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中国电信贯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及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要求,深入推进企业转型,积极全面履行社会责任。
转型中前进向世界级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迈进
作为中央企业和国家主体通信运营商,中国电信一直牢记重托和使命,将建设完善基础网络、发展电信普遍服务、保障应急通信、维护信息健康、推进自主创新和促进产业发展作为企业与生俱来的责任。
为了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各类客户对信息化的新需求,中国电信在新一轮的转型中,一方面建设“智能管道”,大力提升通信能力;另一方面,发挥自身潜力,与商业伙伴广泛合作,建设信息服务综合平台,积极参与信息内容与应用,努力为个人、家庭、企业、政府和社会事业的各类客户提供更多适用的综合信息服务。
通信网络始终是电信运营商服务客户、服务经济社会信息化的基础。中国电信将持续扩大网络覆盖,适时引入新技术,不断提升网络的智能化水平,让通信网络更加“强壮”而又“智慧”,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多种接入方式、感知良好的速率和带宽,以及客户需要的自助式服务,努力把中国电信的网络建设成为所运营区域中综合能力强、客户乐意选择的网络。
信息服务综合平台是中国电信携手商业伙伴,为客户提供综合信息服务的重要设施。中国电信将大力整合内部资源,结合客户及商业伙伴的需求,积极采用云计算等新技术,逐步建设开放的综合平台,让商业伙伴更方便地开发提供信息内容和应用的业务,让客户更便捷地获取和体验各类时尚业务。
信息内容与应用是客户直接体验消费的信息服务产品。中国电信大力开展业务合作,大量聚合客户喜爱的业务,也立足自身能力特点开发提供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一些特色业务。中国电信从客户感知出发,将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水平,努力让客户尽情享受信息新生活。
通过转型,中国电信致力于为客户及经济社会创造新的价值,为小康社会建设作出新的贡献,逐步向世界级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迈进。
履行社会基本责任实现专项网络优化
2012年8月,中国最后一个少数民族——独龙族开通了固话、宽带、3G网络,从此告别信息闭塞的境况。2010年12月27日以来,中国电信等建设单位克服冬季封山、夏季泥石流等困难,付出艰辛劳动,提前两年为独龙族人民架起了通连世界的信息“彩虹桥”。
与此同时,中国电信重点完成全国10027个行政村通宽带和2182个自然村通电话的建设任务。据悉,2004年至2012年,中国电信累计完成4.6万个行政村和近4.4万个自然村的“村通工程”建设任务,每年为已开通的村通网络投入维护资金超过20亿元。
作为宽带网络建设的主力军,中国电信持续推进“宽带中国·光网城市”工程,加快宽带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市地区大力推进光纤到户(FTTH)建设,上海公司已经第四次宽带大提速,家庭宽带用户70%以上,用户平均带宽达到16M,居于全国城市领先水平。
在校园、路网、农村移动网络的专项优化行动中,中国电信有效缓解局部热点区域因频率资源紧张、基站站址受限等带来的系统容量问题,保持天翼网络优质质量的感知。
在路网专项网络优化行动中,中国电信对全国高铁和动车线路14000余公里、高速公路70000余公里、18条水运主干和近海海域及53个沿海和内河港口进行了网络优化,同时健全行政村网络质量监控机制,完成472597个行政村(覆盖全国83%的乡村)的网络质量摸查,解决信号无法接通、无法上网、信号不稳定等问题。
保障应急通信尽全力抗震救灾
在应急通信方面,中国移动圆满完成中共“十八大”等重大通信保障任务,完成伦敦奥运会、夏季达沃斯论坛等大型活动的通信保障;完成北京河北暴雨、甘肃岷县冰灾、四川宁南特大泥石流、新疆云南地震、雅安地震等重大灾害的应急保障。
