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新闻推荐 >> 正文

2010年烽火通信年度技术进步发布会

2010年10月14日 10:46  CCTIME飞象网  

    Q01-05:光网络类

    1. 烽火在OTN技术上有哪些优势

    答:烽火通信推出的FONST系列产品是基于OTN技术的多业务智能波分产品。传送平台在继承WDM的大容量长距离等传送优势的同时,采用光电两层联合调度技术,具备汇聚、交叉和传送能力。管理平面能够完成ITU-TM.3010中定义的管理功能,包括性能管理、故障管理、配置管理、安全管理等。控制平面能够实现资源的自动发现、自动端到端的业务配置,并能提供不同等级的QoS保证,使业务的建立变得灵活而便捷,由其构建的网络即基于OTN的智能光网络(ASON)。网络规划软件作为国内第一套自主研发的电信级光传送网规划系统,具备优化设计网络,降低网络建设成本,定期优化业务路由,提高资源利用率等功能。

    FONST系列产品具备类似SDH/SONET的可管理能力和WDM的大容量长距离传送优势,通过采用ROADM、40G、ASON/GMPLS等先进技术,加载基于GMPLS协议的智能控制平面,配合OTNP网络规划软件的使用,架构更为灵活,更适合宽带业务的传送。

    2. 请介绍一下100G技术的最新进展情况及贵公司的产品部署情况

    答:从需求层面讲,100G是必然的发展结果,唯一不定的就是推出时间点。从技术层面来看,100G也是必然的发展方向。当前,关于100G技术及市场的讨论,已成为光网络的热点问题。从技术角度来说,100G出现了很多新的技术,来解决高速通信当中遇到的问题。

    目前,可以肯定100G进入市场的时间要远远短于40G。但100G的需求是确定的,从调查机构的结论看,现在所等待的是技术成熟和价格的下降,也就是说市场在等待技术,关键是标准化。国际上有关100G的讨论为时已久,但目前100G还是停留在实验及方案讨论阶段,离实际商用还比较遥远,2012年以前能够看到100G的WAN应用会让人觉得很惊奇。

    烽火通信作为国家863项目《100GE光以太网关键技术与传输实验系统》的承担者,在100G项目上具有丰富的理论及实验依据,并计划在明年年底正式推出商用产品。

    3. 本次烽火公司发布会发布了多款分组化传送产品,是基于何种目的?后续是否还有产品会陆续发布?

    答:烽火通信目前已在网络上部署了CiTRANS系列的660、640、620产品,随着产品在各大运营商的规模应用,烽火通信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和产品需求定位,在原有设备类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产品系列,开发包括CiTRANS680/630/620A在内的多款产品,以满足用户在不同应用场景和层次的需求,同时展示烽火在分组化传送领域的领先性和前瞻性。

    用户的需求是首位的,只要有需求,烽火通信就会有相应的产品开发和发布,在通信领域,技术的发展和变革是非常高速的,烽火通信将会不断推出新的产品,满足用户的新需求。

    4. PTN技术的协议标准MPLS-TP目前在国际标准协会的认可度如何?有哪些进展?烽火是如何看待这项协议在国际上的竞争力的?

    答:MPLS-TP目前在国际标准协会的认可度是比较高的,受到各方面的广泛关注。从前期的应用情况来看,MPLS-TP在总体架构、业务封装、网络保护、Qos、时间同步等方面都已经有非常完善的标准规范,近期的进展主要体现在OAM规范的制定方面,已明确了应以G-Ach+Y.1731为OAM的统一标准,更好的解决多厂家设备的互通性问题。基于MPLS-TP的PTN设备已经在现网中规模使用,因此该项协议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将随着商用规模的不断扩大而进一步提升。

    5. LTE承载网应对的挑战有哪些?烽火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答:LTE对承载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E-UTRAN结构更加扁平化,取消了RNC,eNB直接和EPC(分组核心网)相连,eNB之间直接相连。与传统的2G/3G网络是星型汇聚单归属组网不同,LTE网元采用IP地址标识,承载网应提供灵活的业务调度功能,因此核心层的L3VPN功能必不可少,RAN承载网除了具备原有的回传网络中对高带宽、高QoS、时间同步等要求外,还需提供L3VPN对接能力。对于核心网EPC而言,IPoverOTN/WDM将是未来的主要承载方式,烽火FONST系列OTN产品一经推出,获得了客户的大量认可,目前已经在全国各个运营商市场获得了大量的商用,好评如潮。而对于E-UTRAN的承载,如果全面考虑多业务承载、灵活部署、高效带宽利用、时间同步、OAM和保护等LTE回传对承载网的技术要求,现阶段PTN将是更为适合的承载方式,烽火的CiTRANS 600系列PTN产品无论在测试还是在现网的大规模应用都得到运营商高度认可和肯定。

