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观察头条 >> 正文

虚拟运营商 吹皱一池春水

2014年3月6日 09:51  中国消费者报  

    继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合作伙伴陆续获得移动业务转售牌照后,中国移动也在2月底与相关企业达成转售协议。至此,虚拟运营商和3家运营商的合作全面铺开。虚拟运营商能给行业和消费者带来什么?姗姗而来的4G的春天,被一个新来乍到者搅动了。

    19家企业率先破冰

    简单说,虚拟运营商就是通过租赁和使用通信网络,为客户提供服务的运营商。与传统意义上的运营商相比,他们不拥有网络。

    随着用户对业务质量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电信运营企业为保持核心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保持低成本、高效率的运营状态,开始将重点集中在最擅长的核心网络建设与维护上,而将大量的增值业务和功能化业务转售给更加专业的企业,合作开展业务运营。

    虚拟运营商能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新业务的开发、运营、推广、销售等领域,能为用户提供更为专业的服务。“这是引入民间资本进入电信业的一个破冰之旅。”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张峰说,从去年底到今年初,工信部连续两批发放移动通信业务转售的试点批文,目前共有19家民营企业得到了批文(都是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签署的),希望会带来更多的竞争,创造更多的业务。

    张峰说:“从现在我们掌握的情况来看,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在继续谈判,希望进入这个领域。总体来讲,工信部要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这个理念,让市场来决定。”

    虚拟运营商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邹学勇透露,目前已经有18家企业在和中国移动签署协议,2月底已上报工信部审批,最早3月初就能发放牌照。

    一时半会儿难赚钱

    虚拟运营商会给用户带来什么样的服务?工信部电信研究院一名专家表示:“从批发模式上来看,中国电信以转售现有套餐模式为主,中国联通采用业务资源池的模式。也就是说,电信是将既有套餐以4折批发给转售商。而联通则是将语音分钟、流量以6折批发给转售商,由其自主定制套餐。”

    虚拟运营商拿到这些批来的产品后,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用户数量来再次设计套餐,以更加合理的价格提供给最终用户。当然,这只是他们能够提供的一种业务模式,实际上,如果具有足够的创新能力,虚拟运营商应该能为用户提供更多既便宜又丰富的业务。

    该人士说:“从目前国内运营商高额的终端补贴和渠道佣金来看,虚拟运营商在第一年内,基本不可能实现盈利。”假如以4折批发价来计算的话,在转售末期必须达到80万的用户、ARPU值超过60元/月,才能实现规模盈利。“这挺难的,所以我们可能会先做用户规模,再进入市场。”正在准备进入虚拟运营市场的梅泰诺股份营销中心一位人士对记者说:“这样是比较保险的方式。”

    基础运营商收取的保证金和预付批发费用,加上业务量批发预付和用户话费后付,以及终端补贴存货等情况,使得虚拟运营商的资金压力不小。

    最怕变成价格大战

    虚拟运营商的准入门槛并不高,只要1000万,从传统运营商处购买通信服务后,重新包装品牌,增加服务,再销售给用户是其主要运营方式。对于新拿到牌照的虚拟运营商来说,价格战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院长曹淑敏认为,对于传统运营商来说,虚拟运营商既是竞争者又是合作者。为了确保虚拟运营商的发展空间,基础运营商的业务转售价格已有明文规定,即转售价格不应该高于当地同类业务的最优惠的价格。

    首批虚拟运营商天音通信的副总经理易江南表示,希望通过向用户提供差异化的服务盈利,而不是大打价格战。他说:“我们希望在语音上不要打折,但是在流量上和移动互联网的业务相捆绑。语音的降价就是价格战的行为,而流量捆绑是营销创新。”

    共同创新做大蛋糕

    “各方也都不能急于求成。”张峰说:“工信部希望各转售企业能够抓住这次发展的机遇,通过业务和服务的创新,与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共同将移动通信这个市场的蛋糕做大。但在追求这一目标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市场发展的规律,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

    对于虚拟运营商可能带来的监管问题,张峰说:“工信部将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发现和解决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来促进公平竞争,也保障用户的合法权益,同时也努力为转售企业的健康发展创造一个公平良好的市场环境。”

    张峰认为,目前我们国家移动转售业务试点才刚刚开始,属于初期阶段,转售企业的成败以及市场的规模与企业定位、和基础企业合作的商业模式,以及它的业务创新和服务创新能力等,都是密切相关的。因此,下一步虚拟运营能发展到什么程度,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编 辑:吉利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张云明:大部分国家新划分了中频段6G频谱资源
精彩专题
专题丨“汛”速出动 共筑信息保障堤坝
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