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象网讯 (计育青/文)在近日举行的华为中国生态伙伴大会2017期间,来自各行各业的精英汇聚一堂,与华为一起打造了微缩版的沉浸式“虚拟智慧城市”展台,将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ICT技术与城市场景相结合,在1200多平米的展厅内展示了智慧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
近年来智慧城市逐步从理念走向现实,发展目标日益清晰,新思想、新技术也不断涌现。在这场革命性的大潮中,华为意识到只有群策群力才能真正贴合市场的需求,为此特意与生态伙伴联手,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上演了2017华为智慧城市首场大秀。
华为企业BG中国区总裁蔡英华在接受飞象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平台+生态”双轮驱动,这是华为面向政企市场的战略。“我们认为,如果没有通用和开放的平台、多元化的生态,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就无从谈起。”蔡英华说。
联合生态圈应对挑战
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IT投资规模约3000亿元,预计2018年这一数字将达到4200亿元,增长速度很快。不过蔡英华认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还要准备迎接城市感知、数据融合、应用构建、安全保障四大挑战。
面对挑战,华为已经做好了充足的技术储备。比如在物联网领域,华为是标准的重要贡献者,以及物联网技术在行业应用的主要实践者;在ICT使能领域,华为的ICT能力开放平台开放的接口数量已经达到5000以上。当然,拥有良好的技术准备并不意味着华为打算包打天下,智慧城市的发展需要一个强大的生态圈来合力推动。蔡英华表示,华为将严守业务边界,将更多利益与伙伴分享。
2016年,华为发布了智慧城市生态圈行动计划,准备为生态圈建设提供亿元基金支持和专项激励,首批签约伙伴就有21家。如今华为智慧城市生态圈的合作伙伴越来越多,涵盖了智慧城市领域的商业模式、咨询规划、集成、运营、平台、业务应用等各类企业。在“华为中国生态伙伴大会2017”大会智慧城市分论坛上,又有4家优秀企业宣布加入华为智慧城市生态圈,进一步提升了华为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
全方位支持合作伙伴研发
根据新型智慧城市指标体系,华为联合生态圈伙伴构建了解决方案货架,其中包含24类共100多个解决方案,覆盖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协助客户建设“善政、惠民、兴业”的智慧城市。在此次“华为生态伙伴大会2017”大会上,华为又联合近10家合作伙伴,发布了智慧政务、智慧水务、数据共享平台、大数据平台、海绵城市、节能减排等多个重量级联合解决方案。
华为企业BG中国区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总经理洪慧告诉记者,华为在协助合作伙伴创新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比如位于苏州的华为开放实验室OpenLab,就是与合作伙伴联合开展数字化转型创新方案研发的一个载体。在这个开放实验室中,华为提供了一流的ICT技术平台,与合作伙伴共同推进各类解决方案的发展、成熟。洪慧表示,目前华为主要选择部分行业伙伴开展合作,下一步会扩大范围,将开发能力向所有解决方案伙伴开放。
“2016年我们与合作伙伴联合推出了24大类100多个解决方案。”洪慧说,“扩大合作范围后,必然会产生更多创新的解决方案。”
智慧城市成效显著
在过去几年间,华为与生态伙伴共同建设的智慧城市项目已经产生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据华为企业BG中国区副总裁杨萍介绍,华为与合作伙伴联合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设的远程医疗系统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三甲医院之一,每年都有河南省及周边省份的大量患者赶来问诊,年门诊量570万余人次、年手术量25万余台。开通远程医疗系统之后,该医院2016年在线会诊疑难病例近3万例,远程专科会诊超过12万例,有效缓解了医疗资源分布不均造成的“看病难”问题。近3年,该医院常见病、慢性病患者下降了10%,疑难危重患者上升了58%,较高难度手术占比上升了71%,这使得医院可以将更多的资源放在重大疑难疾病的处理上。
在智慧敦煌项目中,华为与合作伙伴完善了旅游大数据平台建设,使得当地可以通过精准分析区域游客的特征,提高服务能力以及旅游营销有效性。上线一年来,敦煌游客数量增长了32%,“智慧敦煌”也由此获得了2016年全球智慧城市博览会城市奖的提名。在深圳,华为还与合作伙伴为龙岗区建设了新型警务系统,通过人脸识别系统和视频大数据,使得警情同比下降29%。
“我们希望通过华为和伙伴共同努力,智慧城市能够真正在城市治理、百姓民生等方面显现出越来越多的实际效果。”杨萍说。
2016年华为先后在国内中标了42个智慧城市项目,与62个城市签署了战略合作,与合作伙伴一起落地实施了智慧政务、智慧警务、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能制造、智慧路灯等多多种多样的智慧城市应用。在近一周内,华为就与湖南、广东、浙江省政府签署了协议,准备在大数据、云计算领域进行密切的合作。
“在此次生态伙伴大会上,华为及其合作伙伴又与5个城市签署了智慧城市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助力城市提升信息化水平,完成服务型政府的转型。”蔡英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