    Q06-14:宽带+线缆类

    6. 怎样看待“三网融合”,烽火做了哪些准备

    答:今年国家出台加快“三网融合”的国家战略。7月,第一批12个三网融合试点城市确定,使得FTTx的发展遇到了难得的机遇。三网融合和运营商全业务运营带来的竞争动力成为中国FTTx发展新的驱动力,同时广电网络双向改造、以及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应用领域都将带来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为国内最早涉足“三网融合”的设备商,烽火通信早在2004年就在武汉做了第一个“三网融合”的试点工程—紫松小区。烽火通信正积极的和三大运营商及广电进行合作,认真研究三网融合的新特点、新需求,开发出符合国情的产品和服务,一定会在三网融合大潮中获得更大的成功。

    IPTV作为三网融合中的主要技术和体系架构,已成为电信和广电运营商的首要选择。烽火多年前就开始进行相关研发与准备,同时结合业务融合的需求,独立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FonsView融合视讯平台、三屏融合业务管理平台,以及各类终端产品。烽火通信已成为端到端融合视讯系统解决方案提供者,在三网融合加速发展之时,将积极投身融合视讯及IPTV产业领域,推动产业升级与发展。

    7. 请问10G EPON技术对未来宽带网络发展的意义

    答:随着用户对带宽的需求日益提高,业界一直在探索更高速率的宽带接入技术。特别是10GEPON标准IEEE802.3av已经在2009年9月正式颁布,且定义了10G对称和不对称两种速率模式。10GEPON系统的互联互通国际标准也将于近期完成,烽火通信专家是该标准副主席。从产业链的情况来看,10GEPON的产业链已经相对成熟,芯片厂家今年年底都会推出ASIC方案;设备厂家也都推出了10GEPON设备;到今年年底会有多个厂家推出10GEPON商用光模块。

    近两年10GEPON的建设方式将会以FTTB/FTTC为主,发挥10GEPON高带宽的优势,有效提升FTTB/FTTC下每用户的平均带宽。之后会过渡为以FTTH为主,发挥10GEPON高分路比的优势,大幅提升每用户接入带宽。随着3G和LTE技术的发展,移动基站业务的回传对传输带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10G EPON是满足这一新的业务承载需求的理想选择。

    8. 请介绍一下WPON技术的最新进展情况

    答:基于WDMPON和WDM-TDMPON技术的λ-EMD系统具有光纤资源利用充分、对速率和业务完全透明、安全性高、易管理维护、传输距离长、扩展性好等特点,能够极大的节约主干光纤和其他光分配网络建设及维护费用,扩大用户覆盖范围和增加用户接入数量,为运营商构建具有更大接入容量、更高传输速率、面向全业务运营的全新光接入网提供了理想的解决方案。

    烽火通信研制出的WDM-TDMPON系统是业界第一款单纤32波,每波支持1:64分路,传输距离达20公里以上的xPON系统。该系统采用业界首个局远端双“无色”光模块设计,具有业界最高的单纤接入速率(对称40G)以及业界最高的业务单板端口密度;采用WDM和TDM混合模式的PON结构,可以兼容现有的1G/2.5G/10GEPON、GPON和P2P等多种光纤接入技术;通过WDM方式可以承载现有CATV业务,方便实现“三网融合”业务接入,实现了我国下一代光纤接入技术研究的新跨越。

    9. 烽火在FTTX运维方面有哪些经验

    答:作为FTTX行业的领先者,烽火通信一直致力于“跨越”大规模部署可运营FTTx网络的“门槛”。目前,已根据国内主流运营商的业务运营特点,开发了大量的功能模块,能快速实现与综合业务支撑系统的对接。

    烽火FTTX网管系统ANM2000与运营商综合业务支撑系统可实现多方位的对接,将ANM2000纳入到运营商综合业务支撑系统中,通过北向接口来实现综合业务支撑系统对ANM2000的管理和操作,实现了自动工单、业务的批量开通等半自动甚至全自动业务受理开通流程、综合告警采集、计费信息采集等功能。目前该技术已经在北京,浙江,广东得到了广泛应用。

    10. 请问FTTH到底离我们有多远

    答:我国已进行了为期两年的以FTTB模式为主的FTTx网络建设,但FTTB只是过渡阶段的建设模式,FTTH才是最终的发展方向,基于技术成熟和成本下降趋势,以FTTB为主的建设模式即将会被以FTTH为主的建设模式所取代。

    对于FTTH模式来说,线路成本所占比例可能趋近于整个FTTH系统成本的50%,这对于我国的FTTH线路技术及其相关的产业链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机遇。烽火早在FTTH技术研究初期,就将ODN---无源器件部分做为FTTH研究的重点内容,并取得丰硕的成果获得了多项国家专利。目前烽火通信已经形成了完善的OSP产品线,可为运营商提供FTTH端到端的一站式服务。

    11. 蝶形光缆和UV光纤束光缆应用在哪个领域,市场前景如何?

