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要求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
消息出来,很多人不以为然。限制青少年打游戏,呼声已经存在很多年,也陆续有各种措施出台,效果如何则一言难尽。
02 我们这一代人是中国最早接触游戏机的,八九十年代日本的任天堂插卡游戏机在中国风行起来。大街小巷的游戏厅里,总是在放学后的短暂时间里人满为患。
不得不承认,就如同在更小的年龄里,每个孩子都对动画片天然地亲近一样,再大一些则对电子游戏有着类似的天然亲近感。
几乎无需任何人教授,孩子们仅仅凭借直觉就能看懂动画片,站在旁边看一小会儿,就会直接上手打游戏。那个屏幕上受自己指挥的人物的一言一行,简直太令人紧张和激动了。打上半个小时,满脑子都是游戏场景中有趣的一幕幕情节,就连做梦都是它们。
不得不承认,电子游戏对每个孩子来说,都带来了难以形容的美好记忆。
▲ 图片来源于网络
虽然后来出现了街机,看上去容易让人想到香港电影中的古惑仔,似乎孩子们在那儿很容易染上不良的习气。家教严格的家庭很在意自己的孩子沉迷于街头的游戏房,因为逃课的孩子,社会青年,以及自由就业的各类人,不是聚集在录像厅,就是扎堆于游戏室。在烟雾缭绕,脏话连篇的环境中,相互影响在所难免。
可见那时候家长还不是太担心孩子沉迷于游戏,在乎的是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真正沉迷于游戏的孩子数量稀少,只要家长控制他兜里的零花钱,即可轻易断瘾。
03 但是,在一部分人被允许富起来以后,在他们还来不及带动后来的人共同富裕的这个社会时期,主要是家用电脑普及之后,网络游戏如雨后春笋般疯长起来,所到之处所向披靡,把七十年代以后出生的一部分人,以及八十年代以后出生的相当一部分人都收入囊中。
你可以说你不天天打,你可以说你不是每种都打,但你不能说你从不打——这是很稀有的个体现象。
在平板手机普及到每个人家以后,这个事物从科技角度冲击最大的还是孩子,成人惊奇地发现,自己需要学习摸索很长时间才能搞明白的触屏方式,在任何孩子那儿都是手到擒来。
▲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样一来,平板成了如今孩子的必备装备,就如我们小时候每个人都有铅笔盒一样平常。触屏游戏更如一场又一场的锅泼大雨哗啦啦地下起来。各种游戏层出不穷,游戏空间无限增大,乐趣无穷,时间根本不够用。
通宵达旦,废寝忘食地打游戏,仍然不足以取得傲人的成绩,在虚拟的世界里沉浮,感受莫名的荣辱,真叫人无语凝噎,叹息连连。新时期的家长对捧着手机和平板心无旁骛,专心打游戏的孩子,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急在嘴上,叫天不应,叫地没门。
04 现在好了。政府终于出手了!就此事我来亮三点:
左一点:这应该是史上最严的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规定了,必须支持! 这个规定,够网络游戏企业喝一壶了。我个人感觉是,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这个规定的松紧度,应该在实施后,做一段时期的考察,如果太多了,就继续缩短,如果相反,则可以适当放宽。
凡事都需要平衡,所谓过犹不及,寻找一个中间点是很重要的。
右一点:这个规定利好谁呢?掐指一算,利好短视频。 因为玩游戏和刷短视频和当代未成年人的两大爱好,非此即彼嘛。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坐过地铁的人都知道,低头族捧着手机干的事儿无非就两样,一是打游戏,看起来比较激动,也很累;一是刷短视频,这个相对温和,常引起会心一笑。当然,也有追求进步的有为青年,在地铁里捧着手机阅读电子书——社会还是有希望的。
那么短视频,是不是应该追求知识含量、价值取向和更好的内容呢?不要总是搞一些低级趣味的东西嘛!
下一点:看到这个规定后,我下意识的第一反应就是,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短视频的规定啥时候出台啊?我家孩子刷短视频比玩游戏的时间多多了…… 但是反过来,如果政府规定这,规定那,会不会把社会搞得死气沉沉,结果到了物极必反的地步,孩子都不知道该干啥了,傻乎乎地就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