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象网讯 “2017工业互联网峰会”于2017年2月20日-21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办。飞象网作为直播媒体将对会议做全程报道。直播内容:
航天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布
余晓晖:刚才也说了平台很重要,领导和我们专家都说了,企业家也说了,今天下午发布的航天科工、树根互联和海尔COSMO都各有特点,究竟如何,我们还是请他们来介绍吧。首先有请航天科工来发布航天科工的互联网平台。
航天科工:首先很荣幸也感谢这一次的咱们信通院由工信部指导下咱们这一次的盛会在这样的环境下,在航天科工在工业互联网平台上做了一些工作,尤其是平台在这儿发布和各位在座的嘉宾领导和专家进行分享。
我从五个方面首先是大家都知道,现在全球进入了新一轮的工业革命,而且各国都在构建自己的智能制造的体系,但是我们理解核心是在平台战略下的智能制造产业生态圈的构建这是核心,下午听了权威的演讲,有代表就是工业互联网里头,GE公司是主要的倡导者,它们推出了(英文)平台,在德国4.0里头,西门子也是主要的核心的企业,也在打造自己的(英文)西门子的工业,我们航天科工实际上也是定位为来支撑新一轮工业工业应用环境生态的这一平台,稍微展开一点看一下的话,我们说从平台的定位和理念的角度上来讲,我们可以看得到,实际上从它的企业发起的背景,以及它面对的应用领域,目前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尤其是GE咱们很著名的(英文)平台的话,还是更多的聚焦在产品的研制后端产品维护和运营这一个阶段。
它的核心就是通过产品数据和人的互联互通为企业提供相应的数据监控管理,以及预测性维护,以及相应的智能服务。一个是产品的平台,另外一个西门子,西门子代表德国工业4.0,工业工厂、工业自动化比较雄厚的基础,它实际上是从上往上在构建自己的新的企业和产业的这么一个平台和生态系统。(英文)它的也是相应的开放平台,它的相应的数据能够实时采集出来上传到云端,进行大数据的增值分析和智能化的运用来提升整个工厂的设备生产和维护和运营的智能化,所以从这视角目前这平台也是关注工厂尤其是设备生产的维护,通过这平台更好的提供它的效益和效率,和相应的一些资源优化和能源的提升。
航天云网这平台实际上它的发源其实也是立足于航天工业、航天科工,它本身就是一个制造型的企业,它自身研制面临要解决和一时伴随着它的背景那就是本身航天产品是复杂的大系统,而且涉及的专业门类非常多,学科专业上千个,而且是大协作大配套,一个产品基本上是上千家企业配套协同制造,同时它本身面临着设计、生产制造实业大协同甚至于在研制短期变批量的需求,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航天云网是立足于站在工业体系的重构的角度,以及资源共享和能力协同的这么个能力下,提出航天云网的平台。
从航天云网的角度来讲,它的目标是打造一个新的产业生态,这新的产业生态是结合了共享经济、结合互联网大的发展机制,实现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创新和创业相结合,制造和服务相结合这么一个新的产业生态。向下实际上能牵引工厂的智能化改造,所以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和云制造是紧密的不同应用层次、紧密的一个制造体系。而且围绕着是目前,尤其是我们国家的特色,1.0、2.0、3.0的企业并存,如何为一些大的集团性企业更好的整合集团类的资源,解决他们跨专业、跨企业的协同制作,以及提升它的智能化的水平,提供整体的云上的服务和解决方案。同时通过这平台,也可以为社会化很多中小企业,怎么样更好的能够实现传统的企业转型升级,更好的利用资源,他们一般的中小企业缺资源,而且它的智能化工厂应用水平不够高,另外一个的话就是本身同质化向专业化怎么去转型,提供相应的整体解决方案和相应的服务。
另外的话也是我们还搭建了国际云的平台,帮助企业能更好的在全球化走出去,以及更好的利用全球的资源来配置来提升。