    答:烽火的蝶形光缆和UV光纤束光缆应用在FTTH最后一公里,是光纤接入家庭的最佳选择。2010年烽火蝶形光缆在中国电信集中采购中获得最大的定单,继续引领接入网光缆应用领域,目前FTTX光缆已累计出货五十多万芯公里,并远销泰国、南美等海外市场。未来3-5年中国的FTTH建设必将推动蝶形光缆和UV光纤束光缆的应用,市场的增长潜力巨大,可以预测的每年增长将超过30%。

    12. 蝶形光缆和UV光纤束光缆与普通光缆在使用、维护和成本方面有何不同?

    答:烽火的蝶形光缆和UV光纤束光缆采用弯曲不敏感的G657系列光纤,光缆直径更小,允许弯曲半径更小,易于施工布放,维护简单,使FTTH建设成本大幅降低,并与现有的G652普通光缆兼容。

    13. 烽火在高端家庭网关方面的表现非常抢眼,请问烽火对后续家庭网关做了些什么样的规划?

    答:目前家庭网关主要担当通信网关的作用,用户主要使用的业务还是宽带上网。我们认为随着全球FTTx的规模部署,尤其是当演进到FTTH阶段时,家庭网络业务将向多媒体化、无线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家庭网关将真正成为家庭数字网络的核心。

    烽火目前正在规划一系列高端和后期产品,如GPON上行精品网关、融合IPTV业务的多媒体网关、融合家庭信息机的网关、支持物联网的网关等等。我们希望能同业界同行及产业链上下游一起努力,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共同推动家庭终端产品的发展,在全球市场取得成功。

    14. 请介绍一下高端家庭网关在国内的应用情况

    答:目前烽火高端家庭网关包括HG230,也就是刚才屏幕上介绍的,另外还包括以太网上行的HG330。两者除了上行接口不同之外,其他功能都是一样的。高端网关主要用于城市光网建设,在上海电信获得了实际商用。09年6月,上海电信正式启动“城市光网”计划,并提出利用三年时间,实现“百兆进户、千兆进楼、T级出口”的网络覆盖。在建设城市光网的同时,上海电信还积极提供多元化的综合信息体验,打造新一代数字家庭。实现数字家庭网络的核心便是城市光网综合家庭网关。日前,位于上海浦东区苗圃路一小区(东方城市公寓)的部分用户便通过烽火通信提供的高端精品网关,足不出户就能体验基于高速光纤网络和其他电信服务带来的高速上网,无线高清IPTV播放、家庭安防、网络游戏和互动视频等新颖时尚业务,尽情享受“城市光网”带来的精彩信息生活。烽火通信还为上海电信信息生活体验馆(InfoSpace)独家提供城市光网家庭网关设备,部署数字家庭体验区。在上海世博会期间,该体验馆受到了世界各地来访者的广泛关注和赞誉,使他们亲身体验到现代化“三网融合”高速光通信的魅力。

    Q13-16:融合视讯类

    15. 请问FonsView 融合视讯系统为何是下一代的IPTV平台系统?

    答:烽火FonsView系统采用云存储和云计算技术,使其在可靠性、系统伸缩性和业务质量上比传统IPTV平台有了更多的改进,可以说是新一代的融合视讯系统。在系统架构方面,传统IPTV平台采用磁盘阵列+服务器方式,内容集中存储,流服务会绑定某个服务器。当磁盘或服务器失效都会影响相关用户的业务使用。FonsView平台基于云计算技术,内容分布存储,多级缓存,采用大量虚拟化技术,使得底层物理实体与上层业务透明,当某服务器失效时,业务可自动切换到其他服务器,从而保证了高可靠性和稳定性。FonsView单个边缘节点支持15万个2M并发流,网络规模越大扩容成本越低。在开放能力方面,支持Web2.0开放接口,方便第三方机构进行互联网业务开发。烽火通信将致力于推动融合视讯的进一步发展,为三网融合做出有力的贡献。

    16. 请谈谈IPTV在我国三网融合中发展的看法,以及烽火在整个IPTV系统产品方面所做的工作

    答:IPTV天然结合了IP数据网络和电视业务,因此其成为实现三网融合的主要技术及解决方案。我国很早就提出了IPTV及三网融合,但由于技术、政策、宽带接入水平等问题,IPTV发展一直较为迟缓。随着近两年国家鼓励政策的出台,以及接入网带宽大提速,IPTV必将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烽火很早就开始进行视讯领域的研究,目前已形成了齐全的IPTV产品线,包括FonsViewIPTV平台及传送网络、业务支撑系统、网络管理系统、标清、高清机顶盒等产品,可为客户提供电信级端到端的解决方案。目前IPTV业务系统及平台已在黑龙江、湖北、浙江等地获得了应用,网络机顶盒产品已成为运营商主流供货厂家。

编 辑:孙迎新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张云明:大部分国家新划分了中频段6G频谱资源
精彩专题
专题丨“汛”速出动 共筑信息保障堤坝
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