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移动互联网旧 >> 正文

诸葛亮诫子书 这六位书法家书写的很有韵味

2020年5月26日 16:39  CCTIME飞象网  

《诫子书》是诸葛亮写给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更是充满智慧的家训,一封家书,要想体会其中饱含的智慧和深情,首先要读懂字面的意思。

《诫子书》

作者: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中书协会员万富永新品诗词《诫子书》作品来源:易从网

译文:

君子的品德,靠静来修身,靠俭来养德,不抛开功名利禄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不做到安静就不能高瞻远瞩。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能来源于学习,不学习无法扩展才能,没有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有甩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和时光一同逝去了,意志和时间一同消失了,象枯枝败叶一样凋落,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晚年守着破房子痛惜过去,还怎能来得及呢?

观山八尺横幅诗词书法《诫子书》作品来源:易从网

细读《诫子书》,会发现诸葛亮此封家书有一个核心,就是“静”。他在文章开篇即点明:“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一个“静”字道出其劝诫之意,修身之道。文章围绕“静”,论述了修身的几种境界和方法,是家书中的经典之作。

文章很短,但是读来却不简单,其根源在于文中出现了很多能够“遮蔽”视野和思维的概念。因而,理清“静”与这几个概念的关系就成为理解文章的关键。

客厅/书房字画 李传波六尺横幅书法《诫子书》作品来源:易从网

1.“静”与“俭”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修身即养德。“静”指心无杂念,精力集中,安静投入;“俭”为俭省,言行之约,欲望之减都属其范畴,正对应下文“淡泊”一词。“淡泊”即内心恬淡,不慕名利,而寡欲则心自静。由此可知,二者关系可解为一里一表,“俭”为达到静的一种手段,一种途径,而其实质还是静。此种境界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以“采菊”之淡泊之态可享“悠然”之乐,宁静之美。

国家一级书法师李文志书法《诫子书》作品来源:易从网

2.“静”与“远”

“非宁静无以致远”,此为“静”与“远”的关系。心静则空,空则易明,与前句“非淡泊无以明志”结合起来看,“明志”与“致远”就是宁静可以实现的目标和到达的境界。有“志”而“远”,非静无以达。这句表明一个人可以通过修养一颗宁静之心树立志向、到达远方。

孔德文楷书书法《诫子书》作品来源:易从网

3.“静”与“学”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学习自当静心,学后方可广才。学习亦当明志,明志方可成学。此中“广才”与“成学”仍为互文,所言之意相同。如此,可以梳理出两条线,一条是淡泊(即静的表象)可以明志,明志则可成学。另一条是静心可以学习,学习可以广才。两者指向相同,可谓殊途同归也。

诸葛亮经典诗词 孙文化书法《诫子书》作品来源:易从网

家书之中亲情浓,诫子之意古今通。诸葛亮的一封家书,让我们看到他的人生智慧与家庭教育的思想,理之所明,情之所动。

这是一封写给儿子的家书,作为父亲的深切期望在其中自然流淌。文中有劝诫之理,亦有殷殷之情。结尾处的感叹句作为总结,让父亲的拳拳爱子之心表露无遗。爱之深,忧之切,语气便随之加重,忧心之情,期望之切,强调之味尽在其中。读之令人倍感语重心长。

喜讯:在【易从网】不仅可直接选购名人书法字画,还支持定制,您只需要提供您要的内容和尺寸,易从网就可以轻松、快捷的为您定制名人书法作品。而且在易从网选购名人书法字画,支持货到付款、支持七天无理由退换,让您的满意才是我们的最大追求。

编 辑:T01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张云明:大部分国家新划分了中频段6G频谱资源
精彩专题
专题丨“汛”速出动 共筑信息保障堤坝
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