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相关新闻 >> 正文

雍忠玮:五年之后,诺基亚会不会消亡?

2013年9月3日 13:59  创事记  作 者:雍忠玮

文/雍忠玮

微软收购诺基亚,完全不是令人意外的结果。

在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之后,已经宣告终结手机硬件时代的到来。在iPhone崛起之后,以苹果为代表的软硬件一体、完整生态链控制者崛起,成为手机行业发展的重要风向标。

与之对应的,则是HTC、RIM等曾经名噪一时的公司的褪色。即便是三星手机,也将面临现实的挑战:如果不能掌握强大的手机产业生态系统,最大的可能,便是在新一代操作系统来临之际,迅速陨落,并最终成为软件和互联网公司收购的目标。

具体到诺基亚,我曾经7月4日在创事记上所写的文章《诺基亚收购诺西又赌错了》中明确提出,如果要挽救这家公司,就必须将埃洛普清理出局。

如果说现在的结果有所意外的话,只是埃洛普折腾诺基亚的速度之快,超过了所有人的想象。在今天,当微软以71.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部门之后,埃洛普重新成为“微软的人”。我相信在未来的数日中,会有大量有关埃洛普是否在现实中演绎一场“无间道”的文章讨论,但这一切,如今其实已经没有太多意义。

我们需要看到的现实是:

第一.曾经扮演芬兰国民经济重要角色的企业,曾经世界上最大的手机公司,诺基亚,虽然名字仍然存在,但其手机业务,将打上美国企业的标签,更准确的说,是微软的标签。

第二.微软通过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部门,并且是如此低价的收购,将一举进入全球重要的手机厂商控制者行列。必须看到的是,诺基亚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功能手机提供商,诺基亚是支撑Windows Phone生态系统最核心的公司。最重要的,诺基亚在全球范围拥有的最大的无形资产,其数十年来构建的营销体系和营销渠道,是其他手机公司垂涎已久的真实资源。

第三.从深度结盟到现实性的收购,根本性的结果是,Windows Phone生态系统的整体实力,并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的强化,这也决定了我完全不看好这项收购所能带来什么别样的价值。7月19日,我在创事记所写的另一篇稿子《我为什么唱衰诺基亚:战略决策一错再错》中提到,微软和诺基亚之间空洞的相互冀望,是导致Windows Phone全球性失败的重要原因,两个巨头之间的合作,往往结果就是各怀鬼胎。而如今,当微软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部门,其目的也恰恰是希望完全控制游戏规则,至少是在走出去跟iOS、Android竞争之前,能够形成内部统一。

71.7亿美元的诺基亚手机业务部门的出售价,包含了两个部分:16.5亿欧元(约合21.8亿美元)的专利许可,和37.9亿欧元(约合50亿美元)的具体手机业务。

从某种程度上,诺基亚董事会“贱卖”了自己最核心的业务部门,即便在并购诺基亚西门子网络之后,手机业务虽然亏损,但仍然是最大的现金流业务。

从短期来说,曾经给诺基亚带来巨大负担的手机业务部门的持续性亏损,如同狗皮膏药一般,贴到了微软身上。微软在未来数年中,将被迫从其770亿美元的现金储备中,拿出相当的资金,为诺基亚手机供血。但微软仍然不会觉得这是亏本的买卖,因为至少在结构上,微软通过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完全复刻了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的“样板工程”。

但对于诺基亚而言,假以时日,诺基亚手机业务的Logo将会消失,转变为微软手机业务。

而就现今的诺基亚董事会,我认为他们完全在商言商的做法,彻底抛弃了这家公司对于芬兰这个国家应当存在的尊严感和责任感。依托现有接近30亿欧元的现金储备,以及出售手机业务的54.4亿欧元的收入,发力于通信和网络设备市场。、

但问题是,面对着爱立信和华为,诺基亚的前途,又是何等的迷惘?或许,在未来五年内,我们将看到诺基亚在网络设备市场同样惨败收场,那个时候,是否意味着诺基亚(Nokia)成为下一个北电网络公司?

编 辑:章芳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张云明:大部分国家新划分了中频段6G频谱资源
精彩专题
专题丨“汛”速出动 共筑信息保障堤坝
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