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业界评论 >> 正文

吉利:让“云手机”不再云里雾里

2011年10月28日 14:24  CCTIME飞象网  

    好像一夜之间,“云”概念开始铺天盖地涌来,“云手机”也就应运而生。

    实际上,云手机及云服务在国际上也已成为热潮。Gartner分析师Cearley说,如果世界上存在一份IT技术榜,云计算必将位列榜首。而iPhone手机的制造商苹果公司即是云服务的最早提出者之一,iCloud就是苹果云服务的专有名词,按乔布斯的规划,“随着iCloud的推出,苹果可以将文件内容存储到远程中心,利用云计算技术自动与苹果设备保持一致。移动互联设备+云服务,人们就可以不再需要个人电脑。”

    其实,“云手机”就是利用移动宽带网络,实现使用远程云服务器上各种云服务的手机。简单地说,手机拥有一个强大的后端云平台,手机不再只是通话工具,而是一台信息终端,可以实现很多云服务。

    正因为如此,“云手机”的出现也算是顺势而生了。如此前国外摩托罗拉的社交手机,刚诞生不久的腾讯QQ手机、阿里云手机、米聊手机等等。目前,一些国内厂商也开始推出“云手机”,三星、华为、HTC等大品牌手机厂商也都先后要在此有所动作。

    另外,从运营商方面,率先抛出“云手机”概念的中国电信日前也表示,开始与多家厂商洽谈引入云手机,而酝酿引入的云手机将全部是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定制开发的3G智能手机,同时实行“云+端一体化”,即在出售手机的同时,中国电信和手机厂家建设云服务平台,向手机提供网络存储和在线应用。

    不可否认,“云”作为一种趋势,也开始成为一种流行,只不过,虽然“云手机”听上去很美,而在这个已经从网络为王、终端为王过渡到目前的以应用为王的时代,这朵云彩是否能够把住其内涵,顺应这种趋势下起一场雨来,应用和内容的运营整合能力将成为关键。而这或许将是对运营商、终端商,以及涉足手机制造的互联网企业的一大考验。

编 辑:杨俊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张云明:大部分国家新划分了中频段6G频谱资源
精彩专题
专题丨“汛”速出动 共筑信息保障堤坝
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