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象网讯(魏德龄/文)当To B市场不断强调解耦合,软件定义、开源等概念反复被强调的时候,To C端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消费电子市场,却越来越耦合,每个厂商都希望构建起自己的生态乐园,不同品牌乐园中的篱笆尽管或高或矮,但尽量砌高仿佛成了一个目标。然而,对于用户而言,消费电子的解耦合需求已经频现。
生态围墙越砌越高
对于正围绕在智能手机周围,越发影响产品整体体验的智能硬件而言,随着厂商对于其体验性的增强,也大大牺牲了该产品在其它平台的兼容性。真无线耳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无论是空间音频、360度音频等都被局限在了自家的硬件及内容平台中。但是,一旦跨平台,甚至是跨品牌使用,可能连硬件产品的电量查询、一些快捷键操作,都无法实现。
硬件的围墙如此,软件的围墙更是如此。游戏的存档进度,成为了玩家选择留在某一应用分发平台的唯一理由。如果是基于苹果iOS平台的话,也成为了用户留在苹果生态下的重要理由。但在Android平台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玩家的一些存档同样可能被限制在了厂商出厂预装的第三方应用分发平台下,这一平台也很可能是厂商的自有平台。对于不少游戏而言,跨平台的存档迁移成为了一件麻烦事。也让不少玩家为了存档,选择留在固有平台。
从中不难发现,用户在跨平台间的不便捷,却带来了厂商们所期待的黏性,以及可能的持续性增值消费,这在用户换机周期近年不断上涨的情况下,成为了实现业务增长的新机遇。于是,大量的厂商都开始希望于自身的硬件产品、内容服务(如果有的话),实现更大的耦合。甚至,在用户购买手机时,已经开始提供捆绑购买智能硬件、相关增值服务的优惠。
然而,被困在伊甸园的用户也渐渐的发现,他们偶尔也需要走出来透透气。
周边配件解耦合
例如,苹果自iPhone 12系列开始,在手机中加入了MagSafe功能,尽管无限充电的功能,由于自身发热量过大问题,让充电效率略显鸡肋。但却进一步拓展了配件生态。消费者可以利用手机自带的磁性吸力,来吸附在配套的车载支架、无线充电宝、手机散热器等配件上。但问题则在于,这些配件由于需要苹果MagSafe的支援,其适用性却明显变窄,以车载支架为例,以往一个支架,全家的手机都能使用,但现在可能只有一个人能够用,并且如果使用手机壳的话,还需要是支援MagSafe的手机壳。
第三方MagSafe磁吸贴则应运而生,甚至如某品牌的手机散热器中还附赠了这样的磁贴,让非iPhone12及iPhone13系列的机型,也能使用这些MagSafe功能的配件。另一方面,也扩展了这些第三方配件的销售范围。尤其是手机散热器,对于当下的Android机型来说更加是刚需,对iOS机型来说,则能帮助其在5G网络连接时不至于因过热而影响性能表现。车载支架也能方便更多家庭成员来使用该功能。同时,也扩展了iPhone12及iPhone13系列对于手机壳的选择范围。
无独有偶,对于真无线耳机而言,一些第三方开发者则会针对像苹果AirPods这样的高销量耳机,开发第三方的应用程序,尽管AirPods本身可以连接Android手机进行使用,但通过该程序可以实现连接动画、电量显示等功能,甚至可以通过内购开启更多功能,来实现接近于AirPods配合iOS平台时使用的效果。
App生态解耦合
目前无论是苹果生态,还是Android平台下的不少厂商,都能够实现跨设备间的文件快传及分享功能,但问题在于这种便利性同样局限于生态围墙之内。
同样,目前有的App已经看到了其中的机遇所在,通过借助浏览器插件,实现Android与Mac间的联动,或者是iOS与Android间的跨平台文件传输。用户同样可以通过付费来拓展功能。
此外,由于不同生态平台目前基本上均为向用户提供云服务,这些云服务也就存在着调用接口的可能,当用户的使用处于生态圈之外的时候,同样可以找到利用这些接口来开发的同步云端资料的App。
当然,如果是在PC、Mac这样的设备上时,用户还可以通过浏览器来跨平台使用生态之外的服务,例如可以借助浏览器来实现云文档的编辑,或是享受订阅的串流视频业务。
对于玩家们关注的游戏存档问题,已经开始有大量游戏公司开始为玩家提供跨平台的存档迁移支持,甚至不少游戏开始支持跨平台的存档同步。随着云游戏概念的出现,存档、跨平台问题,也能得到新的解决途径。
然而,尽管这样的用户需求愈演愈烈,一些配件商、开发者也在其中看到了商机,但这样的解耦合体验还只能用“凑合”来形容。而厂商们的生态围墙依旧没有任何拆除的迹象,要想真的不凑合,或许还得从根上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