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相关报道 >> 正文

工业互联网 助推中国产业升级

2015年5月25日 15:31  赛迪网  

    当前,以互联网与工业的融合发展为切入点,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全球范围内驱动新一轮产业变革,成为全球经济的新增长点,并将重构国际竞争格局。主要发达国家积极谋划部署,力图依托信息通信和先进制造领域的深厚积累,率先建立制造业领先优势,掌握未来工业主导权。我国工业发展正处于加快转型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历史关口,发挥互联网优势、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是把握新产业变革契机、助推中国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

    当前,以互联网与工业的融合发展为切入点,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全球范围内驱动新一轮产业变革,成为全球经济的新增长点,并将重构国际竞争格局。主要发达国家积极谋划部署,力图依托信息通信和先进制造领域的深厚积累,率先建立制造业领先优势,掌握未来工业主导权。我国工业发展正处于加快转型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历史关口,发挥互联网优势、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是把握新产业变革契机、助推中国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新兴产业弯道超车

    工业互联网是互联网向工业领域深度渗透的产物,是以支撑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为主要功能的互联网平台。其本质是互联网渗透并打通企业经营管理信息系统、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工业控制系统和生产线设备,将实体生产设备、物料、产品、人等相互连接,实现企业内外部生产、运营、管理等环节的互联互通及数字信息的采集、传输、集成、共享和分析,从而提升效率和决策水平、降低成本,并推动新模式、新业态和新产品等的蓬勃发展。

    工业互联网是一整套网络生态体系,包括为实现上述功能所必需的相关领域或体系的集合,主要涉及联网智能设备、智能制造系统、工业通信系统、数据处理分析及互联网应用服务等领域。数据分析和互联网应用服务是工业互联网支撑工业创新转型的关键领域,主要是基于互联网平台对机器运行、企业经营管理及用户交互中各种数据进行充分挖掘,利用互联网为企业研发、生产、营销、交易、服务等活动提供服务,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多种新模式和新业态。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与研发、服务等环节融合程度更深,用户借助互联网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环节也更多,在进一步拓展互联网的生产属性和服务范畴的同时,更倒逼着生产制造环节的变革。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有利于发挥工业和互联网的各自优势,加快构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是我国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要求,也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

    促进企业构建先进生产方式

    互联网与工业融合使得信息和知识在制造业中迅速渗透扩散,为传统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机遇,促进企业创新生产手段、优化生产流程、提升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有利于构建集成先进管理思想、方法和手段的管控平台,催生精益生产、虚拟制造等模式,极大地提高制造效率。数据表明,快速消费品企业应用产品研发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后,产品上市时间缩短10%,质量缺陷减少35%;汽车企业成功应用网络化、柔性化的汽车制造执行系统后,平均减少45%制造周期。

    推动传统企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互联网在工业中的应用与推广将促进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快速提升创新能力、稳步降低创新成本,使企业重心从制造环节向服务环节转变,推动服务型制造快速发展。互联网帮助制造企业加强产品生命周期的管控能力,实现服务延伸, 促使产品的价值由加工环节向研发、维护保养、整体解决方案等价值链高端环节跃升, 形成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社区营销、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创新模式, 延长价值创造周期,提升企业的利润空间。

    优化产业格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互联网向传统产业的广泛渗透,将不断突破企业规模和组织界限,形成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为产业链、价值链结构优化调整、转型升级提供新机遇。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工业设计、软件和信息服务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步伐将不断加快。同时,互联网与工业的交叉融合,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整合与优化,形成众包研发、网络化协同制造、虚拟企业等新型业务模式,加速跨界、跨地区的企业协作和产业集聚,改善当前制造业“大而散、小而多”的困境,加速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

