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观点 >> 正文

旷视孙剑:先让人工智能发挥“一个人”的价值

2017年1月9日 10:00  CCTIME飞象网  

2017年1月7日,由阿里巴巴集团发起,阿里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届新经济智库大会在 751D·PARK 北京时尚设计广场 79罐举行。本届大会以“远见2046”为主题,聚焦“在线经济”和“未来科技”,汇集智库力量共同探讨未来30年,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经济、就业、智力的深远影响。旷视(Face++)首席科学家孙剑应邀出席并与现场来自海内外的120多家智库机构、800位思想者享见这场充满未来感、科技感和智慧之光的思想盛宴。

2017,如同20年前互联网大潮即将爆发的前夜。在经历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之后,人工智能、区块链、基因技术、认知计算等一大波新技术汹涌而至,奇点步步逼近,改变无处不在,未来似乎就近在眼前; 2046,技术又将如何发展,商业将如何演化,治理需如何创新。新需求层出不穷,真问题破土而出,社会急需智库思想领航。

从后方到前线 学界业界同行

刚刚过去的2016年,是人工智能商业化爆发的元年。

这一年里频繁曝出研究大牛投身工业界的消息:李飞飞、Russ Salakhutdinov、Yoshua Bengio 等行业顶尖人才纷纷出走,或成为大公司雇员或另立门户开山创业,孙剑也是其中的一员。孙剑于2001年进入微软亚洲研究院,自2002年以来在 CVPR,  ICCV , SIGGRAPH , PAMI 等顶级学术会议和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也曾两次获得 CVPR 最佳论文奖,并一举摘得图像识别国际大赛五项冠军。2016年,孙剑选择离开微软研究院并宣布加入以计算机视觉为核心的人工智能企业旷视(Face++)。

人才向工业界的流动是否意味着人工智能的“落地”又前进了一大步 ?在新经济智库大会上,孙剑表示:“MSR(微软研究院)和旷视(Face++)的研发部门没有本质的差别。很多人认为旷视只是在做人脸技术,这是一个误区。Face++ 从创立第一天就聚焦在人工智能的三大应用领域之——计算机视觉上,以一系列视觉识别(人脸、人、物体、文字、场景、行为等)问题为中心来推进核心算法的研发,最终打造能落地的产品。”对于孙剑来说,角色的转变是为了推进新研究、新技术得到更深入的应用,并创造切实的社会价值。

在人工智能浪潮下,学界与产业界结合是大趋势,是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道路。人工智能的进步既需要从业者们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真正把技术应用于行业当中,才是 AI 的终极归宿。

人工智能福兮祸兮尚无定论

人工智能对于人类来说是福是祸?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和大众对其两极化的态度引起了嘉宾们的热烈讨论。我们知道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今最具渗透力的基础设施,所有目前看起来很尖端的技术,未来都有可能是很普通的基础设施。但不可否定的是所有的技术都有两面性: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不可一概而论。

“从技术上来说在我们很多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比如自然语言处理、图像理解等智能感知领域,我们帮助计算机建立概念和符号作为能够让它思考的根基。如今我们也已经能够把这些技术拿到实际生活中应用,且确实具有很大的可用性和可靠性。但要达到人们想象中的地步可能还需要再过50-70年,也许未来20年我们能做的只是找到如何做的思路,而能够把有效的思路付诸实践还需要更长的时间。”孙剑表示,“从短期来看,我最担心隐私问题,尤其是中国应该重视对隐私的保护。如何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挖掘大数据价值的同时实现对数据保护的平衡是我们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这也是旷视(Face++)正在不断追求的方向。

先让人工智能发挥“一个人”的价值

纵观历史,从蒸汽时代到互联网时代,任何一次工业革命都是人和机器关系的改变;而从全局来看技术的推动作用终归是正向的,是对人类整体福利和经济效益的提升,“我们应该用技术温情的一面,发掘技术真正的价值。” 作为大会对话的嘉宾主持,36氪副总裁兼研究院院长朱一璞表示。“人工智能解决了更多本来是人该干的事情。”

孙剑则提到:“人工智能在未来几年内首先能够解决的是‘需要一个人’的诉求。” 目前,旷视在做的计算机视觉应用就是要让机器能够像人一样分析图像和视频。因为在我们生活中的很多服务场景是需要有一个人来完成的。比如像在金融领域,人们去银行去开户,就必须要有一个业务员去核对该名客户的身份。然而在大数据时代,仅靠人力是无法有效率地完成价值抽取的,但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就可以替代这个人来完成识别比对的工作且识别的能力比人的能力水平还要高。这就是人工智能和机器视觉技术发挥长处的时刻。“我们在短期做的应用,比如金融、安防或者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一些应用都是要用技术去代替屏幕后面本来需要的那个人,让 AI 发挥这一个人的价值。而长期来看,人工智能或者具体说机器视觉能做的还有更多,比如通过视频监测与分析来识别污染行为以改善生态环境。”

对话的最后,朱院长表示人工智能福兮祸兮最终是对人和机器的关系的探讨,技术虽然还有值得突破的地方,但人们对人工智能还是饱含期待的。“智术之士,必远见而名察。” 没有谁是这个大时代转变的看客。今天的你我,都是这个大时代创新与转变的英雄,通过“远见2046”来洞察未来,也许以终为始,站在后天看今天,身处未来看现在,才能把握现在。

编 辑:马秋月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张云明:大部分国家新划分了中频段6G频谱资源
精彩专题
专题丨“汛”速出动 共筑信息保障堤坝
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