第二介绍航天云核心的技术就是云制造,它的整体解决方案。云制造核心是什么?是把围绕生产制造从设计到生产制造到实验到售后服务,所有所有所需要的制造资源,包括软的制造资源,各种设计仿真软件,硬的比如说我们设备产线等等,以及制造能力,比如说我们的设计能力,我们的实验检测能力,我们的加工生产能力等等。以云服务的形式让它聚集在接入的云平台里头,实现资源云端的共享和协同。因为我们的制造实际上是社会化制造是协同制造,这样的话相当于把所有的制造链条的各个环节的业务,不管是我们的设计还是我们的生产制造,还是我们的实验和维护都可以在云端进行整合,和协同和应用。同时响应新的商业模式,有时候未来我们的制造模式已经不仅仅是大规模生产,实际上更多的贴近用户,实际上是个性化运作,比如说我们的制造企业,要转型,不仅仅是协作配套,还应该向服务型转型,以及社会化的协作制造和智能服务等等,所以通过这云平台的话,整合的相应的制造资源和制造能力,在云端实现了新的制造模式,围绕新的生态、业态构建了这么一套系统。
当然向下在新的制造模式下,所以我们云制造平台上可以适应企业不同的制造模式,比如说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在这样的制造模式下牵引我们工厂对智能化工厂和企业的改造也就是说智能化改造。
所以我们基于航天云网构建智能制造体系,通过云端点整合资源,在云端形成新的模式,来牵引线下工厂和企业的智能化的改造,在这一块实际上最终通过我们叫三哑改造,提出了我们一整套的构建智慧工厂、智能工厂相应的实施路径,把整个智能化的改造实际上是按专业去区分,我们目前围绕生产类、实验类的产线,把它三哑问题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改造上头进行了相应的分类,而且目前按专业分了24个大类,每一个大类有一套实施的改造标准和规范,形成了相应可复制和推广的方式。
在这样的模式下的话,围绕着一般的话构建基于航天云网智能工厂的时候,我们就会围绕着一个工厂它所适应的制造模式、生产模式来牵引,同时考虑到结合它经营管理里头,是进度有问题,还是效率比较低,还是质量成本需要提升,在这样的目标下,围绕企业工厂的痛点,是在它的协同上头、质量上头,还是相应的生产自动化水平等等这一方面,对应的实施相应的智能化的改造和相应的设备的升级、产线智能化的整合,最后相应的把这一些设备岗位和企业通过智能化改造之后接入云端,实现云端形成了新的智能网,航天云网向上支撑了云端的智能工厂的形成,最下连到设备,机器设备和人相应的企业,所以不仅仅实现设备和人的互联,而且实现了企业工厂之间的互联和业务的互联。在上面的话,可以实现涵盖智能研发,所以我们企业从云端拿到订单之后的话,所以从航天云网层次角度上来讲就是三个层次,最顶层有智能商务协作配套,实际上是可以在云端动态的选择你最合适最优秀的供应商,形成你的协作配套的体系,所以你的工业体系实际上是可以动态承诺。
在协作配套这样的模式之下,我们实际上存在着协同制作,所以我们可以在云平台使用云上的资源来做设计,也可以和跨企业、跨专业的实现协同的研发,协同的管控和智能的服务,所以不仅仅是目前很多平台,我们可能聚焦在智能服务这一块,在产品或者工厂的设备运维维护和运营上头。所以我们目前通过航天云网平台对企业来说,从云网接上订单之后可以进行统一的计划管理,一条计划的生产计划线,可以通过生产计划考虑整合云上的资源,进行协同的设计和协同的生产,一直到作业生产线上到设备上去。所以在云端构建的企业是虚拟企业,不仅仅是你自身改造后的企业,还可以是为你所用的加工生产的工厂,甚至生产线都能为你所用,而且你实时被监控生产任务完成的情况和质量情况。
上面是我们整体的解决方案,就是一套理念,下面航天云网平台的话,本身实际上目前包括了九个方面的业务板块。最前面实际上是我们的门户网站,尤其我们这门户网站协调是适应了不同的企业需要,我可以给大客户、大企业、集团企业定制大客户的专区,也可以给行业企业进行行业门户网站,因为很多的行业应用,实际上比如说模具行业,比如说家具行业比如说汽车行业,实际上围绕产业类相关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协作制造,整体提升智能化水平等等。所以门户网站实际上是除了主门户之外,衍生出面向不同企业,大客户企业、小微企。
再下面就是云制造企业就是云端、丰富、完整类等等的设计,除此之外我们提供全部自主支持企业在云端实现协作、协同的整套协同软件,包括在云端可以基于CPM的协同设计,跨企业的协同设计,支持生产计划的统一,包括资源的统一规划CRP和相应一系列的软件。再下面我们有相应的支持工业品的共享中心,它这核心也是由传统的电商,它不仅仅是聚焦在工业领域,更多的核心是给面向用户提供定制化商品给了一个相当于入口。