    推进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协同发展

    随着工业化进程快速推进,资源环境对工业发展的约束将更趋强化。工业互联网有助于实现对能源资源和物资资源的调控、配置和优化,为制造业应对资源环境挑战提供了新方式。在钢铁、石油化工、建材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中,以工业控制网络、在线仿真系统、能耗管控系统为代表的智能制造生产方式对节能减排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数据表明,钢铁企业利用工业互联网实现能耗管理后,能耗降低5%,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将成为促进“APEC蓝”常态化的重要引擎。

    历史交汇,机遇空前

    网络强国战略的部署为发展工业互联网提供了强大的信息基础设施和应用服务支撑。我国是制造业第一大国,同时也是互联网第二强国,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具有坚实的市场主体、技术和产业基础。制造业在保持总量第一的前提下,向高端发展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为融合应用的开展提供了市场。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网民数达6.49亿, 规模超过美国两倍, 互联网在多数企业已广泛应用。互联网创新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大规模和竞争力的互联网企业,目前有7 家进入全球市值前30 位。我国提出的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目标将为未来工业互联网发展提供全面坚实的发展基础。

    工业领域互联网应用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为发展工业互联网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基础。近几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普及应用,国内互联网正从企业销售、交易服务向研发设计、产品生产、装备制造、能源供给全面渗透。众多新兴业态和服务模式快速涌现,给传统生产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开辟了工业互联网自主创新发展的新空间。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推进的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试点工作中,我们发现很多企业在融合创新方面探索出了很好的模式和方法。例如京东、百度、苏宁、CAXA、普金科技、广新信息、猪八戒网、亚洲流体网等形成了企业间协同创新、资源整合共享的核心平台;大唐、国电、北江纺织以互联网作为业务流程优化、生产运营效率提升的重要工具;伊利、九阳、思念、洋河酒厂、回家网、南航等利用互联网提升个性化体验,实现服务模式创新;海尔、普天新能源等注重打造跨越企业边界,重塑供需关系的开放式创新平台;智慧联合则抓住企业对大数据情报的需求提供专业服务。此外,这些经验和模式的积累也帮助我们较好地了解和把握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发展的基本规律。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为发展工业互联网提供了历史性战略机遇。当前,我国工业发展正面临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和部分发展中国家以更低成本吸引国际产业的双重挤压,人口红利窗口逐渐关闭和严峻的资源、能源、环境压力等问题。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融合有利于加快创新步伐、化解产能过剩、平衡投资消费,将更多劳动力向服务业转移,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在我国“四化”同步发展的新形势下,互联网在经济社会各领域所发挥重要作用日渐显现,为工业互联网的全面发展带来更广阔的机遇,工业互联网的关键作用和战略地位必将进一步凸显。

    发展起步,亟待完善

    工业互联网是一个有机的生态体系,各环节之间的融合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也存在一些基本规律。互联网与工业之间有着各自不同的属性和特征,不同行业企业之间对于融合发展存在认识差异,国内工业互联网发展成熟度与消费性互联网服务相比还有着较大差距。

    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型发展需要一定的过渡期,目前侧重消费服务的互联网暂难满足工业生产性需求。当前,我国互联网服务侧重消费端,对个人用户市场的开拓比较得心应手,而对工业企业市场缺乏相应的技术与服务能力。这主要是由于互联网基因和工业生产体系之间存在差异。互联网创新强调开放、共享,而工业生产体系对稳定和安全性要求更为严苛,两者特性与体系难以契合,表现为现阶段互联网与工业融合主要集中在下游销售和上游设计等环节,鲜少直接发生于生产过程。

    工业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缺乏深度融合,工业互联网供需双方存在认识差异。因行业差异与专业壁垒的影响,作为供需双方的工业企业和互联网服务企业对互联网认识存在不同。一些工业企业或对互联网创新理解不够,缺乏开放共享的精神和自我变革的勇气,或对互联网思维认识盲目,迷失于各种似是而非的概念。而一些互联网企业对工业领域创新需求的理解和挖掘也不到位,或固步于消费者端琢磨“眼球经济”,或因缺乏对工业生产的足够认识而“不接地气”。既了解工业又熟悉互联网的融合性人才缺乏,也构成了障碍。

