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电东送到东数西算,“调度”成为近年来国家顶层战略用于平衡重塑跨区域资源的有效手段。伴随着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相关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调度”更成为了政、产、学、研各界试图破解算力行业产能瓶颈的核心切入点。
近日,A股主板上市公司东方材料(603110)全资子公司东方超算的一场重磅发布会,更将各界的目光都吸引到了“算力调度”这一算力行业新兴的细分赛道之上。一家成立不久的全资子公司,何以能在国内率先发布成熟产品?一家传统制造业上市公司强势跨界布局,背后有何深意?这条赛道的未来前景又该如何判断?
东方超算:成立不久,来头不小
自今年8月,东方材料公告成立全资子公司东方超算至今,市场上对这家公司的关注就一直处于密切态势。在9月26日“东方超算全国一体化超级算力集群启动&战略签约发布会”顺利举行后,这种关注热度更是达到了顶峰。
公开消息显示,会上,东方超算正式发布了“东方超算全国一体化超级算力调度平台”,并联合全国首批13家数据中心共同打造了“全国一体化超级算力集群”,将以算网协同为基础,整合海量算力资源,构建场景、业务与算力的智能通道,帮助用户高效地获取、管理和利用算力,为各种计算任务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持。
此番重磅动作使得东方超算成为了国内最早锚定算力调度细分赛道发布相关产品的企业之一。一家成立不久的公司何以具备如此势能?笔者认为,这离不开东方超算的强大背景。其母公司东方材料早在2017年就登陆了A股主板,主营业务为包装油墨制造,在近年来的经济新常态下仍然能连续保持着稳定的营收,并在东方材料董事长、实控人许广彬接手后,积极布局数字化转型进程,不仅财力雄厚,更具备首屈一指的战略视野。
而东方超算的创始团队则以许广彬为核心,聚合了国内外算力专家和资深工程师,拥有IDC、ISP、云计算等领域的多年深耕经验,依托许广彬及其团队的深厚影响力,可以说东方超算从成立之初,就实现了“带资进组”,在技术、人才、生态、客户资源、行业研究、资本运作、政企合作、产学研打通等等方面,都直接拥有了其他公司发展二三十年才可能具备的资源和竞争力。
算力调度:政策所向,顺势而为
算力调度虽然是国内各界都在集中关注的产业破局方向,但依然属于新兴领域,尤其是从技术向产业转化的步伐仍在起步期。东方材料作为传统制造龙头企业,为何有魄力地如此跨界布局?
笔者认为,这背后不仅在于其管理团队的强大资源优势(是否有能力做),更在于其对政策方向、产业方向的大判断(该不该做)。看穿了这一步就会明白,东方材料敢于通过全资子公司布局算力调度这一细分新赛道,正是顺应国家战略、顶层设计的顺势而为。
不得不承认,中国虽然区域广袤、能源和空间资源丰富,但在算力行业发展过程中却也面临着诸多痛点与难题,比如:单体数据中心建设成本高、服务辐射范围有限;算力供给体量和质量滞后,难以匹配千行百业对算力的多元化需求;各区域算力相关产业发展不均衡、跨区域协同性差;算力传输与使用效率低、能耗高,无法达到“双碳”目标的要求……
2023年发布《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重点强调:“系统优化算力基础设施布局,促进东西部算力高效互补和协同联动,引导通用数据中心、超算中心、智能计算中心、边缘数据中心等合理梯次布局。”想要实现顶层战略所要求的互补、联动和梯次布局,离不开算力调度。
以此次东方超算发布的全国一体化超级算力调度平台为样本,其核心功能就是通过聚合、升级和高效利用全国范围内各区域数据中心的巨量算力,结合行业场景需求调优,最终实现算力供需双方之间的更好匹配,既符合“东数西算”和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的国家战略要求,促进东部数字经济产业链向西部延伸拓展,又能够通过降本增效,帮助生态伙伴(区域数据中心)完成闲置资源的盘活增收,同时为千行百业的目标客户提供高性能、低能耗、绿色、普惠的算力基础设施,实现产业多赢。
换道超车:双轮驱动,万亿可期
市场之所以对东方材料赋予超乎寻常的关注度,并不仅仅因为其全资子公司东方超算作为“吃螃蟹者”,在国内率先遵循政策倡导、依托强源优势打响了算力调度的第一枪,更是看重算力调度这条新兴细分赛道背后的广阔增长空间。
而要想全面认知算力调度行业的想象空间,首先还要从算力的战略角色说起。众所周知,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全球公认的下一次科技革命的核心引擎,而算力与算法、数据并称为人工智能的“三驾马车”,目前中国因超大场景体量而在数据层面颇具优势,但在算法应用方面却落后于美西方国家,因此算力几乎成为决定大国竞争走向的关键。
美国一直企图通过限制相关技术和高端芯片的出口,来制约中国算力(尤其是智能算力)的发展,我国既需要绕开外部的限制,又最好能够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那么基于算力调度,开展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协同技术、并行计算,用多体数据中心的堆叠来消解单体数据中心的不足,正是最适合自身国情的破局之路。这是战略层面“换道超车”的必然,更是算力调度赛道长远发展的永动源。
从宏观驱动回到微观驱动,算力对经济社会的直接带动作用也不容小觑。“算力就是生产力,有算力就会有GDP”成为各界共识。据中国信通院测算,算力行业每投入1元,就会通过传导效应产生3-4元GDP。工信部权威数据更显示, 2022年我国算力核心产业规模达到1.8万亿元,近五年平均增速超过30%。
就目前东方超算发布的平台产品和全国一体化超算集群看,这家来头不小的科创公司,匹配政策向导、拥抱万亿市场的序幕才刚刚开始。其官网显示,未来东方超算或将进一步推出交通、钢铁、气象和通用行业等解决方案,加速人工智能和算力在特定丰富场景的深度应用,推动行业客户算力资源的精准配置和按需获取,加速科技成果的创新转化。
这种敢为天下先的战略选择,不仅将助力东方超算自身在万亿蓝海市场中分得增长的一杯羹,更将深刻影响算力行业的发展进程,激发各地区的创新活力和合作意愿,形成良好的数字经济生态系统。未来可期,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