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OTT破冰!腾讯与运营商将推出微信定制服务

2013年7月12日 08:28  爱范儿  

7月12日消息,在今年二月份传出腾讯与香港运营商PCCW Mobile(电讯盈科)推出 8 元“微信套餐”的时候,人们纷纷猜测微信与内地运营商的合作可能会很快提上日程。苦等多日后,类似计划仍然没有实现。

不过根据爱范儿掌握的最新消息,微信与运营商的合作终于要浮上水面了。

峰回路转:腾讯将与内地运营商推微信定制服务

一位消息人士向爱范儿透露,腾讯将与一家内地运营商合作推出“微信定制服务”,定制服务将是双向的,用户既可以从套餐中享受到运营商提供的微信特别功能,也可以从使用微信产品中得到运营商的流量优惠。不过消息人士拒绝透露与微信合作的运营商名字和套餐推出的具体日期。

在此之前,爱范儿曾经了解到腾讯与一家运营商达成过某项增值服务合作,但最终搁浅。这位消息人士则称,腾讯实际上在 2012 年就与运营商达成过两次合作。

此番合作达成可谓道路曲折,尤其是经历了今年 3-4 月关于“微信收费”的传闻之后。该传闻发端于去年底中国移动与腾讯高层隔空对话,今年 3 月 16 日传出“三大运营商讨论监管腾讯 OTT 业务”消息,并开始热炒,在腾讯多次辟谣后,该话题在 4 月底渐渐平息。如今传出腾讯与运营商合作推微信定制服务,不能不说是“峰回路转”。

上述消息人士称微信得以成功与内地运营商展开合作,是双方高层人士直接推动,据称双方的最高层领导都对合作表示“关切”,最终促成合作。

他山之石:国外的“微信”怎么定制服务?

从我们得到的消息来看,微信套餐将提供双向优惠,即可以从运营商渠道获得微信的特别服务,也可以从微信获得运营商优惠。虽然具体的合作形式不得而知,但参考日本类微信应用 Line 与日本KDDI和NTTDocomo 的合作,及西方运营商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案例,我们仍然可以作一些猜想。

在去年 8 月与 KDDI 的合作中,Line 加入 KDDI 的“Smart Pass”精选应用群(500 个 app),用户付费4.7美元(390 日元)便可以享受无限流量。而在今年 5 月与Docomo的合作中,Line 在专有版本中向Docomo提供拨号按钮,用户可以在 Line 界面直接拨号,如果用户将电话号码与 Line 绑定,则可以在 Line 应用内通话。在 Line 内拨打电话是收费的,绑定手机号码的 Line 应用之间通话是免费的。

除此之外,英国运营商沃达丰(Vodafone)曾与Skype合作,美国运营商Sprint曾与GoogleVoice建立合作,德国电信(T-Mobile)也曾与 Spotify 合作……这些运营商与所谓“OTT 企业”之间合作方式多为流量套餐合作。

参考西方运营商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及Line与日本运营商的合作模式,我们可以猜想微信与内地运营商也会以流量套餐、专版专属服务、拨号优惠等形式展开,只是具体到套餐价格、专属服务品类、优惠额度等我们无从得知。

今年三月的时候,读者曾在爱范儿论坛发帖,我们调查后也注意到国内运营商开始剥离微信所耗费的流量,当时我们怀疑这是运营商为“微信收费”铺路,现在看来,运营商早在为推出“微信套餐”作准备。毫无疑问,无论是如今微信定制服务在流量方面的优惠,还是曾经流产的未公布的流量合作计划,对流量来源作具体甄别是必要的技术准备。

开放之路:拥抱流量时代的运营商

今年 6 月底在上海举行的亚洲移动通信展(MAE),“拥抱流量时代”几乎是与会者的口头禅。他们谈的是离中国人比较遥远的事情——4G时代运营商如何经营流量——虽然它确实是世界范围各种运营商探讨的话题。

我在两年的报道中诟病活动没有邀请到日本运营商 Softbank Mobile(软银移动),后者在流量经营方面很成功,是典型顺应了“流量时代”潮流的运营商。翻看 2006 年至今的年报,软银移动整体ARPU值是逐年下降的,原因是语音业务的跌幅大于数据业务的增幅,但也正是得益于数据业务的增长,软银才避免了更大的跌势。截止 3 月底底的财报显示,软银移动与日本第一大运营商 NTT Docomo 的差距在不断缩小,而且它刚刚完成了对美国第三大运营商 Sprint 的鲸吞,一举成为全球第三大运营商。

正如中国3G牌照和4G 牌照发放分别晚于日本9年和至少4年一样,中国运营商拥抱流量时代的决心也是晚于日本运营商。从运营商与微信的合作计划来看,中国大陆的运营商正在赶上来。

“幸好”日本运营商跟 Line 的合作进行不到一年,Docomo与Line的合作要到今年7月至9月间才见到实效,中国运营商以开放的心态迎头赶上还为时不晚。无论微信是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还是中国联通合作推出套餐,从一个用户的角度,我是喜闻乐见的。

编 辑:孙慧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张云明:大部分国家新划分了中频段6G频谱资源
精彩专题
专题丨“汛”速出动 共筑信息保障堤坝
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