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云计算 >> 正文

加速城市智慧化进程,华为云AI给出答卷

2021年7月8日 15:47  CCTIME飞象网  

7月8日,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正式在上海开启。作为本次大会的活动之一,以“以技术智变,创城市质变”为主题的新型智慧城市高峰论坛也成功举行。会上,华为重磅发布了《华为云AI 赋能智慧城市白皮书》,基于 AI 技术的城市治理创新变革,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新思路、新路径。

为什么是上海?关于这个问题,一个奖项可以给出答案。2020年11月,在全球智慧城市大会上,上海荣膺世界智慧城市大奖,这也是全球智慧城市大会举办10届以来,中国城市首次获得该奖项。作为世界智慧城市优秀标杆,上海的智慧城市秘诀是什么?

华为云建设智慧城市新蓝图

回顾上海智慧城市建设的历程,或许我们可以从中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从全球首个以5G为主题的创新中心——华为上海5G创新中心的建设,到“一网统管”的落地,再到城市数字治理最小管理单元试点的发布,我们不难发现,华为云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今年端午假期,上海南京路步行街游人如织。南京东路河南中路路口,一幢现代主义风格的历史建筑里,一位游客被窗外繁华景象吸引,打开窗户将手机探出窗外拍照——这个看似平常的举动,却给节假日街上的人群带来高空坠物隐患。安装在窗户上的传感器第一时间监测到开窗行为,店内保安佩戴的智能手环立即接到系统自动报警,马上赶往现场处置,系统随后显示窗户关闭。

如此迅速的反应,背后是一整套的数字系统。在此案例中,黄浦区城运中心与华为联手,选取南京路上的历史建筑——南京大楼作为城市数字治理最小管理单元进行试点,基于城市智能体参考架构,融合华为云、大数据、AI、边缘计算、5G等多种技术,联合多家生态伙伴,共同打造了一个城市智能体数字孪生创新场景,实时监测大楼的生命体征。城有千万楼,楼是最小城,以此为起点,上海开展城市数字治理最小管理单元的试点。

这只是华为云助力上海打造智慧城市的一个缩影。在上海徐汇区,华为云与区城运中心共同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徐汇“12345”智能感知系统,从时间、空间 和人群三个维度,动态分析热点话题的关联。通过将热点话题历史处置情况提炼成关键模型,构建智能感知发现、 数据分析研判、人机协同处置的闭环全流程,提前预判热点问题趋势及风险态势,为“高效处置一件事”提供决策支撑。

如今,智慧城市的建设如火如荼,中国已成为智慧城市试点数量最多的国家,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而在城市智慧化进程正在加速迁越升级的今天,华为也在将自身的技术能力注入到更多城市的智慧化进程中。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长郭仁忠评价:华为提出并积极践行城市智能体理念,以云为基础,以数据为要素,以 AI 为核心,融合联接、计算、云、AI 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数据驱动、具有深度学习能力的城市级一体化智能协同体系,让城市发展可持续、善创新、有温度。基于这一理念及其技术能力,华为在政务、交通、能源、金融、医疗、资源等涉及城市治理、城市民生和城市经济的诸多领域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并形成了大量成功案例。

在苏州,华为云建设了内涝水尺智能识别系统,对城市易涝点和重要场所进行视频监控,在降雨时对视野中内涝水尺的水对积水情况进行智能识别,不用新建摄像头只需增加AI计算能力即可实现城市积水的泛在监控。一方面实现 7*24 小时全天候监控,对城市的内涝态势进行准确评价,进而为建立数据驱动的内涝预测模型积累数据提高城市内涝的预判性;另一方面把内涝监测和红绿灯调控、泵站调度等进行联动,在已经或即将出现严重积水的桥洞或道路实现红绿灯常红,并及时调度泵站等各类资源进行排涝,从而实现城市内涝管理的现代化与智能化。

浓缩中国近代回忆,今日上海正以“全球智慧城市新icon”的新面孔示人。当昨日“魔都”的超现实照进现实,今天我们看到的是一座真正“惠民、兴业、善政”的城市所迸发的智慧新“魔力”。站在数字时代大门前,华为云正在用科技助力上海乃至全国打造智慧城市的经典样本。

盘古大模型搭建“云梯” 赋智千行百业

智慧城市不仅要让人充满想象,更要具有可持续进化的能力。从“基础设施建设”到“智能应用探索”再到“技术交融带动产业协同”,AI正成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通过AI技术为智慧城市赋能,是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顺应城市发展趋势,探索城市创新治理手段的重要举措和可行道路。

今年4月,华为云发布了一款在AI产业界非常震撼的产品——华为云盘古大模型。以盘古大模型为基础,结合行业小数据微调,能够实现工业化AI开发。针对不同领域,目前已经开发了NLP大模型、CV大模型、多模态大模型、科学计算大模型,保证AI在千行百业的批量化落地应用。

在无人机智能巡检AI模型开发上,华为云盘古CV大模型相对于传统开发模式,展现了其强大的优势。在数据标注方面,盘古CV大模型利用海量无标注电力数据进行预训练,并结合少量标注样本微调的高效开发模式,独创性地提出了针对电力行业的预训练模型,使得样本筛选效率提升约30倍,筛选质量提升约5倍,以永川每天采集5万张高清图片为例,可节省人工标注时间170人天。在模型通用性方面,结合盘古搭载的自动数据增广以及类别自适应损失函数优化策略,可以做到一个模型适配上百种缺陷,替代原有20多个小模型,极大地减少了模型维护成本,平均精度提升18.4%,模型开发成本降低90%。

在银行业务的评估监控场景中,通过应用华为云盘古大模型可以实现一个AI模型在众多场景通用、泛化和规模化复制。一个大模型就可以完成监管仓库中收货、入库、在库、出库各个环节的视觉检测和异常行为的识别,确保货物“不调包”,一个大模型实现了对15个小模型的收编,而且识别精度相较小模型提升超过20%。

在空气质量检测上,华为云EI团队深挖IAQ的储备技术,通过大数据和AI算法,实现空气质量的预测,从而精确界定新风开关的时间点。在空气质量预测项目中,利用华为云盘古大模型高效融合和联合优化的优势,提升了预测精度和效率,并在智能控制和空气洁净度指标的预测种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华为云发布的盘古系列超大规模预训练模型,包括30亿参数的全球最大视觉(CV)预训练模型,以及与循环智能、鹏城实验室联合开发的千亿参数、40TB训练数据的全球最大中文语言(NLP)预训练模型。后续,华为云还将陆续发布多模态、科学计算等超大预训练模型。目前,盘古CV大模型已经在医学影像、金融、工业质检等100余项实际任务中得到了验证,不仅大幅提升了业务测试精度,还能平均节约90%以上的研发成本。同时,还获得了ImageNet分类领跑、ImageNet小模型分类领跑等十余个业界挑战赛冠军。

未来,华为云盘古大模型将持续通过技术创新,加速人才汇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推进城市智慧化进程。

编 辑:王鹏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张云明:大部分国家新划分了中频段6G频谱资源
精彩专题
专题丨“汛”速出动 共筑信息保障堤坝
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