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移动互联网旧 >> 正文

阿里巴巴在AI+企业服务市场再下注,投资探迹科技布局AI销售领域

2018年8月29日 16:50  CCTIME飞象网  

  8月28日讯,国内领先的AI销售服务提供商探迹科技宣布获得来自阿里巴巴、启明创投联合投资的4000万元A轮融资。在此前,探迹科技曾获得由九合创投、英诺基金、臻云创投、宏利创投联合投资的天使轮和Pre-A轮千万级融资。

  当企业服务被推上了风口,阿里巴巴是如何布局的?

  资本的力量是促使企业服务成为风口的助力因素之一。根据艾瑞咨询提供数据显示,企业服务在7月的投资事件达数百件,相比上月上涨21%,占全月投资事件总数的17.21%。而这两年,阿里巴巴在企业服务的投资十分频繁。单2017年阿里巴巴共计出手投资70余次,其中企业服务领域的项目约有24个。

  从AI芯片公司寒武纪,到主打AI视觉的商汤科技和旷视科技,再到本次的AI销售服务提供商探迹科技,可以看出,从行业布局来看,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领域是阿里巴巴在企服行业主要关注的方向。

  好的传统立足了阿里巴巴在企业服务市场的布局优势,基于已有资源做生态布局是阿里在企业服务领域的突破口,从智能移动办公领域的发力,再到云计算服务商与各产业的全面合作中可以看出阿里在企业服务领域布局的决心。探迹科技所切入的是企业服务领域是对于企业的智能销售需求,这一市场也正是互联网企业的盲区,更是腾讯阿里这样的大公司所无法关注到的角落,这也是为什么阿里巴巴在AI+企业服务市场再下注,投资探迹科技布局AI销售领域的重要因素之一。

  阿里投资AI+企业服务的共性:AI技术驱动,强调场景应用

1.jpg

  图:左为探迹CTO陈开冉,右为CEO黎展

  阿里巴巴投资的这些企业服务公司总是可以看到一些共性的,那就是典型的AI技术驱动,创业团队的成员也大多是技术出身,具有浓厚的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服务背景。以探迹科技为例,该公司的AI人才是投资方看重的一个关键价值点。两位创始人黎展和陈开冉都是技术出身,公司100多人的团队里,研发人员就占了70%,研发团队在机器学习、NLP、大规模分布式爬虫等领域积累了众多的核心技术,并取得了很多突破性的技术,有十多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

  另外一点,强调场景应用。在对AI初创公司的投资上,阿里巴巴多次强调AI技术与商业场景的深度结合。针对企业销售人力成本大、销售效率低等问题,探迹科技将AI深度融入到从线索挖掘、商机触达、客户管理到成单分析的销售全流程中,打造完整的智能销售闭环,帮助企业能够实现客户的全生命周期智能销售管理。探迹科技自2016年开始陆续推出企业知识图谱、销售预测模型,2017又推出了SaaS级的探迹线索平台、市场分析模型,并在今年推出探迹AI电话机器人等新产品。通过两年的不懈努力和深入探索,探迹科技已经帮助了一千多家中国企业实现业绩突破,同时实现了自身的高速发展。

2.jpg

  图:探迹全流程销售预测模型

  强强联手,引领智能销售未来

  在美国,以EverString、Mintigo、Infer为代表的提供潜在客户预测服务的公司已形成了成熟市场,为包括IBM、微软、VMWare等大型To B企业提供销售预测分析服务。而我国的智能销售预测技术起步相对较晚,智能销售的市场才刚刚起步,各大巨头纷纷入局。

  历经19年的市场磨砺,阿里巴巴经历一次又一次的战略升级:从赋能消费者走向赋能生产者,助力企业发展。而作为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阿里巴巴具备着巨大的流量和资源优势。阿里巴巴一直以“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为己任,探迹科技的创业理念与其不谋而合,双方在产品服务方面具有比较强的战略协同关系。探迹科技在创立之初就通过AI和大数据,改变传统的以流程管理为中心的销售体系,成为企业销售的真正赋能者,帮助企业构建以数据驱动为核心的销售体系。阿里巴巴投资总监高健凯也表示:“探迹科技是专注在AI销售领域实现了数据壁垒和技术壁垒的创新型公司,他们的智能销售产品及解决方案能够切实帮助企业客户提高销售效率、提高营收,发展前景非常大。” 对本次融资,探迹科技方面表示,资金将主要用于加强技术研发,以及加大市场推广力度,布局全国业务。阿里巴巴战略投资探迹科技,强强联手,将"智能销售"产品体系的落地,特别是AI和大数据在销售领域的深度结合,将带给阿里巴巴生态体系和中国数千万家企业巨大的想象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企业服务的公司品牌和口碑都特别重要,目前探迹服务了上千家的企业客户,得到了无数的好评;同时还获得阿里巴巴的战略投资和品牌背书,在企业级市场上,探迹具有其他竞品无法比拟的优势。

编 辑:T01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张云明:大部分国家新划分了中频段6G频谱资源
精彩专题
专题丨“汛”速出动 共筑信息保障堤坝
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