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相关新闻 >> 正文

微软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纯硬件和纯软件的死亡

2013年9月5日 13:25  新浪科技  作 者:维金

导语:《华尔街日报》网络版周三刊登题为《微软-诺基亚:硬件和软件同时死亡》(Microsoft-Nokia: Hardware Is Dead. Software Is Dead, Too)的文章称,微软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表明,硬件和软件之间的界线已越来越模糊。业内人士预测了在这一情况下市场将发生的5方面变化。

以下为文章全文:

软件和硬件的分界在哪里?答案是,这已经无关紧要。谷歌以125亿美元收购了摩托罗拉移动,而微软以70亿美元收购了诺基亚手机业务。目前,我们已身处一个真正融合的世界中,形式和功能之间的差异已不复存在。软件就是硬件,硬件就是软件。这就是一切。

黑莓以往曾进行过尝试,但从未达到这样的规模。今天,只有两个移动生态系统获得了繁荣发展,这就是苹果公司的iOS和谷歌的Android。我们正目睹其他厂商的衰亡和重组,诺基亚、微软、HTC和黑莓是其中的代表者。

未来将会发生什么?以下是5点预测:

1.规模将比以往更重要

建设移动生态系统是当前时代的大规模工业项目,相关公司需要具备工程、编程、传播和营销等能力。苹果公司非常善于这一任务,而谷歌的落后差距也不大。谷歌采取了不同做法,将Android系统大范围授权给其他厂商。

通过规模效应,生态系统的建设成本将被分摊至数千万,甚至上亿台设备。这也解释了为何黑莓在发布新款手机后净利润率由正转负,而苹果公司的净利润率则几乎没有受到影响。有趣的是,过去12个月,诺基亚的研发预算比苹果公司的42亿美元还要高13亿美元。

然而,目前所需的是另一种规模,即规模化的能力。这意味着每家公司都需要在业务的各个方面做得更好。通过收购摩托罗拉移动,谷歌加强了硬件业务。三星已被证明是营销大师,但仍缺乏自己的软件平台。苹果公司则更新了多年来几乎未变的软件和服务平台。

微软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的交易很独特,因为两家公司在硬件和软件方面都不是非常突出。诺基亚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正在滑坡,2013年上半年仅为3%。微软能否扭转该业务的颓势?实际上,微软近期刚刚为Surface平板电脑的促销活动进行了9亿美元资产减记。

2.谷歌和三星之间的摊牌

当前智能手机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谷歌和三星之间的关系。目前,两家公司可以和平共处,并同心协力使Android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达到79%。至少现在,谷歌和三星仍需要对方。

不过这样的关系能维持多长时间?今年3月我们已看到了一些迹象,当时三星在纽约的Radio City Music Hall发布了新款手机。微软和谷歌通常在这里举办发布会,而目前三星的名字也与之联系在一起。

三星正试图与英特尔合作开发自主操作系统Tizen,不过这款系统到目前为止尚未成熟。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使该公司在硬件领域不必再依赖三星。而对三星来说,目前仍缺乏可替代Android的操作系统。预计三星最终将自主开发或收购操作系统。

3.竞争来自亚洲厂商,而非欧美厂商

黑莓、诺基亚、HTC,3年前,这些公司是智能手机市场强大的参与者,拥有很大一批用户,都能对苹果公司和Android生态系统发起挑战。

然而在研究未来的竞争形势时,最好将这些厂商抛在一边。黑莓目前希望出售公司的部分业务,HTC正陷入财务困境中,营收同比下降了22%。

我们可以关注这些厂商:华为、联想、中兴和中国无线。实际上,华为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2012年曾一度排名第三。这些厂商的重要性主要在于,它们面向新兴的智能手机消费者,即中国消费者。尽管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已经快速发展,但目前中国只有不到一半的手机用户已经上网。

这些公司大部分选择了Android平台,并可能继续基于Android进行开发。不过两年之后,中国无线旗下的酷派对市场的影响力可能就会超过新的黑莓。从长期来看,这些公司将有潜力与苹果公司和谷歌竞争。

4.开发者失去话语权

除非微软推出真正可以替代iOS和Android的平台,否则软件开发者将继续失去市场上的话语权。开发者将别无选择,只能在这两大平台上开发。这将进一步加强平台的实力,而Windows已经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5.网络是最终赢家

近期,Verizon通信以1300亿美元收购沃达丰所持Verizon无线股份的交易没有受到太多关注。Verizon通信愿意支付如此高的价格有其道理。随着生态系统的进一步发展,移动运营商将有机会向用户提供更多数据服务,而建设移动通信网络,进入运营商市场的门槛仍然很高。

在一个全面整合的世界中,优秀的硬件和优秀的软件带来的区别将不会太明显。无论微软未来有何表现,我们都将看到网络中的数据流量越来越大。(维金)

编 辑:章芳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张云明:大部分国家新划分了中频段6G频谱资源
精彩专题
专题丨“汛”速出动 共筑信息保障堤坝
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