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相关报道 >> 正文

宽带那点儿事(四):光纤不普及不是运营商的错

2013年3月14日 07:18  腾讯科技  作 者:郭晓峰

    宽带问题缘何在国内屡屡遭用户吐槽,最直接的原因是无论有线、无线宽带速率还是普及率,与发达国家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

    目前,我国互联网网速平均速率仅1.774M,普及率不足20%,排名全球第71位,仍处于“低速宽带”。而韩国的家庭宽带普及率已达95%,平均速度为20.4Mb/s,居全球宽带性能综合排名首位。从技术发展看,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需要有更高的传输速率,端到端的传输速率达到100Mb/s才能满足需求。

    光纤无疑是解决当下宽带问题的最佳利器,有了光纤的速度,以目前的网络应用而言,估计无人会吐槽自家的宽带不宽。那么,光纤离我们还有多远呢?答案很显然,宽带都还没普及好,又何来的光纤。

    近几年,国家已把“宽带中国”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可实际普及效果却差强人意。问题在哪?在腾讯科技的实地调查中发现,宽带、光纤的普及和当地政府支持力度及用户接受程度紧密相关,而非运营商能力所为。

    首先,从政府支持力度而言,我国宽带发展没有设立普遍服务基金,虽然国家有相关扶持,但财政拨款杯水车薪,主要是鼓励基础电信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长期持续大规模投资,对企业来说难度较高。

    反观国外,设立普遍服务基金是实施宽带普遍服务的通常做法。截至目前,全球有超过100个国家出台了对宽带发展的支持政策,主要增加普遍服务基金,或是直接给予财政支持。

    例如,2010年,英国政府机构政府拨款10亿英镑,做出了“2017年年底前实现全英90%家庭接入最低速率2M宽带普遍服务”的承诺。此外,英国还出资4.8亿美元为低收入家庭提供宽带补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则发布了国家宽带计划实施细则,斥资72亿美元用于改善网络宽带,以实现2020年“至少1亿美国家庭应能使用平价宽带,实际下载速率至少100M,实际上传速率至少50M”的目标。

    其次,由于实际建设与发展主要依靠基础运营商,这就导致了能够盈利的地区重复建设、竞争激烈,而贫困地区由于盈利较少甚至成本回收困难,没有企业愿意进入。各地区之间发展存在很大的不均衡性,这不仅会影响我国宽带总体水平的提升,也会导致城乡、区域间的数字鸿沟进一步加深。

    某运营商人士就向腾讯科技坦言,国家每年给的宽带任务都在提升,网民也要求高速率低收费,而运营商的投入是逐年上升,不管最终如何只希望让网民有一个好的网络质量,而在这样高投入的环境下,运营商已力不从心。

    尽管没有雄厚的基金做支持,但运营商推动宽带建设的步伐并未停止。例如,宽带作为中国电信的重要支柱,近年依然是其投资的基本方向。据媒体报道,中国电信计划今年新增固定宽带用户1500万户,光纤入户覆盖家庭新增2500万户,城市地区能够按需提供8M、20M甚至更高带宽的接入业务。

    另外,从用户接受程度来说,具体实施也是困难重重。中国电信宽带相关运维人员向腾讯科技表示,由于光纤安装流程、技术要求等都要比之前宽带复杂,加上原有住房设计大多是铜缆接入,没有预留光纤入户相应的管道和线路,导致光纤入户改造难度较大,而改造中遇到常见的墙壁钻孔、布线等安装入户问题,用户更是无法接受,普及自然就更加困难。

    不过,问题终归会有解决的办法。此次两会上,多数代表再次提案聚焦宽带。全国人大代表、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强烈建议国家高度重视并加快“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将宽带网络建设提升到与公路、铁路、机场和电网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

    另有最新消息显示,“宽带中国战略”近期已完成方案制定,其中会涉及对于宽带建设进行资金补贴等事宜,目前具体出炉时间还未公布。

    对于光纤改造普及中存在的入户问题,运营商也自研了对应方案。如上海电信针对此开发了无孔入户、微创入户的新技术,以及提出光网新装48小时即要即装的举措。截至目前,上海电信的光网覆盖达680万用户,光网实装用户达260万,光纤占宽带用户总比例率达70%以上,居世界领先水平,用户平均带宽达16M,10M以上家庭带宽用户占比70%以上。

    除上海外,江苏、河北、河南、四川等国内很多地区在今年都把“宽带中国”作为专项行动并设立目标。如重庆通信管理局日前提出“推进落实宽带中国2013专项行动”目标,即实现4M及以上宽带用户达到70%,新增宽带用户60万户,新增FTTH覆盖家庭90万户。

    如此看来,光纤离我们还远吗?

编 辑:崔玉贤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张云明:大部分国家新划分了中频段6G频谱资源
精彩专题
专题丨“汛”速出动 共筑信息保障堤坝
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