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处于蛰伏期的IPv6终见拂晓。
日前,国家发改委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关于下一代互联网“十二五”发展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十二五”期间,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5%以上,推动实现三网融合,IPv6宽带接入用户数超过2500万,实现IPv4和IPv6主流业务互通,IPv6 地址获取量充分满足用户需求。
一直以来,IPv6在我国的发展缺乏明确的政策鼓励和资金支持,导致IPv6停留在试验网或实验室阶段。然而面临IP地址的枯竭,IPv6必然要走向商用。
H3C副总裁、首席技术官曹向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国家政策的扶持对IPv6无疑是一利好消息,加速IPv6走向商用。”而发改委下拨的80亿专项资金将为IPv6的发展注入更多的强心剂。
同时,IPv6的加速发展也为产业链带来了更多的机会。曹向英表示:“多年以来,H3C深耕IPv6领域,已经为IPv6商用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CERNET2排名第一
据介绍,IPv6作为H3C战略性的研发投入方向,H3C非常重视IPv6相关设备的研发,其全系列网络产品早在几年前就全面支持IPv4/IPv6双栈协议。
应该有不少人还记得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鸟巢前广场美轮美奂的“龙形水系”,在其背后是H3CIPv6设备的支撑,通过实现对上亿只LED灯的精细控制而形成的效果。
不仅如此,H3C的设备还被广泛采用在CERNET2网络上。CERNET2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采用纯IPv6技术的下一代互联网主干网,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向下一代互联网过渡的关键性基础设施。
曹向英告诉记者,在CERNET2骨干网层面,H3C的高端IPv6路由器达到将近50%的占比,在驻地网层面,H3C的IPv6交换机占比达到55%。而在全国100所高校的IPv6试验网中,有接近90所的高校选择了H3C的设备。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们在CERNET2以及高校IPv6试验网的占有率排名首位。”曹向英向记者表示。
这得益于H3C的研发实力和技术积累。H3C产品线副总裁孙德和告诉记者:“H3C每年将公司营销收入的15%以上投入研发,投入比例在所有的IT公司中是最高的。H3C更是将IPv6作为战略性的研发投入方向,每年投入大量的研发人员和经费,同时培养了一批专业的鉴定测试设施和人员,对IPv6解决方案的部署和实施起到关键支撑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11年底,H3C累计申请专利超过3400件,IPv6专利授权累计70余件。同时,H3C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等一批高水平院校携手,合作开拓IPv6新技术课题,在IPv6真实源地址认证、IPv6大规模可控组播、IPv6网络流量分析、IPv6网络管理等均取得了重要突破。
2012,IPv6迎来商用之年。“今年,我们希望能和运营商以及互联网厂商进行更广泛的合作,推动IPv6的商用化进程。”
NGIP战略继续深入推出开放云架构
与此同时,2012年,H3C还将继续深化其NGIP战略。在接受采访当天举行的“H3C技术大会”上,孙德和表示,“H3C新一代互联网战略已经迈入新的阶段,标准化的云网络已经就绪。”
技术大会上,H3C向与会代表分享了在云网络方面取得的诸多进展。例如H3C推出的IRF2技术已支持四框虚拟化,是业界第一个可以用于交换、路由和安全等不同产品平台的通用网络虚拟化技术;针对VEPA这一当前最新的技术标准,H3C也已经推出了相关的成型产品。
同时,H3C也通过不断务实、创新,从技术层面夯实云计算的落地,从应用层面推动云计算的实践。今年,H3C推出开放云计算战略。“单凭一个厂商玩不转云计算,所以我们要开放,和产业链进行深度的合作,共同推进云计算的落地。目前,我们已经和曙光、浪潮等厂商携手。”曹向英表示。
目前,H3C的创新产品与解决方案已经在各行业用户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参与成都云计算中心、天津国家数字出版云、海航集团云计算中心等多个云网项目建设;并成功进入海外高端市场,成功应用于梦工厂、HP数据中心、麻省理工大学、美国UL实验室等项目。
“八年前H3C刚成立,在Gartner关于企业网的魔力象限曲线中,位居最低的层次——参与者。八年后,H3C已经跃居到领导者象限,和思科并驾齐驱。”孙德和表示。
在设备商而言,IPv6是早已“Ready”的,H3C的全系列主流网络产品早已支持IPv6,在2009年也全面支撑了Cernet网的IPv6改造。其实,在08年奥运会期间,鸟巢前广场美轮美奂的“龙形水系”,也早就利用H3C的IPv6设备,实现了对上亿只LED灯的精细控制。对于H3C这样的主流网络厂商,IPv6已经是一个设备基本特性。微软的操作系统也早已支持双栈,剩下的就是各色各样的应用程序,或早或晚走到IPv6的队伍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