2013年4月20日08:02分,四川雅安县发生7.0级地震,造成雅安宝兴、芦山两县通信阻断,四川全省移动电话拥塞,灾情发生后,中国电信迅速启动应急处置流程,集团公司调动相关应急通信保障队伍奔赴灾区,四川公司同时全力投入抢险,并紧急采取电信宽带、语音、短信、流量、漫游均免费的服务,同时启动电信客户暂缓停机,电信平安电话服务,电信寻亲热线服务,电信天翼微博祈福,电信官博实时报道等相关紧急服务。
借助光网、固定和移动通信融合的优势,中国电信南宁分公司为第九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及商务与投资峰会、自贸区论坛提供包括固定电话、移动通信、宽带互联网、短信平台、全球眼等一揽子综合信息服务,专业化保障信息通信畅通无阻。
促进员工发展改善基层工作生活条件
为了全面推进人才的竞争性选拔,积极探索新兴业务领域的人力资源机制创新,中国电信开展了包括“公推直选”新店长、推荐“代理班长、“在职创业”等各种形式竞争性人才选拔。
在2009-2011三年建设“四小”(小食堂、小浴室、小卫生间和小活动室)的基础上,2012年发挥“四小”建设成果的作用,丰富内涵,持续改善基层员工的工作生活。
不仅在职场和生活上,中国电信还从细微入手,给员工心理层次的疏导。贵州公司2012年启动员工帮助计划(EAP),由丰富经验的机构作为合作方,为员工提供全方位的EAP服务,为员工电话咨询服务、每月一次的面对面咨询、24小时开放的网上视频课程,定期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还计划通过互联网开展员工心理状况调查,进行点对点的评价和分析。
另外,“阳光星期五”是上海公司在2012年员工队伍建设中开展的一项活动,其中“讲一讲、谈一谈、动一动”可以帮助员工快乐学习,快乐工作,被上海市总工会评为“上海市职工素质工程十佳优秀品牌”。
低碳电信做绿色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
在节能减排方面,中国电信贯彻落实国家对节能减排的要求,树立“低碳电信、绿色发展”理念,深入推进绿色管理、绿色采购、绿色运营、绿色产品,并开展绿色公益活动,努力做绿色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
2012年中,中国电信加大对基础配套系统节能改造的力度,有效控制住了能耗增幅。在业务总量快速增长的情况下,耗电总量增幅较2011年下降约1个百分点,有效控制了能源消费总量的过快增长。
同时,中国电信大力推动废旧铜缆、蓄电池等产品的翻新置换、回收变卖,以及通信终端产品的返修再利用等工作,通过逆向物流渠道共节约资金27.4亿元,有效降低了资源消耗。
据统计,2012年在节能减排中积极运用云计算技术,推进平台整合共享,新下线平台244套,总量减少12%;纳入云资源池平台339套,总量增加65%。目前全网累计下线和纳入云资源池的平台达1181套,占整合前的48%;退网低效能设备7780套,空出机架1541个,节电4300余万度。
公益责任自觉回报社会
云南省在干旱中有近600万山区群众存在严重饮水困难。中国电信云南公司响应政府号召,积极参与山区“爱心水窖”建设任务,并组织全体员工为“爱心水窖”建设捐款。
2012年,全国相继发生云南冬春连旱、云南彝良5.7级地震、甘肃岷县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以及多起台风、洪涝等重特大自然灾害,中国电信自觉向灾区伸出援助之手,通过免费提供服务、赠送物品、发动员工捐款捐物等多种形式,帮助灾区群众克服困难。
像普通人那样工作,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甚至得到与正常员工一样的待遇和报酬,是许多残障人士的心愿。从2007年起,中国电信浙江公司启动了爱心助残就业计划,2012年更是全面推进“浙江省号码百事通自强号助残共建项目”,圆残疾人就业梦。全国首家“号码百事通@自强号”电信营业厅在杭州市西湖区落户,成为全城一道新的爱心助残风景线。
中国电信一直自觉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公司建立捐赠管理体系,遵循“自愿无偿、权责清晰、量力而行、诚实守信”的原则,通过捐款、捐物、提供免费服务等形式,解危扶弱,扶贫帮困,支持科教文卫,积极传播信息文明;鼓励员工发扬志愿精神,参与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