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相关新闻 >> 正文

三评发改委调查电信垄断 媒体对阵背后利益博弈

2011年11月14日 16:05  金羊网-羊城晚报  

今日论衡

之世相评弹

□秦淮川

发改委调查中国电信(微博)和中国联通(微博)涉嫌垄断之事,随着央视的“意外”曝光,以及人民邮电报的激烈反诘,迅速演化为公共事件(12日《羊城晚报》)。在我国的现实语境下,两大央媒之间如此短兵相接,急赤白脸,极为罕见。

围绕这起公共事件,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此事属“内部纷争”,不该曝光于公共平台。二则认为这是与普通消费者无关的“神仙打架”,央视和邮电报皆为相关利益方的代言人。

无论如何,都应“感谢”两家媒体的报道,正因为此,世人才得以窥见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涉嫌垄断的些许真相,才更加关注垄断与反垄断,从而深层次思索如何遏制垄断行为。如果不是媒体“突然”揭曝,这起反垄断调查也许一直沉潜于桌下,最终内部消化,或不了了之。

而所谓的“神仙打架”并非虚言———央视和邮电报的“龃龉”,确实关系到“三网融合”的主导权之争。众所周知,尽管国家一直积极推动广电网、电信网与互联网的融合,但相关部门阳奉阴违,各自站在自己的利益立场上只进不退。用业内人士的话,广电拿着内容播控权,电信拿着互联网宽带出口和IDC(互联网数据中心)资源,各自握紧手中的王牌,既想分享对方的好处,又不想失去自己的利益。基于此,坊间不少人认为,这次央视披露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霸占”宽带接入,是为广电系宽带攻城略地作舆论追逼。

毋庸讳言,这是一个利益主体不断显现的时代。每个群体都有权利表达自己的诉求,利益博弈是正常的,也是必需的。因此,电信与广电系统有不同的利益诉求,以及为了捍卫各自利益,进行或明或暗的博弈,这都无法回避,并且,以后类似的利益之争肯定会越来越多。

但是更应看到,部门利益之争不能损害公共利益。相关利益主体不能看到有利的职责,就像橄榄球比赛一样,你争我夺;对待利益不大的职责,则像击鼓传花一样唯恐落在自己身上。具体到这件事,我国宽带上网平均速率位列全球71位,不及美、英、日等30几个经济合作组织国家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但平均一兆每秒的接入费用却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3~4倍。服务如此粗劣,收费如此畸高,凸显了垄断之弊,早就该破除。利益再博弈,也不能因为自己的利益而损害消费者权益,破坏公共利益。

作为一场影响深远的宽带革命,“三网融合”的意义毋庸赘言,发达国家早已推行,我们仍在扯皮,岂不悲哀?据报道,美国1996年电信法的颁布,彻底解决了“三网融合”问题,增强了基础电信领域内的竞争性。其特点是,取消对各种电信业务市场的限制,允许长话、市话、广播、有线电视、影视服务等业务互相渗透,也允许各类电信运营者互相参股。美国的“三网融合”之所以能够推行顺利,在于美国对垄断持零容忍态度,为市场自由竞争创造严明的法律环境。

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涉嫌垄断一事,何去何从,值得继续关注,但无论怎么演变,对因垄断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都应该零容忍。但愿这起事件,能够激发相关部门的反垄断提速,更期待国家采取更有力的措施,约束利益集团只顾私利罔顾公共利益的冲动。

编 辑:王洪艳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张云明:大部分国家新划分了中频段6G频谱资源
精彩专题
专题丨“汛”速出动 共筑信息保障堤坝
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