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中国电信:LTE支持IPv6是下一步努力的重点

2014年4月17日 15:45  CCTIME飞象网  作 者:吉利

    飞象网讯(吉利/文)4月17日消息,今日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副院长赵慧玲透露,“十二五”期间,中国电信将推动IPv6规模发展,LTE支持IPv6将是下一步努力的重点,中国电信将在LTE网络中实现IPv6端到端的支持。

    我国IPv6宽带接入用户数超过2500万

    根据国家发改委下发“下一代互联网‘十二五’发展建设的意见”,“十二五”期间,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5%以上,IPv6宽带接入用户数超过2500万,实现IPV4和IPv6主流业务互通,IPv6建设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在今日“2014全球IPv6下一代互联网高峰会议”上,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副院长赵慧玲谈到IPv6发展时称,作为IPv4地址枯竭问题的终极解决方案,引入IPV6建设下一代互联网已经成为全球互联网发展的共识,全球IPv6发展进程加快。

    中国电信将在LTE网络中实现IPv6端到端支持

    “全球IPv6覆盖率已达到18.4%”,赵慧玲透露。

    她介绍说,在过去的半年里,全球IPv6流量增长2倍,IPv6每天的访问请求数量增长了5.2倍。“十二五”期间,中国电信将以推进IPv6规模发展为重点,宽带网扩大IPv6覆盖范围和用户规模,LTE实现全网开启IPv6,提升网络对IPv6应用的支持能力,与IPv6应用协同发展。

    赵慧玲强调,“LTE支持IPv6是下一步努力的重点”,中国电信将在LTE网络中实现IPv6端到端的支持。

    “LTE具备部署IPv6的良好基础。LTE是全新的网络,引入新的网络设备和终端,可避免固网中由IPv4向IPv6长期过渡的复杂问题”,赵慧玲解释说。

    据悉,中国电信基地业务积极参与向IPv6的迁移,目前已有中国电信游戏基地、音乐基地、视讯基地完成IPv6的迁移;中国电信集团官网已完成了IPv6的改造;易信客户端也已有部分功能支持IPv6(包括信息发送、朋友圈等)。

    呼吁政府加大扶持IPv6用户迁移

    据透露,2013年13个城市(群)入选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中国电信将在示范城市扩大IPv6网络部署范围,2年内实现示范城市的固定宽带接入、LTE移动宽带接入的全覆盖,部署过渡设备解决地址不足问题。并参与城市电子政务网建设,提供良好的IPv6智慧城市接入环境。

    但是,赵慧玲也提出下一代互联网建设面临多重挑战。

    她指出,现有网络从IPv4从IPv6需要涉及的层面多,各层面的存量网元数量巨大,“预计全网设备升级改造的投资至少超过200亿元”,赵慧玲透露。

    同时终端支持不足,用户渗透率较低。终端对IPv6的支持度低大大限制了IPv6用户的发展,与欧美发达国家的IPv6普及率仍存在较大差距。

    另一方面,互联网应用提供商普遍缺乏动力主动向IPv6迁移,升级改造后的网络资源存在能力浪费的问题。

    因此,赵慧玲建议国家加强对新入网终端设备的标准化和入网检测,确保进入市场的终端具备IPv6能力。同时对于现有网络中存在的大量家庭网关,建议国家采取一定终端补贴的方式支持运营商进行替换和升级。

    她呼吁,国家通过资金扶持或税收手段扩大对现有的百万级的互联网应用向IPv6迁移的支持范围。建议政府加大对发展IPv6用户和应用迁移的扶持,通过资金补贴等方式拉动IPv6的流量,进一步带动IPv6的业务应用与用户的发展。

编 辑:章芳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张云明:大部分国家新划分了中频段6G频谱资源
精彩专题
专题丨“汛”速出动 共筑信息保障堤坝
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