量可能看起来很多,但真正涉及某一具体问题时,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其实是缺失的。这就需要国家在制度层面进行顶层设计,拓宽对从事科学研究高校教师的科研支持渠道,加强科研人员队伍建设,增强科研力量。
最后是加强青少年人才培养,注重未来科技领军人才。杨金龙表示,一些对科学特别感兴趣的青少年可能存在偏科现象,在现有考试制度下可能无法脱颖而出。对此,杨金龙建议,我国在科技人才培养的层次上需要设置一些特殊通道,进行个性化人才培养,鼓励学科交叉。同时,要针对国家战略需求,科学动态设置学科专业,培养出更多的一流科技人才以及能满足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的特殊人才。
作者丨张依依
编辑丨徐恒
美编丨马利亚
监制丨赵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