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必读|视频|专访|运营|制造|监管|大数据|物联网|量子|元宇宙|博客|特约记者
手机|互联网|IT|5G|光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芯片报告|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会展
首页 >> 移动互联网旧 >> 正文

酒店机器人究竟有哪些价值,你知道吗?

2020年3月25日 16:41  CCTIME飞象网  

在这场疫情中,酒店的“科技兵”发挥了惊人的价值。在这场与病毒的战争中,包括云迹科技在内的科技公司倾力研发,制造出众多新兴科技产品,以机器人的作用最为显著,并且很多酒店也选择雇佣机器人,来实现无接触的安全客房服务。机器人居然真的能在“灾难”中帮助人类。

机器人让入住更便捷、更安全

在疫情中,电梯作为高危场景机器人配送的需求就更高了,“无接触服务”成了酒店的主打招牌。机器人可随身携带消毒喷雾,使用的员工和顾客可以消毒后再拿取物品,完成配送任务后,后方人员也会按小时定时给机器人消毒,减少感染病毒的可能。

疫情的爆发放大了酒店机器人的使用性能,让无人化服务走上了主流,无人化配送将成为未来的一种生活习惯。在新型肺炎的威胁下,人在取货、送货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风险。人们对配送的诉求,从关注配送效率,转移到了配送的安全性上。除了酒店内的客房服务,云迹科技还与携程进行了合作,机器人可以提供帮住客将外卖送到房间,线上预定优惠卷等服务。

 机器人带动OTA评分高达4.85-5分

机器人的使用让酒店的OTA点评分数有了明显的提高。

1.主动评论数、含图评论数显著提升

机器人对于国内绝大多数酒店客人来说,仍然是一个新鲜的事物,客人看到后,与机器人产生互动后,往往会获得惊喜感,让他们对酒店的印象大大加深,有利于好评率的提升。数据显示,酒店使用机器人后,其主动点评率、带图点评率有显著的提升,客人不仅会主动点评,还会拍下机器人的照片分享到点评中。

以西安金磐酒店为例,在机器人交付 90 天后,点评率相对使用机器人之前显著提升,OTA 分数达到 4.88,且交付后带图片点评占比也高达 31.5%。

2.评论提及“机器人”的平均点评分更高

从使用机器人的酒店评论来看,点评内容包含“机器人”关键字的平均点评分为 4.85,远高于高于不包含“机器人”的平均点评分 4.76。以河北国山宾馆为例,点评 内容包含机器人的点评平均分为 5,不包含机器人的点评平均分仅为 4.81。由此来看,使用机器人能提升酒店点评,并不是泛泛而谈。我们发现,包含“机器人”的点评在高分段 4.5 以上的占比更多,且约 84.1%都是 5 分,比如 苏州洲际酒店、杭州西湖国宾馆·西湖第一名园等都广受消费者好评。

 机器人24H服务,降低人力成本

从新鲜感到感到便捷、安全。酒店机器人的功能非常明确,就是送物。

从今年开始,全国开始陆续推行垃圾分类标准,上海成为了第一批示范城市。推行垃圾分类后,上海全市的酒店房间内都不再提供“六小件”一次性洗漱用品。随之而来的就是越来越多的“牙刷订单”需要配送。

酒店负责人表示,不提供“六小件”的规定虽然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浪费,也给垃圾分类减轻了负担,但客房服务人员的工作量也大幅增加了。

根据云迹机器人运行的后台统计数据,酒店机器人使用频率最高的时段是下午5点到凌晨1点,占全天服务订单的55%。除了送生活必需品之外,外卖配送也成了机器人的一项重要工作。很好地避免以前入住酒店时也常常遇到半夜想要点餐酒店却无法接单的情况,点了外卖还需要自己下楼去取的不好住宿体验。

机器人上岗后,酒店配送的效率明显提高了,据北京歌华开元大酒店相关负责人所说,一台酒店机器人一天的工作量大约是一个人的2倍,这也意味着使用机器人能使酒店的用人成本随之大幅下降。

高科技带给服务机器人更高效率

酒店机器人分为两种,一种是送物用的,另一种是自助办理房卡的。

目前,国内酒店机器人市场最有代表性的是云迹的“润”机器人,搭载自研的机器人底盘操作系统、自研物联设备芯片,通过并行计算单元和各类传感设备,升级了机器人的听、说交互能力和运动能力。

据了解,“润”的主要功能包括领路、客房送物、自主搭乘电梯、自动拨打电话、信息播报宣传和自主充电等。

机器人和电梯进行物联,到达电梯门口时自动开门并联动到相应楼层,机器人再到达指定房间。在一个具体的场景中机器人需要具备的不仅仅是移动或者交流的能力,如果要真正解决问题,它需要学会更多的“规矩”。

有些会影响正常通行和运送效率的问题,比如机器人能否自主搭乘电梯,遇到障碍物怎么解决,电梯超重能否识别。两台以上机器人同时运行时是否有优先通过程序的设定,发生拥挤会不会互相避让以及怎样快速通过等问题。这就需要提升机器人的避障、视觉、交互等能力。

服务机器人不会只是一个硬件出售的行业,后续的运营也是决定一个机器人“好不好用”的重点。

 配送机器人又一个落地风口

为了进一步减小被感染几率,要最大程度的减小与外界的接触,机器人能有效减少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接触”,减少交叉感染的可能。

与机器人合作可能是未来一个员工必备的技能。

服务机器人的最终目标是变得像人一样灵活多样,但目前这还是一个遥远的目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爆发给医疗能力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科技的发展为抗击病毒带来了新的可能。把新技术应用在“抗疫”的方方面面,共同保卫人类的生命健康才是科技实现价值的终极奥义。

编 辑:T01
声明:刊载本文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网站内容涉及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联系电话为86-010-87765777,邮件后缀为#cctime.com,冒充本站员工以任何其他联系方式,进行的“内容核实”、“商务联系”等行为,均不能代表本站。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新闻              
 
人物
工信部张云明:大部分国家新划分了中频段6G频谱资源
精彩专题
专题丨“汛”速出动 共筑信息保障堤坝
2023MWC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中国5G商用四周年
2023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
CCTIME推荐
关于我们 | 广告报价 | 联系我们 | 隐私声明 | 本站地图
CCTIME飞象网 CopyRight © 2007-2024 By CCTIME.COM
京ICP备08004280号-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08023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71号
公司名称: 北京飞象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镜像