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移动互联网旧 >> 正文

贝因美结构性经营改善显现,经营性利润大增

2021年7月31日 09:10  CCTIME飞象网  

7月30日晚,贝因美(002570.SZ)披露2021年半年度报告。公告显示,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贝因美净利润同比增长430.32%,业绩反转信号明显。此外,公司上半年经营性净现金流为3,633万元,同比增长108.67%。

业内人士表示,2021年上半年受各种因素影响,婴儿出生率持续下降,奶粉市场容量滞缓。在此背景下,贝因美扣非利润实现显著增长,表明公司实施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已初见成效,未来随着贝因美进一步降本增效、狠抓业务,积极推进新零售、立足主业构建母婴生态圈等策略,公司主营业务有望持续健康向好,并搭上“三孩”政策快车,实现弯道超车,重回第一梯队。

一系列改革措施初见成效 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430.32%

近年来,我国2015年全面二胎政策影响逐渐退却,新生儿出现回落。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2020全年出生人口1200万人,人口出生率为8.50‰,出生人口连续三年滑落。婴儿出生率持续下降使得奶粉市场容量滞缓,相关婴童企业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影响。

在此背景下,贝因美2021年上半年扣非利润实现正向发展,这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公司管理层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随着贝因美创始人谢宏亲临一线担任总经理,新的管理团队重组上任后,公司内外部面貌持续改善,经营成效逐步显现。

具体来看,自新管理层上任以来,贝因美脚踏实地,已采取一系列降本提效的措施来改善总体经营绩效。措施主要包括:一、严格按费率控制各项费用投入,确保实现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二、调整薪酬结构,降低固定付现的薪酬比例,增大中长期激励的部分比例;三、强化一线业务人员的优胜劣汰机制,加大绩效优胜者奖励,同时高度关联全员奖金与业绩达成,提高人效;四、梳理优化渠道合作客户,提高客户合作效能,开拓新零售模式及其他合作模式的增量业务;五、加强渠道管控,维护价值链稳定,提升渠道合作信心。

同时,贝因美新管理层积极革新,狠抓业务,藉以提升公司发展质量。例如,新零售布局方面,公司积极推进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充分发挥数智化、云端化,将前后台数据完全打通融合,极大提高整个价值链的运行效率和效益。据悉,新消费趋势下,该数智化新零售模式是消费者、品牌方与贝因美三方共赢的生意模式。此次贝因美上半年经营性利润增长,一定程度上佐证了公司战略布局契合公司发展路径,并带来结构性经营改善,助力主营业务向好发展。

三胎政策下婴童市场回暖 贝因美未来可期

除了内生原因驱动贝因美长期业绩增长可期外,政策面的利好也将助推贝因美迎新一轮发展机遇。

2021年,相关生育利好消息频出,鼓励生育政策一直在渐进式推进并实现落地。从4月14日,央行发布工作论文《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指出应全面放开和鼓励生育,到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7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三胎支持配套政策《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政策逐步开闸,从“能生”向“愿生、敢生”过渡,意在通过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减少群众生育的后顾之忧。

为了响应政策,7月28日,四川攀枝花政府宣布给“二孩”“三孩”家庭发放每月500元的补助,发至孩子满3岁,此举开了全国先河,是一个开始,也是一个信号,表明了地方政府鼓励“二孩”“三孩”的硬核措施正在拉开序幕。

母婴行业专家表示,放开生育,这不仅事关母婴行业领域的未来,更是中国人口政策近40年来大变局的重磅信号。这些三胎政策的出台让我国正式迎来了“三胎时代”,预计未来几年三胎出生人数将逐渐增长,贝因美所在的婴童消费市场有望成为母婴行业蓝海。

值得一提的是,始终坚持“育儿专家,亲子顾问”为品牌定位的贝因美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提出了“你愿意生、我帮你养”。根据贝因美三胎育养支持计划,为了帮助三胎家庭缓解带娃压力、教育压力、经济压力,三胎会员家庭只要提供围保卡/出生证即可加入众望俱乐部,优享贝因美专属英雄妈妈福利,帮助妈妈减轻养娃焦虑。

整体而言,新管理层上任释放管理红利加之三胎政策基本面利好,贝因美底部反转态势将得到明显巩固与强化,叠加母婴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贝因美有望获取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市场份额。而从资本市场来看,生育政策或将助推资金加速流向母婴相关产业,贝因美所属的母婴板块估值有望进一步提升,由此重塑贝因美估值,实现弯道超车。

编 辑:T01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张云明:大部分国家新划分了中频段6G频谱资源
精彩专题
专题丨“汛”速出动 共筑信息保障堤坝
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