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头条固定一 >> 正文

驶入“无人区”,双千兆如何抓住未来三年的窗口期?

2021年3月31日 02:50  CCTIME飞象网  作 者:马秋月

飞象网讯(马秋月/文)目前我国5G网络和千兆光网发展迅速。

数据显示:当下我国所有城市均已建成“光网城市”,光纤宽带接入端口占比达93%,光纤带宽用户渗透率达到93.9%,处于全球先进水平。不仅如此,截至2020年底,我国已有29个省的70家省级电信运营商推出了千兆带宽商业套餐,千兆用户达到643万户。

日前,工信部印发《“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提出用三年时间,基本建成全面覆盖城市地区和有条件乡镇的“双千兆”网络基础设施,实现固定和移动网络普遍具备“千兆到户”能力。千兆光网和5G用户加快发展,用户体验持续提升。增强现实/虚拟现实(AR/VR)、超高清视频等高带宽应用进一步融入生产生活,典型行业千兆应用模式形成示范。千兆光网和5G的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竞争力保持国际先进水平,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双千兆”网络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具体来说:到2021年底,千兆光纤网络具备覆盖2亿户家庭的能力,万兆无源光网络(10G-PON)及以上端口规模超过500万个,千兆宽带用户突破1000万户。5G网络基本实现县级以上区域、部分重点乡镇覆盖,新增5G基站超过60万个。建成20个以上千兆城市。

到2023年底,千兆光纤网络具备覆盖4亿户家庭的能力,10G-PON及以上端口规模超过1000万个,千兆宽带用户突破3000万户。5G网络基本实现乡镇级以上区域和重点行政村覆盖。实现“双百”目标:建成100个千兆城市,打造100个千兆行业虚拟专网标杆工程。

也就是说双千兆进入了三年的“窗口期”。

行业融合应用培育是关键

加快双千兆网络建设升级和培育壮大双千兆的融合应用是很关键的。

前工信部新闻发言人、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曾表示:“要鼓励社会各界探索和拓展5G和千兆网络,在AR、VR超高清视频、直播电商、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等消费领域的应用空间,持续扩大升级新型信息消费;推动5G和千兆光纤网在制造、电力、交通、金融等生产领域的创新应用,形成一批具有创新型、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为赋能智能制造等千行百业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支撑。”

“应用创新上应该深度挖掘垂直领域需求,鼓励与工业、交通、医疗、能源、教育等各个行业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协同创新,尽快推动形成新业态、新模式;生态融合上要不断丰富应用场景,构建广泛的业务生态,寻找融合的双千兆网络解决方案;产业孵化上要以5G和F5G应用创新为着力点,推动双千兆成为‘刚需’。”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执行院长张杰说。

为此,《行动计划》提出了“行业融合赋能行动”,积极探索“双千兆”协同应用创新:一是创新开展千兆行业虚拟专网建设部署。鼓励基础电信企业结合行业需求,在工业、交通等典型行业开展千兆虚拟专网建设。通过网络架构创新、运营模式创新,服务行业发展。二是推进“双千兆”网络应用创新。聚焦信息消费新需求,聚焦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聚焦民生关切,加快“双千兆”网络在消费、工业、教育、医疗等领域的融合创新。三是积极采用“IPv6+”等新技术提供确定性服务能力。鼓励基础电信企业积极布局和实践IPv6+等新技术,具备为行业企业提供端到端网络性能保障的能力。

走在无人区的双千兆面临全新的挑战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表示:“千兆光网和5G创新业务应用是全球性难题,尤其是对于已走在无人区的中国而言,已无成熟的模式和经验可以借鉴,是全新的探索和挑战。”

据王志勤介绍,双千兆在技术支撑、产业支撑、商业模式创新和政策环境方面都面临全新的挑战。“千兆光网行业应用的技术方案仍在探索,5G端到端切片等技术方案仍需完善;高端芯片、材料制造平台和仪表等领域严重依赖进口,竞争力不足,5G模组目前价格较高、10G PON网络设备和终端复杂度均比GPON高;“双千兆”应用核心价值仍在挖掘和探索、目前业务应用需求驱动不足、商业模式不清晰;跨行业融合应用标准缺乏、创新模式下(例如虚拟专网)各主体对网元的所有权、使用权、数据的管理权等尚未明晰,监管政策有待确定。”

另外,在“双千兆”大带宽需求背景下,如何实现当前网络形态平滑演进到未来构架,解决局端和终端设备解耦,实现网络的智能化控制和端到端业务的快速部署是必须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而且双千兆时代操作系统还面临网络、终端、用户、开发者 等关键领域的全方位变革,因此要深耕操作系统,支撑“双千兆”应用。

如何解决?

《行动计划》提出了“产业链强链补链行动”:一是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和标准研制。加大在超高速光纤传输、下一代光网络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方面的研发投入,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形成我国技术核心竞争力。二是加速推进终端成熟,激发信息消费潜力。加速推进5G手机、各类5G终端成熟,减低终端成本,提升终端性能。推动支持高速无线局域网技术的家庭网关、企业网关、无线路由器等设备研发。三是加快产业短板突破,持续提升产业能力。芯片和模块是关键基础,也是我国产业发展的短板。加强5G芯片、高速PON芯片、高速光模块的技术攻关,提升制造能力和工艺水平,推动我国信息通信产业自立自强。

编 辑:值班记者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张云明:大部分国家新划分了中频段6G频谱资源
精彩专题
专题丨“汛”速出动 共筑信息保障堤坝
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