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废弃Z >> 正文

喜迎二十大 | “智”惠与民:数据业务丰富民生需求

2022年10月14日 06:52  CCTIME飞象网  作 者:易欢

飞象网讯(易欢)“民者,国之根也”。中国作为人口大国有着丰富的民生需求,数据业务的全面普及和崛起,深刻影响了我们的生活,也为更全面细致的民生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向。在数据应用日益广阔的过程中,人们的需求被进一步挖掘,信息通信业已成为实体经济与消费者之间的新纽带,带动快递、物流等相关行业共同发展,通过新兴技术以更加智慧智能的方式满足民生需求,提升民生温度。

数据要素与实体经济融合

推进模式与业态创新

十年前,手机刚刚取代电脑成为互联网接入的主要终端,整体电信业务仍以通话为主,主流人群对手机的网络功能使用主要集中于即时通讯、网页浏览、网购等基础需求。彼时,中国移动的语音业务收入为3680.3亿元,占业务总营收的比例为65.7%,同期数据业务收入仅为1663.5亿元,不及语音业务的一半,占总营收的比例也仅为29.7%。

而到了2021年,中国移动的语音业务已逐步转型,年度业务收入仅为762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下降至9.0%,而数据业务则细分为短彩信业务、无线上网业务、有线宽带业务收入、应用及信息服务收入等,占总营收的比例增至79.6%。此时,中国手机上网的网民占总体网民的比例已超过99%,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流量增长130多倍,信息通信行业对人民生活的覆盖和应用也已渗透至方方面面。

流量的激增背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5G、千兆光网作为经济社会信息流动的主动脉,也体现了社会的变革,社会各行业对于数据、流量的需求和重视程度越来越高,AI+视频广泛应用于城市管理、工厂生产和数字乡村等方面。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曾剑秋曾公开表示,回望多年前,电信运营商与OTT的同质竞争,体现了对传统业务替代的忧虑,但未来,社会需求及数字产品服务的多样化,这种变革将给电信运营商转型发展带来机会。

与此同时,在数据应用日益广阔的过程中,人们的需求被进一步挖掘,信息通信业已成为实体经济与消费者之间的新纽带,带动快递物流等相关行业共同发展。如今,快递、外卖已深入渗透销售环节,推动快递员、外卖小哥成为新兴职业,其背后是十年间,中国快递数量从57亿件增长至1083亿件,增长约18倍的变迁。通过数据要素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推进模式与业态的创新,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也因此成为中国信息通信行业发展的重要亮点,甚至已成为中国对外宣传的重要名片。

“连接”已成为一种社会级服务

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

随着多年发展,“连接”已成为一种社会级服务,实现了任何人可随时随地接入高速网络;为充分发挥信息的关键驱动作用,亟需推动算力、能力成为新的社会级服务,加速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民生的深度融合,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变革。

在网络能力方面,2022年8月底,国内建成了近200万5G基站,全球规模占比超过70%;数据能力方面,截至2021年底,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520万标准机架,在用数据中心服务器规模1900万台,存储容量达到800EB;算力总规模超过140 EFlops。

“十四五”时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生服务的需求和场景日益复杂化、碎片化,通过服务数据存储、资源整合、决策支持,可以全方位、多维度感知和呈现民生服务需求,有力促进基层治理精准化和民生服务智慧化。 “处处可联网、事事可计算”的智慧服务可精准分析民众的习惯,并从智慧技术汇聚的海量数据中,挖掘、处理和分析当地民生的有效需求,实现“百姓随需点单,政府自动出菜”的智慧服务。

不仅如此,随着深度学习、语音识别、虚拟个人助理和智能机器人的相继出现,推荐算法引擎已经在商业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民生服务决策提高了可行性、降低了风险。民生服务涉及领域广,传统的公共服务条块分割容易导致纵横向协调沟通不畅,出现信息碎片、信息孤岛,而智慧技术能促进各领域业务流程精简化、科学化,在数据整合、平台整合和业务融合的基础上,实现民生服务资源的高效整合与共享。

总而言之,随着信息通信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5G技术以及数据应用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无异优化了社会保障服务形式,真正做到了“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走路”。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类生活提供了无限的发展空间和便捷性。网上购物、外卖点餐、视频直播的广泛在带动各行各业发展的同时也实现了人民足不出户体验世界感受生活的美好愿景。

编 辑:章芳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张云明:大部分国家新划分了中频段6G频谱资源
精彩专题
专题丨“汛”速出动 共筑信息保障堤坝
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