    工业互联网服务企业专业化程度不高,缺少一批引领全球的工业互联网信息服务企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较,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服务企业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国际化程度较低。为工业领域提供互联网服务的企业多属中小企业,虽然创新意识很强,但服务层级和技术含量参差不齐。一些专业服务集中于中低端市场,缺乏高端服务、个性化服务和复合型服务,使得工业创新发展产生的很多新兴互联网服务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

    支撑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标准不完善,产业链上下游协同缺乏统一标准。如何在保证高度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将既有生产运营、管理体系更好的与互联网结合,是传统企业互联网化转型中普遍面临的问题。此外,工业互联网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很多融合性产品或服务,相应的标准体系目前在行业上下游间暂未统一,接口困难,各方自行推动的标准建设带来较高的重复建设成本,相关的政策法律也有所缺失。

    促进工业互联网发展的体制机制亟待完善,工业互联网发展需要开放包容精神。工业互联网属于典型的融合性领域,但目前监管体系仍属于传统行业划分的模式,在行业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等方面无法满足新兴融合领域发展的需求,很难做到对新出现的问题及时跟踪和及时解决。同时,涉及工业互联网的应用服务存在多头管理问题和信息不共享问题,容易造成服务和管理效率低下。此外,新兴领域的监管存在缺位或越位问题;工业互联网属于新兴事物,相关的法律法规、统计制度等也不健全。

    顺应趋势,抓住机遇

    我国应把握当前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关键时点与历史机遇,瞄准关键领域和重点方向,发挥国内市场优势,积极培育新模式新业态,强化应用创新,逐步实现我国工业面向网络化智能化的整体突破。

    鼓励工业互联网应用,加大对重点领域应用的政策扶持力度。突破信息获取和感知识别技术瓶颈,推动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在能源、原材料、装备等行业的应用。鼓励汽车、装备、钢铁等信息化程度较高的企业构建智能制造系统,为工业互联网发展提供原动力。在消费品领域组织推广规模化个性定制、移动社交营销、用户交互平台等模式。对于互联网深入渗透工业领域有重大意义的项目,通过多种扶持政策,加快促进工业互联网发展。

    引导相关服务企业转型发展,提高跨界综合服务能力。鼓励消费型互联网企业抓住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发展的机遇,充分了解工业企业需求,积极拓展工业互联网业务,从消费性服务向生产性服务拓展。对于工业软件与IT服务企业,在鼓励企业自身互联网化转型的同时加强产业链条纵向整合,提高软硬件、网络、平台、应用、流程综合集成能力,为工业企业提供基于互联网高端综合集成服务,形成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的专业服务队伍。

    努力突破阻碍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各类壁垒,让工业互联网发展驶上快车道。弥合互联网与工业行业理念、制度、技术和市场方面的分隔,在多个层面实现互联网与工业行业的充分对接,协力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搭建常态化的企业交流互动和业务宣传推广平台,形成工业互联网领域知识资源共享和互补。通过跨部门、跨行业管理机制,加快完善标准体系。集中国家力量突破核心技术与产品,强化关键设备和重要系统的安全可控。

    完善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推进机制,形成协力推进的发展环境。工业互联网发展是涉及多领域、多行业、多主体的系统工程,需要通过试点示范、建立多方合作机制等方式,摸索经验,协同推进。首先需要建立良好的工作机制,在行业、企业层面上深入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及时总结试点经验并推广;其次是建立多方参与的协同机制,加强工业行业、信息化和互联网管理部门的协同;最后,建立工业互联网供需双方沟通与对接机制,创造更多的平台和交流机会,加强社会公众与产业界的互动。

编 辑:董萍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张云明:大部分国家新划分了中频段6G频谱资源
精彩专题
专题丨“汛”速出动 共筑信息保障堤坝
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