再下面由工业大数据核心是充分把航天云网平台下沉淀的数据,进行大数据的分析综合应用,因为可以看得出,实际上制造企业全链它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在云平台上进行开展,所以所有的业务在上面做,它的数据就沉淀在云平台上,对这一些大数据综合分析应用,实际上是提升智能化一个重要的渠道。再往下我们是通过核心云平台,因为整个的产业在云平台上,所以我们对应的延伸了一下,相应的是把双创结合在一起,现在很多的双创其实尤其是小微企业,把它配置的创新链,配置的产业里头,把一些创新创业小微企业,让它配置的具体聚焦的产业,一个产业上头可以很好的带动小微企业的发展、转成为正常的经营活动,以及为了整个平台实际上构建它的生态,尤其是结合航天自身,整套的协作配套质量认证体系,我们开展了云制造的认证,使得企业在云端和一个可能没见过不知道的企业在做协作配套、生产配套、设计配套以及协同的时候,有相应的信用应用体系的保证,另一方面也是通过这个方式,可以把类似于航天,还有很多行业也有好的一套,它的生产的质量体系,其实延伸着我们有一些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里头。
再往下我们有相应的云制造金融板块,这核心实际上是服务于整个的产融结合,服务于我们云平台上的各类企业金融需要。实际上也是通过这云平台提供一系列的辅助增值的服务,使得金融很方便很容易来进入企业里头去,实际上是真正服务于企业,最下面是我们很关心的数据和网络安全。整个网络这一块我们也按照五个层次也结合航天的领域里头信息安全里头的很多沉淀吧,从终端到网络,到平台到用户到整个应用形成了构建相应的相对安全的网络体系、工业互联网的安全体系。
所以从这图上可以看出来,这实际上是现在的整个业务板块的设置,从平台的整体角度上来讲,这是平台的架构,分这几个层次,最下面实际上是相应的资源管理和大数据,而且打通了IT和OT层,以及相应的互联互通和数据采集,中间是基于国际最主流的(英文)这一套的标准,而且是面向工业云服务和工业大数据,相应的智能和开放的平台。线上是提供云端协同制作和服务的业务,来支撑全产业链的协同。
我们现在工信部新时期,我们策略的对标了一下,我们觉得也是能很好的适应这个新的提法,我们实际上是整个基于航天云网构建的工业企业这一套基础设施的话,就是由云端工业核心软件,实际上可以连接到通过工业互联网工业控制器感知和相应的设备,以及一网工业的互联网和一个云制造平台,打造这么一个新的基础设施。
所以在这平台上我再简单说一下,一软就是支持云端的协同应用模式。两大类,一大类围绕着管理工程和工具类现在有120多类软件在云端向企业开放去使用。同时支持我们核心的平台级的软件,支持协同设计、生产、管理和制造的服务相应的协同软件。一硬的话打通了相应可以连到设备,而且我们这设备已经按照工业领域的专业门类进行了分类,同时的话在这里头,我们专门研制开发了LP的网端,很方便不同协议、不同的设备很方便的连着平台,我们目前工业互联网接入数据采集和接入的SMTLT的话也已经形成了标准系列和针对特定领域的传感器系列和高级应用,而且在标准系列里面,我们也是围绕着你是机架类还是工业机器人,还是实验设备、检测设备,因为不同的设备接入的协议、采集的内容、接口等等不太一样,所以相应定制了一系列的物联网数据采集的网端。
在工厂互联里头,目前也支持主流的工业协议,在开放云平台是打通我们自身的云平台,目前正在开展航天云网的大赛,这将来是实际上逐步形成一个上面应用软件的这么一个平台生态。
最后简要说一下,我们做的一些实践吧,这在很多方面上也是很多云网首先服务于社会企业,我们尤其是围绕着几大类,我们把客户分为大集团客户,中小企业和相应的小微企业双创,围绕着社会化提质增效的需求,我们在很多地方包括政府的支持下,我们打造的相应工业云,比如说贵州工业云、江西工业云等等,而且围绕着很多产业的特点,形成了行业解决特点,比如说模具的行业云和相应家具的行业云,而且在这一些行业云里头,实际上更真正提供相应的云服务,解决产业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像横的正是通过云平台实现线上线下结合,尤其是打造了政产学研等七位一体行业生态,很好的实现整合了相应的资源,而且实现了线上资源聚集、协同创新,线下实际上牵引了一批的工厂的智能化,改造使得更好的上面协同配套,下面形成带动直接工厂生产力的提升和生产的智能化的改造。
