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相关新闻 >> 正文

科技界上演“无间道”:艾洛普摆了一盘大棋?

2013年9月4日 10:21  腾讯科技  

科技界向来不乏并购案,但微软收购诺基亚确实让人咋舌。尤其是主角之一的艾洛普,这位三年间颇受业界热议的诺基亚CEO,可以说成功的上演了一次科技界的“无间道”。

忍辱负重前行

艾洛普加入诺基亚之前,曾是微软企业部门总裁、主管信息工作者、微软企业解决方案和统一通信组。上任诺基亚CEO后的第二个月他便宣布诺基亚全球裁员5000人并精简Symbian部门的人数,这成诺基亚10年来最大的一次裁员。

随后,艾洛普宣布对诺基亚实行内部改革,对诺基亚发展进行全新的定位。艾洛普的这一举动直接加速了Symbian系统的衰亡,导致Android更快崛起。

在精简Symbian部门的同时,艾洛普做的另一件事情则是将前任诺基亚CEO康培凯所规划的诺基亚Android手机腰斩,并拒绝谷歌发出的Android合作。2011年2月,艾洛普取消Intel合作开发MeeGo,并宣布诺基亚与微软公司达成战略合作伙伴,采用Windows Phone 7操作系统。

诺基亚试图通过这次结盟扭转颓势,微软则选择了抱定诺基亚这座通信界的青山不放松,谋求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拥有更多话语权。不过在当时,这场看似是两个巨头强强联合的契约,被外界认为是两个每况愈下的歧路亡羊之间的相互取暖。

此举随后遭到诺基亚9位股东的集体“弹劾”,要求解雇公司首席执行官史蒂芬·艾洛普及其他高管,将公司智能手机战略重新调整为MeeGo平台。

诺基亚前高管TomiAhonen甚至直接公开质疑诺基亚的改革策略,激烈指责现任CEO艾洛普,称艾洛普的改革毁了诺基亚。前诺基亚管理人员、移动行业分析师Tomi Ahonen在其发表的一篇博客文章将诺基亚的进一步没落归结到“艾洛普效应”上,他称“艾洛普是所有行业里最差劲的CEO”。

面对诺基亚遭遇的危机以及外界对他的频频质疑,艾洛普所给出的回应是,诺基亚身处在一个 “多点着火的燃烧的平台上”。

卧底?巧合?

解散了Symbian团队之后并没有选择如日中天的Android平台,而选择了与自己的前东家微软结盟,外界普遍认为这一决策是诺基亚日后走向衰落的主要原因。

尽管此后的日子中,诺基亚Lumia表现一直呈上升趋势,尽管最新的全球手机出货量诺基亚仍排在第一,但那是依靠残喘的功能机在支撑,智能机销量与第一梯队的手机品牌差距依然很大,但这是利润增长核心处,所以摆在艾洛普面前的问题是如何增大Lumia的规模,而且要快速。

分析师根据诺基亚近期透露的业绩推测,该公司手机业务部门在下季度的运营利润可能仅为1%,这不得不让业界再次为诺基亚的未来捏一把汗。

在与微软两年多的并肩前行中,诺基亚自我恢复还算有所收获,但要想提升利润杀回第一梯队、恢复到之前的鼎盛时期,还需一个强大的合作伙伴来帮助他们回归良性循环,在艾洛普的脑子中非老东家、战略伙伴的微软莫属。

在微软CEO鲍尔默宣布未来12个月内退休后,新CEO的候选人名单就有了艾洛普,紧接着就有了此次的并购。顿时间,关于艾洛普是“卧底”的说法再次铺天盖地而来。

这里有个细节需要注意,有数据显示,埃洛普在微软任职不足两年,但却持有13万股微软股票,总价值为318万美元。微软董事长兼第一大个人股东比尔·盖茨持有5.83亿股微软股票,价值为160.6亿美元。不是正式“卧底”也是潜在“卧底”。

据交易细节所透露,一旦交易达成,诺基亚众多高管将加入微软,其中包括艾洛普。因为这项交易而即将加盟微软的诺基亚高管还有:全球执行副总裁乔哈劳(JoHarlow)、运营执行副总裁普凯达(JuhaPutkiranta)、移动电话执行副总裁蒂莫托坎宁(TimoToikkanen)和销售与营销执行副总裁克里斯韦伯(ChrisWeber)。

艾洛普对微软的死忠也是天地可鉴,在诺基亚的三年时间,他大刀阔斧的推翻了前任CEO康培凯的复兴计划,砍掉了诺基亚立身的塞班,以及诺基亚很有可能翻身的Meego系统,全面投入微软怀抱,艾洛普在诺基亚担任三年CEO,不仅拱手将智能手机市场第一的位置让给了当时排第三的三星,连第二的苹果都远远超过了它。

连续三年业务下滑、利润亏损也让微软在关键时候,用低廉的价格收购了诺基亚的设备和服务部门,其实就是全盘的手机业务。

如果艾洛普真成为微软下一任CEO,那么他这棋局摆得可真有点儿大了。当然,这只是我们分析推测而来的结论,也或许它真就是个巧合。

编 辑:王洪艳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张云明:大部分国家新划分了中频段6G频谱资源
精彩专题
专题丨“汛”速出动 共筑信息保障堤坝
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