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国内首张虚拟运营商手机SIM卡——苏宁互联170手机号码卡面世。这意味着虚拟运营商时代拉开了序幕。
不过,当天下午,记者在南京华侨路移动营业厅随机采访了几位手机用户,他们对170号码一脸茫然。“没听说过。”23岁的祁广丰一边低头玩游戏,一边对记者说。“现在的手机号已经使用近10年了,不想再换号了,麻烦!”40多岁的孟宇则说。
一边是形成垄断的电信运营商,一边是形成习惯的消费者,这就是虚拟运营商甫一出生就面临的艰巨挑战。虚拟运营商以何竞争生存,又能为消费者带来哪些新的体验?人们都想知道答案。
采访中,苏宁总裁金明透露,苏宁170号码尚未正式放号。“苏宁开展移动通信转售业务,不是向现有三大运营商瓜分市场号段资源,而是充分发挥苏宁自身庞大的零售业务和互联网产品资源的价值,为互联网转型增加入口通道。我们希望实现会员客户业务的整合,将来会员卡号或许就成为手机号码、邮箱号、易付宝账号,不管门店还是线上都能用手机账号支付。”此外,其资费套餐更加亲民。除语音、短信、流量等基础产品外,苏宁互联还将提供多种补贴。譬如,针对苏宁易购客户端、PPTV购卡赠流量,易付宝支付享受话费补贴等。消费者还可以通过苏宁170号码以极具性价比的资费观看PPTV视频、电子图书、享受7×24小时在线服务等。
目前,包括苏宁在内,已有19家民企来争夺虚拟运营商市场。金明说,初步估计,未来三年内,国内转售业务市场规模将超过300亿元。“虚拟运营商对用户无疑是利好,因为竞争加剧会促使移动通信业务服务水平提升,用户也将因虚拟运营商的吸引政策得到更多增值服务和优惠。”
民营企业进入电信领域,意味着该行业垄断“闸门”打开,这会对整个行业产生哪些影响?
记者就此采访了省内移动、电信、联通三大运营商。三家均表示,目前不方便表态,因为还不知道民营资本进入后,彼此是合作还是竞争。而怎么合作,怎么竞争,也都有待工信部进一步部署。
通信市场监管部门却乐见其成。省通信管理局通信与发展保障处处长陆凤祖表示,民营虚拟运营商进入,是中国混合制经济在通信业落地的开始,也是通信市场改革的起点,合作加竞争,这是趋势,更是好事。
省委党校经济学教授、江苏省市场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储东涛则从民营经济发展视角看虚拟运营商的意义。“江苏私营企业户数已经连续13年位居全国第一,江苏民企应该在发展互联网金融、虚拟营运商等方面走在创新的最前列,在各方面进行一些探索。”
不过,陆凤祖也提醒,虚拟运营商们别认为进入这个市场,就能赚大钱,毕竟他们没有前期基础设施投入。“‘十二五’期间,我省在通信基础设施投入达1350亿元。民营资本进入,只是寄生在现有运营商网络上,做服务和衍生产品,低投入低门槛高回报不太现实。”
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这确实是一块巨大的奶酪。但从全球范围看,这块看上去美好的奶酪并不好啃。数据显示,由于起步不力或后期经营不善,全球多达24.5%的虚拟运营商最终停业或被收购。美国最多的时候有1000多家运营商,但大多昙花一现。
那么,三大运营商的垄断经营下,虚拟运营商究竟有多少发展空间?
“虚拟运营商用的是三大运营商的基础网络,相当于从运营商批发带宽、号码资源,再用于零售。”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电子商务系主任姚国章认为,虚拟运营商不会对三大运营商的主体地位造成冲击,只能在细分市场中寻找机会。金明也坦承,如果单做批发业务来转售赚取差价的话,不会有太多获利空间,更谈不上让利于消费者了。
专家认为,虚拟运营商们要想在夹缝中求生,唯有利用自身既有优势,走技术创新的差异化路线。“对于自身规模较大、有很多行业客户的企业来说,对内的优势更加明显,像苏宁有众多安装工、送货工、连锁店,能大量节省集团内部成本,可以很好地对号码资源进行管理和调度。”姚国章说。
不过,随着进入市场“分蛋糕”者越来越多,必将带来一系列问题。陆凤祖介绍,按照工信部的统一部署,我省正在积极准备虚拟运营商的备案事宜,以便今后的监管。但目前对这一块的监管,还是空白,正在摸索研究。比如移动电话今年要实现100%实名制,但虚拟运营商营销可能通过网络而非门店,用户如何实名登记,通信安全如何保障,都是监管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