包括对小微企业上也是,我们航天科工也是力争自身的工业实力,包括通过这一种方式产业的季节,让中小企业通过云平台可以获得更好的线上线下的服务,包括线上相应的获取资源扩展市场融资等等一系列它的生产所需要的资金、人才等等,向下实际上是能够更好的聚集一批孵化支撑它,目前在航天云网近2千个双创项目,而且很多项目已经得到支持。线下我们也是有实地的产业孵化园,包括中关村它是国家首批28家示范基地,实际上来支撑小微企业的双创的开展。
而且我们自己也是通过自筹和募集多种方式形成了产业领导基金,对在云网平台上孵化的企业有前景的进行资金的投入,来助力小微企业经营,最后回馈产业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服务。
对于这大众集团性企业,我们推进航天云网,背景是基于航天工业发展大的制造体系,工业体系形成,这大背景和需求来产生。另一方面在航天科工自身也是这样应用,所以我们推出来的东西都是在我们自身集团企业得到应用和检验的。我们整个在内部也是我们航天科工搭建了自己专有云平台,在上面实现新的协作配套,因为很多型号上的都是按照型号来配套的,我们现在实际上航天科工是按专业能力来进行开放它,实际上是来打破原有封闭体系,形成开放动态而且优化的协作配套体系,使得有一些专业能力越来越强,有一些专业能力不行,实际上慢慢自然就把它淘汰掉了。
同时在这上面支持跨场所的、跨院的协同制造。目前的话我们这平台上每天有上万人的设计师在这平台上开展相应的科研活动,包括型号的研制、设计等等的。目前的话,在这平台上我们按照支撑我们航天所需要的能力,从生产制造能力,实验验证包括计量检测,分了上百种的专业能力,现在实际上都是把它这一些专业能力注册,发布的云平台上,包括相应的设备,以及相应的这一些需求。目前整合的专业能力有几千个专业能力。同时在内部已经把协作任务四百多个亿发布了平台上来供内部重新打破传统的分配的方式,这种方式模式工作下的话,我们很多的资源利用率得到很大的提升,而且专业能力进行了重新优化和配置。 另外的话通过协同实现了整个的效率极大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
最后也是整个航天云网平台对外发布的航天云网,社会上的航天云网的平台目前注册企业也有50多万,而且去年的话,我们有将近400多亿,将近500亿的航天协作的需求也在平台上进行发布。实际上也是开放航天自身的协作配套体系,来牵引整个新的制造模式和业态的形成。而且一批的资源在上面,这上面很多地方也是点出了我们和很多地方政府在他们的支持下指导下,我们也在落地为当地的制造企业服务。除此之外的话,实际上是走出国内,我们目前的话也在德国进行了落地,因为也要在4.0的前沿去对标,去服务,好的技术引进来,我们的一些实践成果,也希望能够在国外去,包括德国去落地去服务于当地的企业,所以本身德国这一块,我们也相应的平台的落地。
上面的工作也得到了国家的,包括工信部的关心和支持指导。还有包括很多联盟的一些关心和支持,咱们相应的合作伙伴,所以在这儿也一并表示感谢,通过上面的初步实践,我们也认为制造业和互联网融合发展是必由之路,通过云制造这种模式,基于工业互联网的云制造,这个它可以很好的催生了转动制造模式的变革。重塑制造业社会化、服务化、平台化的新生态,而且为激发制造企业的新活力,带来巨大的影响。另外尤其是对双创对中小企业,其实提供了一个创新创业的平台,因为上面有它所需要的资源,有它所需要服务牵引的产业,有它所需要的市场,使之也可以成为一个大企业,尤其是聚合的新业态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载体。
今年航天云网平台将有两个一千亿在上面会来继续把这生态打造起来,把这种服务于社会注册类的企业应用,一个就是航天本身自己要开创一千亿的相应协作任务。另外一个也会牵引将近一千个亿,我们预测相应的协作任务,使得生态能够逐步的形成,在这样新的业态下,除了需求新的也配套和协同制造,同时会牵引一大批下面企业工厂的和智能制造的能力提升,在这基础上也非常欢迎我们相关的同行能够一起合作,能够为中国制造2025做出一些贡献。
我就介绍到这儿,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