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5年5月,中国电信建设的我国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速率最高、用户最多的全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正式向社会开放,物理节点覆盖30个省(市、自治区)的200多个城市。
■1998年7月,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骨干网二期工程启动。ChinaNet充分发挥国家公用网络的骨干作用,成为国际Internet的重要组成部分。直到今天,中国电信宽带骨干网和IDC依然是国内互联网企业主要的承载运营渠道。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信先后参与了28条国际陆地和海底光缆的建设与投资,建成首条在中国登陆的国际海缆系统“中国-日本”海缆系统和“中国-韩国”海光缆系统、FLAG海底光缆,以及分别登陆于中国的三条主要海缆:SEA-ME-WE3、中美光缆、亚太2号海底光缆系统,使中国电信成为连接欧洲、亚洲、美洲、非洲、大洋洲五大洲的桥梁。
■1999年起,中国电信先后投产开通了内地-香港、内地-澳门,以及连接欧亚大陆的TAE光缆和连接东南亚地区的CSC光缆等一系列跨地区、跨国境的陆地光缆系统。
■1999年,中国电信主导互联网第一次大提速,从56k拨号上网升级到ADSL上网。
■2003年以来,中国电信作为承建单位之一,全程参与了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承担了北京、上海、广州等七个核心节点和上海国际交换中心的建设,规模及投资在电信运营商中居首位。
■2002年5月17日,中国电信在广州启动“互联星空”计划,标志着I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和ICP(互联网内容提供商)开始联合打造宽带互联网产业链。
■2004年,中国电信联合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启动了光纤到户试点项目。
■2005年,中国电信在武汉紫菘小区开通了国内首个由电信运营企业主导的FTTH商用试点,拉开了光纤到户在中国的发展序幕。2007年,武汉FTTH用户超过2万。2007年下半年,中国电信专门在武汉召开现场会,研究光纤入户的全国推广问题。
■2006年,中国电信开始启动实施“光进铜退”工程,主动停止铜缆建设,加快光纤铺设,提高上网速率。
■2010年3月17日,中国电信发布天翼宽带品牌,融合叠加有线宽带、WLAN、3G等多种接入方式。
■2010年4月,中国电信因在IPv6方面的卓越成就,获得了全球首家IPv6enabledISP认证。
■2011年2月16日,中国电信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启动“宽带中国·光网城市”战略,计划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打造无处不在、触手可及,覆盖中国每一个有人居住区域的天地一体化的宽带网络,实现县以上的所有城市光纤化,为城市用户提供20M光纤的高速互联网体验。
■2011年5月10日,中国电信正式启动“宽带中国翼起来”活动,开始全力打造“无线中国”,“无线中国”的有效推进使天翼WiFi热点进一步覆盖科技园区、商务楼宇、机场、车站、酒店、商业区、便利店和咖啡厅等生活空间,带给用户更加便捷的服务体验。
■2012年5月,中国电信开始在城市地区全面开展“需求一片、建设一片、宣传一片、满足一片”的光纤入户推广活动——“点亮光小区”。
■2012年7月,作为国内首家推出WiFi国际漫游服务的运营商,中国电信把WiFi漫游服务扩展到33个国家和地区,包括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有超过28万个WiFi热点可以为客户提供多样化、方便快捷的漫游体验。
■2012年8月21日,由中国电信主导,联合两岸电信运营商共同建设的海峡两岸第一条直通光缆建成运营,光缆共由两条24芯海底光缆构成,分别从厦门观音山至金门慈湖、厦门大嶝岛至金门古宁头,进而连通至台湾本岛,系统设计容量是目前两岸通信能力的100倍,使两岸信息通过“高速通道”连通成为现实,结束了海峡两岸通信业务必须承载在多个国家和地区联合建设光缆上的历史。
■2013年8月13日,中国电信宣布启动第三次全国宽带大提速,全面推广100M宽带,使中国消费者的宽带接入速率尽快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接轨。
■2014年2月14日,中国电信正式在全国推出商用4G服务。天翼4G采用国际主流技术,下载速度最高可达100Mbps,速度更快,网络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