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電話女士”項目工作的孟加拉國人已超過二十八萬,她們的平均收入是孟加拉國人均收入的三倍。圖為一名正在工作中的“電話女士”。
資料圖片
“電話女士”,這個在孟加拉國出現的新詞,指的是一種新型的手機運營模式。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為”)與孟加拉國最大移動運營商格萊?電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格萊?”)合作,對一些鄉村婦女進行集中培訓,再派她們回到自己的村庄去推廣手機服務,旨在以此消除城鄉之間的“數字鴻溝”。
孟加拉國電話與網絡等基礎設施供給嚴重短缺,很多農村婦女甚至數年都無法與在外國打工的丈夫溝通,而漁民們則要坐兩天的皮卡到首都達卡向飼料供應商下訂單。
現在,中國公司來了,“電話女士”為農村注入了生氣,村民們用上了手機。一位名叫貝古姆的農村婦女成為“電話女士”,她通過租賃和出售手機有了收入,給家裡添置了彩電和冰箱,還“終於可以送孩子上學了”。和貝古姆一樣為“電話女士”項目工作的孟加拉國人已超過28萬,她們的平均收入是孟加拉國人均收入的3倍。
1998年,華為進入孟加拉國市場,低價向7家電信運營商提供移動和數字設備。2011年華為在孟收入達到2.7億美元,同比增長26%,預計2012年將達3億美元。目前華為在孟通信市場的佔有率高達62%,穩坐“孟加拉國第一設備供應商”的交椅。
2010年,華為的兩套方案被格萊?選中,開始為其大規模部署、升級和擴容移動網絡。格萊?的首席執行官奧德瓦爾·海耶達爾表示,他們最初擔心華為不能如期交付承建的基站搬遷項目,但其最終不僅按時交付,質量還非常高,使格萊?電話的網絡容量和質量得到了大幅提升。孟加拉國《晨報》副商業編輯哈倫對本報記者說:“華為的科技是孟加拉國電信產業發展的推動力,這本身就是華為在孟取得成功的明証。”
華為在孟共有1044名員工,其中約90%是孟本地人。華為對孟投資不僅重視高附加值產業的技術轉移,還為孟培育長遠發展需要的人才資源。華為為當地員工提供獎學金,送其到外國接受培訓,不少人回國后即被提升為技術骨干。在華為工作了7年的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孟加拉國代表處人力資源部主任哈桑曾出國接受培訓,他說:“華為就像一所大學,為我們提供了很多成長機會,我在這裡收獲了很多知識。和歐美企業約30%的本土化率相比,華為很了不起!”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孟加拉國代表處國家代表周鑫對本報記者說:“華為希望進一步增強管理水平,提高員工本土化率,爭取使中孟員工的比例盡快達到1︰20。”
10月14日,孟加拉國發布了第一個由華為主要承建的3G網絡。為支持該國民眾更便捷地使用3G網絡,華為計劃在11月發布3G智能手機。華為還和孟加拉國信息產業部簽訂了國家信息高速公路的項目,最早將於明年開始實施電子化辦公,即從地方到中央通過網絡傳送文件。在“數字孟加拉國”的宏偉計劃中,華為將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