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相关新闻 >> 正文

发展人工智能造就智慧城市 专家呼吁成都抓住机遇

2018年5月9日 20:04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  作 者:郭莹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 郭莹)5月9日报道 今天,2018成都人工智能发展论坛在成都科技会堂举行。本次论坛由成都市科技局、成都市科协主办,以“人工智能的成都路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旨在探索人工智能的成都发展路径,推动我市人工智能技术突破、产业发展。

来自成都市区(市)县科技主管部门代表以及国内部分高校、科研院所、产业园区、企业、科技社团组织等300余人参加了论坛。

基础好 成都发展人工智能潜力巨大

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是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也是成都市积极发展的五大未来产业之一。

“成都近年来不断加强电子信息基础建设,不断加强产学研平台建设,出台一系列促进高新技术发展的措施,另外,成都的人才资源丰富。”中科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研究员王晓京坦言,“成都发展人工智能的资源和条件,有很多是沿海城市都不具备的。”

记者了解到,成都在构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具有明显优势。

首先,成都高校院所聚集,人才储备丰富。拥有四川大学、电子科大、西南交大等高等院校56所,国家级科研机构30余家,各类人才近500万,人才可获得性中西部第一。在2010年-2015年海归吸引力上升最快城市排名中位列全国第三。在大数据、网络通信、机器人等人工智能并行领域有丰富的人才储备。

另外,目前成都人工智能形成了一定技术优势,在多个细分领域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特别是在智慧机场、网络安全、语言识别等创新应用领域涌现大量案例,形成高考机器人、助残机器人等明星产品。

成都优势产业特色鲜明,产业应用基础好。成都文旅资源富集、现代商贸人气聚集、科教资源得天独厚、生态本底优势突出,为人工智能及“人工智能+”跨界融合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撑保障。本底转型升级需求和消费市场发展潜力强大,也为人工智能在汽车工业、医疗健康、电子信息等多领域发展应用场景提供了广阔空间。

创新多 成都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涉及艺术领域

“我们已经开始尝试将人工智能与艺术结合起来,并进行了相关技术研究。”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吕建成介绍,目前人工智能已经可以运用到艺术创作和艺术评鉴等方面,“为何艺术可以和人工智能相互结合?这是因为每一种艺术背后都有自己的规律和规则,绘画、音乐、文学创作,都可以融入人工智能。”他透露,目前,成都已有公司研发出涉及音乐创作的人工智能技术。

记者了解到,目前成都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人工智能企业集群,聚集效应逐步增强。当前,成都市已经明确以重点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型企业集群,打响“人工智能成都品牌”,让人工智能成为成都产业发展的新动能。

“人工智能将造就智慧成都、渗透数字经济、推动数字社会,提供成都供给侧改革新动能,有利于推动成都“三步走”战略。”王晓京表示,希望能成都借此机会,将知识和信息、数字化技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依靠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提升社会经济结构优化。

编 辑:章芳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张云明:大部分国家新划分了中频段6G频谱资源
精彩专题
专题丨“汛”速出动 共筑信息保障堤坝
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